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

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77 更新时间:2024/1/17 17:05:30

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

身为一国之君,选继承人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曹操作为一方霸主,在挑选继承人的事情上也不敢有一丝马虎。曹操有很多儿子,曹植一直是曹操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可是最终曹植却没有成为魏国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崔琰引用《春秋》,标榜一定要册立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并高调表示自己会以生命来扞卫曹丕。曹植是曹操看好的热门人选,更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违反人情的事情呢?

曹植画像

首先是性格使然。崔琰此人身材高大,仪表出众,胡须长达四尺,就算是闲居家中也是正襟危坐,极有威严。能够留四尺长的胡须那是要何等细心。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匈奴使者来访,曹操觉得自己身材矮小,不够体面,于是让崔琰代替自己坐在王位上,自己则拿着一把刀站在旁边。

等待使者拜见之后,曹操派人去询问使者有和评价,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衬托曹操,不过也证明崔琰长相不凡,气度高雅。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崔琰就是一个处世严谨,脚踏实地的人。可是曹植呢?

《三国志》记载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曹植是个才子,生活中一点架子没有,做事情不拘小节,经常和丁仪杨修等好友喝酒高歌,不知道节制,有时候甚至不注意场合。曹植的生活中,喜欢的是随着感觉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和崔琰的严谨完全不同。

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选了曹丕

其次是崔琰的价值观念使然。崔琰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士子,心中常常想着的是天下,是百姓。当曹操大败袁绍之后,查看冀州的户口,非常高兴的对臣下们感叹,哎呀呀冀州果然很大啊,可以征召三十万士兵呢!崔琰听了,迎头给曹操泼了一瓢冷水,崔琰说:“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曹植画像

现在天下分崩离析,百姓痛苦,冀州刚刚平定,你曹操不去关心百姓,了解风俗,却关心什么军队,实在是让冀州百姓失望啊!当时所有的臣子吓得半死,谁敢这么触曹操的霉头啊。还好曹操大度,反倒自己认错了。

崔琰在批评曹操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只是百姓和天下。而在选择太子的时候,崔琰也没有计较什么曹植是不是自己的侄女婿。崔琰一腔忠义,正直无私,让百官震撼。连曹操也感叹崔琰“公亮”,这样正直无私的人太少啦!而最重要的还是崔琰的政治倾向使然。

曹植有才,可是曹植在写诗歌的时候很厉害,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怎么样呢?曹植为人任性而行,把自己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写诗词歌赋和喝酒上,不务实事,甚至做出一些越轨不合礼法的事情。像曹植就曾经乘车在只有皇帝可以通行的驰道上奔走,让曹操大怒,并表示从此之后再也不会相信曹植,相信任何儿子了。可是曹丕呢?

曹丕年轻时也曾经出外打猎,生活细节上有些缺点。可是当崔琰义正词严的告诉曹丕不能如此的时候,曹丕非常谦卑的回复说:“昨奉嘉命,惠示雅数,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坏矣,褶亦去焉。后有此比,蒙复诲诸。”曹丕表示,以后我一定会痛改前非,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由此可见,曹丕心中有政务,并且听得进他人的建议,对于礼法是非常看重的。

当然,曹丕这个人很虚伪,很多事情都是做出来给世人看,给曹操看的,可是,当虚伪可以给国家给百姓带来好处的时候,那也未尝不可。于是崔琰毅然选择了处世严谨,善于纳谏,有心国事的曹丕,而放弃了好酒轻狂,放诞任性的侄女婿曹植。由此可见,人品决定了谁是下一任继承人。虽然曹操一直比较喜欢曹植,但是奈何曹植身上有很多缺点,难以治理江山。所以曹操最后听从劝告,选曹丕为继承人。

