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4/2/11 12:28:04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过得十分的自由自在与悠闲。细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我们可以看到诗中有田园、美景与薄酒,这便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悠闲自得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陶渊明

陶渊明,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创作了大量的田园作品诗。这些作品的源泉均来自于他安适闲逸的隐居生活和追求淳朴自在的人生态度。

十多年来漂泊的宦官生涯让陶渊明心生厌恶,特别是程氏妹的去世,令他恍然醒悟。他著作的《归去来兮辞》道出了自己的宣言,表明自己坚持辞官、回归田园生活的立场。陶渊明正式的归隐田园生活之旅便由此辞赋开始了。在重返田园生活之后,更是强调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远离了仕途的纷扰,回归了闲适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就像一只在落日夕阳下归巢的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没有尘世的束缚和羁绊。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开始了自己悠然自乐的田园生活。守着几亩田地,晨兴而起,日落而归。闲情之际,在院子旁种下一片菊花,农作休闲两不误。待到菊花烂漫时,忙完田间农事,徜徉于花田间,正欲“采菊东篱下”,忽得“悠然见南山”。看着远处的南山,陶渊明心中散发无限的感慨,小憩在菊花旁饮酌几杯薄酒,伴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轻叹,遁入到浑然忘我的境界。

即使后来家境贫困,他仍能诗意的面对生活,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移居陶渊明文章欣赏

《移居二首》是出自陶渊明之手的组诗作品,共有两首。《移居》是写于陶渊明从园田居搬迁到南村居住不久后所创作的,这两首诗虽然都写的是关于陶渊明于南村邻居交往时的乐事,但是每首诗都自己的内容侧重点。整组诗歌都是以温暖喜悦为基调的。

陶渊明像

《移居》其一主要讲述的是陶渊明的新住所虽然比较破旧矮小,但是南村有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因此能够以跟他们一起度日聊天为乐。诗歌一开始,陶渊明先讲明了他移居的原因,搬家并不是因为风水等迷信,而是因为南村的百姓都非常质朴好相处,并说明移居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之举,而是经过考虑之后决定的。诗歌的后半部分则描写了陶渊明在南村的生活情况,虽然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比较简陋,但是他的精神生活相当丰富,每天与邻人谈古论今使他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移居》的第二首主要讲述的是移居之后,陶渊明与邻居相处融洽,繁忙的时候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计,努力耕作,闲下来时互相串门来往,一起谈笑。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描绘了他登高、作诗、喝酒的悠闲舒适生活,从那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想要传达的自己做事,丰衣足食这个朴实的道理。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并没有一丝一毫他作为士大夫所有的骄傲与矜持,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生活与快乐,作品充满着打动人心的温暖与欢乐。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他的诗文。陶渊明的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及不愿与那些热衷于利益的尘世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都对后人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和教育作用,但是陶渊明那般辞官隐退的避世态度也给后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陶渊明

陶渊明所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诸多著名的伟大诗人也曾受到他的影响。唐代著名世人李白不愿巴结奉承权贵的自尊不屈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诗人高适也曾想要学习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的做法,远离世俗利益。不仅如此,陶渊明的诗歌也给后人带去了精神支持与鼓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与清朝诗人龚自珍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赞美陶渊明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因他而得到的感悟。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意愿讲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意愿,讲的,是什么,成吉思汗,意愿,讲的,是什么

    成吉思汗的意愿讲的是什么《成吉思汗的意愿》是一部电影,由俄罗斯、蒙古、美国共同拍摄而成,这部电影于2009年在俄罗斯和美国上映,是一部关于历史和战争的剧情片,全长127分钟。《成吉思汗的意愿》剧照在这部电影中,成吉思汗被塑造成为了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斗士,他建立了版图辽阔的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意愿》

  • 陈景润的婚姻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景润,婚姻,生活,陈景润,婚姻,生活,通过,资料,记载,得

