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争论至今!揭《清明上河图》五大谜团

争论至今!揭《清明上河图》五大谜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1/15 12:47:40

导读:《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名画,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端出不少“镇馆之宝”,馆中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每日吸引了不少游客,更是再度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网络配图

五大谜团之一、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雍正年间,和硕宝亲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不过碍于面子,两人谁也不再提临摹本《清明上河图》的事,好在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更多文章

  • 曹操已经掌握最高权力为何至死都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已经,掌握,最高,权力,为何,至死,不敢,曹操,我国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把15岁的小皇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使自己的发号施令变得名正言顺。依靠天子这

  • 三国中被忽略的细节:张飞的不争气儿子叫张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中,忽略,细节,张飞,争气,儿子,叫张,三国,一个,出英

    三国,一个出英雄的乱世,伴随着一部《三国演义》,几多争论起,诸葛亮的是是非非,是神化还是真实?我们暂且不管,今天,我们列出了那些被忽略的人物,他们有的是真的智者,有的是富不过三代的高干……富不过三代网络配图过去有过这么一句话:父是英雄儿好汉。蜀汉政权的高干子弟们,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证实了这话不现实。

  • 亚特兰蒂斯被发现:毁于冰期大风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亚特兰蒂斯,被发现,毁于,冰期,大风暴,国外,媒体报道,英国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失踪的中世纪小镇,被称为“英国的亚特兰蒂斯”,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小组使用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揭示了在登尼奇港口附近的失踪小镇。现在的登尼奇是位于洛斯托夫特的萨福克郡以南23公里外的一个村庄,但该城镇曾经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其规模类似与14世纪的伦敦,目前这处失

  • 清宫春节如何过?筵宴百桌菜百坛酒百只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宫,春节,如何,筵宴,百桌,百坛,百只,核心,提示,当时

    核心提示:从当时文献的记载中可知,宴会所用的食品,以野猪、鹿等兽肉为主。比如《满文老档》中记载天聪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规模是:每旗各设席10桌,用鹅5只,八旗共设80桌,鹅40只,加上总兵官以上的高级官员另设20桌、鹅20只,总共100桌。每桌备烧酒一大坛,共100坛。这还不包括皇帝

  • 中国第一风水大师所点墓穴 数千年来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第一,风水,大师,所点,墓穴,数千,年来,无人,能破

    中国唯一女皇帝的“乾陵”,由中国第一风水大师袁天罡点“穴”。尽人皆知,而历经风雨飘渺上千年,无人能破坏,无人能窥探其中奥妙,时也?命也?网络配图这是一个神奇的陵墓,从远处看,它就像是一个刚刚洗浴后的的少妇披着长发,有着‘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这座皇陵建于公元684年,耗时23年才基本完工

  • 揭秘:西夏王陵为何是八卦北斗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西夏,王陵,为何,八卦,北斗,布局,导读,每一个,国家

    导读:每一个国家的君主对于自己死后的陵墓都十分重视,不同民族陵墓可以体现不同的文化特点。随着西夏王陵的挖掘,人们发现西夏王陵是八卦北斗布局,这其中又隐藏着哪些含义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专家解答。网络配图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

  • 武则天让首席男宠升官发财后为何将其秘密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首席,男宠,升官发财,为何,将其,秘密,杀害,文章

    文章摘自《历史罪》作者:罗杰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要享受男皇帝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包括后宫待遇。有人说,武则天包养男宠是心理需要,有人说是生理需要,有人说是二者兼顾。从历史年表看,唐高宗李治死于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这一年,武则天61岁。事实上,在李治驾崩前的二圣

  • 梃击案竟是明朝立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宫廷仇杀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梃击案,竟是,明朝,立国,以来,最为,重的,宫廷,仇杀,梃击

    梃击案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关于梃击案背景,到底是什么呢?当时,正值沿袭嫡长子做太子这一制度的明朝,而如果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就要由年龄最大的皇子做太子,当时神宗皇帝的王皇后正好没有儿子,于是大臣们就主张让年龄最长的朱常洛做太子,但是却引来了宠妃郑贵妃的不满。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因为当时王皇后和朝臣包括东

  • 罪状只是借口 康熙为何废黜40年的老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罪状,只是,借口,康熙,为何,废黜,年的,太子,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胤礽太子地位的丢失并不是完全因为所谓的“不孝”、“不仁”,更不是什么“听信匪人”,其根本症结在于胤礽的权势、声望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康熙的大权独揽,同时作为法定继承人的胤礽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势、缺乏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因而,在康熙以及其他皇子的双重打压下,胤礽第一次丢掉了皇太子

  • 山西考古重大发现!隋代晋阳宫浮出水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山西,考古,重大,发现,隋代,晋阳,浮出,水面,近日,来自

    近日,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齐聚太原,在参观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观看出土文物后,初步确定为晚唐时期大型基址,根据发现的“隋之晋阳宮”残碑资料,推断发掘区应是隋代晋阳宫所在区域。网络配图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位于晋阳古城遗址西北部。2012年至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