标签: 曹操一直属意曹植为何最终曹丕曹操一直属意

更多文章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竟有三个版本在同时拍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竟有,三个,版本,同时,拍摄,三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竟有三个版本在同时拍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讲诉的是青丘狐族帝姬白浅女扮男装,拜天族战神墨渊为师。墨渊同白浅之间产生微妙情愫,鬼族皇子离镜也对白浅心生爱慕,而年少懵懂的白浅对情感一窍不通。与此同时,天族和鬼族的战争一触即发,非常危急。天族太子夜华与一凡间女子素素相知相爱,素素怀孕后,

  • 王导和王敦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导,王敦,关系,王导,王敦,关系,东晋,名相,堂兄,兄弟

    王导和王敦关系王导是东晋名相,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兄弟二人出身显赫世族,身份高贵,一起协助司马家建立了政权。王导为内王敦为外,。朝堂渐渐被掌握在他们手里。但是皇帝并不愿意见到这个局面。当时的都城是建业,它位于长江下游,能控制出海口。王导图像这个城市的不足就是容易受到长江上游的威胁。正好,王敦就驻扎在长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比较,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比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比较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

  • 西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文帝,刘恒,父亲,哪位,汉文帝,刘恒,父亲,哪位,汉朝,建

    西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哪位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汉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他善于培养和任用人才的帝王。刘邦是农民家庭出生,后在陈胜起义后响应他起兵,攻占沛县,成为沛公,之后便投奔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击溃秦军,占领关中,且废除秦苛法受到百姓欢迎。之后刘邦在鸿门宴中机智脱身,以汉王的身份与项羽对抗

  •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羲之,洛神赋,身世,之谜,王羲之,洛神赋,身世,之谜,书法

    王羲之《洛神赋》的身世之谜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有两幅作品备受争议,一幅是最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一幅就是这《洛神赋》。但是和《兰亭序》的备受瞩目相比,洛神赋就显得有点无人问津。王羲之《洛神赋》王羲之的《洛神赋》多次被斥责成“伪书”,古人也有将它认定为“集字本”。在现在有很多鉴赏家,因为对《洛

  • 张作霖手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作霖,黑的,故事,张作霖,黑的,故事,20世纪,民国,年代

    张作霖手黑的故事在20世纪初的民国年代,张作霖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风云人物。1927年,张作霖担任了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正式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他死后,儿子张学良就将东北三省归入国民党,因此张作霖也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张作霖照片1928年,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白崇禧等人领导的四大

  • 武则天称帝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多久,武则天,多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公元

    武则天称帝多久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自公元690年9月登基为皇之后,便开始了她的女皇岁月。那么,武则天的女皇岁月持续了多长的时间呢?武则天称帝多久?范冰冰版武则天剧照武则天称帝一共十六年的时间。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公元692年9月,武则天派遣王孝杰和阿史那忠节一同率军出征西北,他们大破吐善

  • 皖南事变叛徒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皖南事变,叛徒,皖南事变,叛徒,中国,共产,党的,队中,出现

    皖南事变叛徒是谁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中出现了三位十分著名的叛徒。可以说这三个皖南事变中的叛徒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十分可耻的人物,因为,他们都有着十分耀眼的身份,基本上都是团级以及以上的干部,但是却在皖南事变中叛变了。这三人分别是:刘厚总、赵凌波以及赵希仲。刘厚总图片皖南事变叛徒刘厚总可以说是十分

  • 水浒徐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水浒,徐宁,简介,水浒,徐宁,简介,施耐庵,水浒传,梁山,好

    水浒徐宁简介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梁山的好汉个个都是实打实的能打能战。而他们上梁山的原因要么是被奸人所害,被逼无奈,要么是感于世间的凄凉,上山替天行道。而金枪徐宁上梁山的原因,却是因为当时梁山受困,诱骗原本老老实实的徐宁上山办事。徐宁徐宁本来是在东京做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他是东京禁军金枪班教头。虽

  • 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著名

    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什么清代著名散文作家,《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字什么?沈复字三白,“三白”这个小字,他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尤其是沈复之妻陈芸,每每以“三白”称呼自己的夫婿,都令人有无限温馨的联想。沈复剧照沈复字什么?关于沈复的小字“三白”,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闺房故事。据说陈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