    陈景润的婚姻生活通过资料记载得知,陈景润婚姻生活非常幸福。虽然陈景润年近半百时才走入了婚姻殿堂,但是婚姻生活给陈景润带去了很多快乐时光。陈景润发表《哥德巴赫猜想》论文后,他成为了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数学家。陈景润参加完全国科学大会后,还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亲切会见。陈景润夫妇当时陈景润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 冯德麟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德,冯玉祥,间的,关系,冯德,冯玉祥,间的,关系,都是,世

    冯德麟和冯玉祥之间的关系冯德麟和冯玉祥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于中国军事领域的人物,因此,有许多朋友搞不清他们俩,甚至还荒唐的认为冯德麟和冯玉祥是同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是来给大家扫盲的,顺便好好的介绍一下冯德麟和冯玉祥这两个人。冯德麟照片冯德麟,1868年出生于奉天海城。早些年加入了绿林,之后又加

  •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族英雄,林则徐,哪个,朝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哪个,朝代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哪个朝代的清朝道光皇帝时期,林则徐因为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因此翻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页。之后因为虎门销烟引起了中英鸦片战争,林则徐受到清廷同治帝的责难,被贬谪到新疆戍边去了。林则徐雕像作为清朝时期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不但看到了当时鸦片对中国来说毒害很大,而且对未来的中国

  • 情僧苏曼殊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情僧,苏曼殊,在哪里,情僧,苏曼殊,在哪里,年轻,时期,才华

    情僧苏曼殊墓在哪里?年轻时期的苏曼殊才华横溢,他发表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精通许多语言,同时还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作家的诗篇。同时,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如此才华横溢的大家却在三十五岁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令人感到嘘唏。苏曼殊墓现在位于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是他逝世六年后,他的朋友们一同帮他营

  • 揭秘李贤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揭秘,李贤,怎么,死的,揭秘,李贤,怎么,死的,关于,唐高宗

    揭秘李贤怎么死的关于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李贤是怎么死的,至今学术界都有很多猜测,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被人迫害,有人说是被武后赐死……众说纷纭。李贤壁画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唐高宗在位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在其太子位期间才能显著,多次受高宗赞赏,得到大臣们的称赞,自身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品相端正

  • 古埃及千年木乃伊能复活?古埃及曾做到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埃及,千年,木乃伊,复活,曾做,到过,复活,木乃伊,究竟,是

    复活木乃伊?这究竟是不是天方夜谭呢?在许多地方以及金字塔里都发现了很多保存很好的木乃伊。科学家一直希望能通过研究现有的资料来证明是否能真的复活木乃伊。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距赫勒万8公里有个墓地,里面有5000多个的坟墓,从那些木乃伊保存性来看,埃及人作木乃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爱默里教授在1953

  • 瘦死的骆驼没马大:被稻草压垮的大清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死的,骆驼,没马,稻草,压垮,大清,王朝,1911年,10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枪响,辛亥革命拉开序幕。5个月前的5月8日,这一天,清政府宣布裁撤军机处,仿照议会民主制国家设立新内阁。然而,13个内阁大臣中,汉人仅占4席,满人却得了9席。9个满人中,皇族又占了7个。因此,时人称之为“皇族内阁”。君主不负责任,皇族不掌政权,这是君主立宪国的根本原则

  • 古埃及长老死后为何要做成人工干尸木乃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埃及,长老,死后,为何,做成,人工,干尸,木乃伊,何为,木乃

    何为木乃伊,简单说就是“人工干尸”。古埃及人始终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因此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的永生。那么古埃及人是如何形成这种共识和信仰的呢?在古埃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为埃及国王(法老

  • 三国二乔的一生是幸福的吗 看三国绝代佳人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二乔,一生,幸福,绝代,人的,命运,三国,时期,一对

    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有诗句: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激怒周瑜而谎称曹操在《铜雀赋》中有“揽二乔于东南兮”。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也提到了。网络配图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东坡折戟沉沙铁未销,未将磨洗认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