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庚迁都形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盘庚迁都形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51 更新时间:2024/1/16 1:37:51

盘庚迁都的原因

盘庚迁都是商朝的分界线。之前的早商,由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屡次迁都,到的九世孙盘庚继位迁都于殷后,才逐渐稳定下来,进入鼎盛时期。汤建商以后,商氏族部落奴隶制国家转化,初步建立了专制权,但王位继承制尚未固定,就出现了王位纷争的“九世之乱”,国势几度衰退,政治力量削弱。

臣服于商的各国也纷纷挣脱其控制。面对这样内外交困的局面,刚继位的盘庚力排众议,断然决定迁都于殷。在此过程中,旧部落贵族外力被削弱,专制王权得到加强,商历时几代的动乱终于平息了。于是建立了稳定的奴隶秩序,结束了流徙不定的生活,创造出繁荣的青铜化。

在商朝初期的历史上,由于王室内部的权力之争,新王即位时,曾多次采取迁都的办法,一方面摆脱王族争权夺利的状况,另一方面找更合适的地方营建自己的势力,加强对诸侯、方国的控制。盘庚继位后,也面临着国势衰弱的复杂局面。王朝统治危机四伏,内部矛盾斗争激烈。由于商的王位继承制是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并存,还不是严格的传子制,因此每当一位商王去世,都会引起一场争夺。

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王室之争使得诸侯、方国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不再向王朝进贡。盘庚即位时,发生了彭、韦二方伯的叛乱,北方和西北方的土族、羌族也日益强大,对商的统治造成很大威胁。内忧外患的局面使得新王盘庚不停地思索寻找解救的办法。作为有雄心的新王,盘庚想效法先祖来一场变革,但他遇到的阻力也前所未有。为改变国势的衰弱,盘庚毅然决定师从先祖,再一次迁都。

盘庚迁都到殷墟

迁都于殷,盘庚是经过了周密考虑的。新都殷地处黄河以北,洹河之滨,不仅有着优厚的地理条件,还有着可控四方的战略优势,可以有效防御北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侵扰。另外,殷还是商的先祖起源活动的地方,盘庚以恢复“成汤之政”为目标,有利于号召人民。

从政治上来说,迁殷之后远离了旧都奄(今山东曲阜),可以摆脱王族在旧都发展起来的各种势力,避开其锋芒,摆脱其牵制影响,巩固自己的政权。从经济上看,避开因年久失修而水涝不止的泗水流域,迁到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盘庚迁都遭到反对

当盘庚宣布要迁都于殷时,马上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对。经过细心观察,盘庚发现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旧贵族势力。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财富,迁都之举无疑将使他们经济受损,政治势力遭到削弱。于是,他们便散布流言,欺骗人心,使一些平民跟着反对迁都。

盘庚于是将反对迁都的人一一找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陈述其中的利弊,并充分利用商人敬畏祖先、信奉鬼神的心理,努力劝说他们。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终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迁都之举。

仅仅迁都,并不能彻底改变朝政混乱的局面。因此盘庚立即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他一扫昔日王族奢侈淫逸的风习,一切从简,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安于质朴。盘庚选任能,惩恶扬善,论功行赏,重新以法度正天下,整顿朝政。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团结民心,减轻剥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同时也打击了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安定了边疆。这样,商的势力才渐渐强盛起来,王权得以巩固。

盘庚迁都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对商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历史证明,盘庚是位富有远见卓识、具有非凡魄力的君王,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迁都成功,去奢就俭,根治腐败,盘庚也因此被称为中兴贤王。

盘庚迁都的影响:商朝结束动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伯夷叔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论语》,论及100多人,受到孔子称许的固然不少,被孔子尊为贤人的却屈指可数,而伯夷、叔齐即在其列。《论语》中曾四次提到他们,但没有说及他们的身世。《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古籍没有提到这两人(《尚书》、《国语》提到的伯夷是另有其人)。到战国时,《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和《韩非子》等都很

  • 周宣王杀杜伯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宣王是周厉王的儿子。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周宣王被立为周王,亲睹父亲的暴政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灾难,又亲身经历国人暴动的惨痛过程和后果,即位后的周宣王将励精图治、重振周室列为首要任务。针对国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他在周定公、召穆公、尹吉甫等大臣的辅助下整顿朝政,又对侵扰周朝的异族加以征伐,使日

  • 比干直谏被剖心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比干是商朝第十五代王太丁(文丁)帝的儿子,十六代王帝乙的亲弟弟。据《孟子杂记》载:“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比干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进谏又不惜以死抗争的忠臣,也是商纣王的叔父。《尚书·微子篇》记载:帝乙在位时间很短,病重期间,曾宣比干、箕子等进宫商议继承王位之事

  • 商纣王真的是昏君吗商纣王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约前16世纪~前10世纪),因最后首都固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史时代的开端。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商朝。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现今一说到商朝,人们似乎便会想起残暴的商纣王令人发指的暴行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越国在一次战争中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从此,越国臣属于吴,受到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3年的劳役,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勾践被吴王赦免归国以后,力图报仇雪耻。为了不忘亡国的痛楚,激励自己的斗志,

  • 夏商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商的君主称“后”和“王”,而在王的周围,权力最大的要算是“史”,即甲骨文中所出现的“卿史”和“大史”,古书中有时也称作“巫”。他们是神权的体现者,负责把

  • 夏商周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

  • 夏启建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禹在位的时候,地位非常高。他去世时,让位给伯益。伯益不肯接受,让禹的儿子启继位。启非常贤明,各个部落都来朝拜他,于是,启顺利接掌了禹的帝位。也有人说伯益不是自愿让位给启的,而是启打败了伯益,夺取了帝位。这样一来,五帝以来的禅让制就被打破了。启是禹和涂山氏的儿子,据说他刚刚出生的时候,禹刚好从家门前

  • 太康失国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启到了晚年,骄傲自满,生活变得腐化起来。他特别喜欢听着美妙的音乐,看一群群美女们伴着乐声翩翩起舞。臣子们为了讨好他,把全国的歌舞都搜集起来献给他。地上的歌舞看完了,启还不满足,传说他曾三次骑着龙飞上天,去天帝那里学习天上的乐舞。经过三次上天,他终于学会了《九歌》和《九辩》这两套大型乐舞。从此,他

  • 少康中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寒浞杀掉后羿,取得王位后,派自己的儿子浇去杀了夏王朝的王相。相的妻子缗怀着遗腹子,逃回娘家有仍氏那里,生下了少康。少康从小聪明过人,在他刚懂人事的时候,他的母亲缗就把夏王朝的祖先大禹、启的光辉事迹讲给他听,又把他的祖辈太康、仲康失国的惨痛经历告诉他。小小的少康听得热血沸腾,立志一定要恢复夏王朝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