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究竟有几位姓杨的妃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究竟有几位姓杨的妃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3/12/9 4:07:46

根据史书的记载,唐太宗的后宫中有三位姓杨的嫔妃,分别是杨贵妃、杨妃和杨婕妤。不过总有人弄不清这三位杨氏嫔妃谁是谁,甚至有时还会误以为这三人是同一个人。那么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杨贵妃、杨妃、杨婕妤究竟都是什么人呢?

杨贵妃

三位杨姓嫔妃中地位最高的是杨贵妃,即赵王李福生母。据杨贵妃之子李福的墓志上记载:“王,杨贵妃之所生也。”可以推断出这位杨贵妃的封号。但在整个贞观年间,韦贵妃的封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所以杨氏的贵妃徽号当为追赠追封。不过杨贵妃生前就是正一品的妃位,而且应当早在贞观元年就和韦贵妃、阴妃、燕贤妃等人一起被封为四妃,很有可能便是淑妃这一徽号,这样才能在死后被追赠为贵妃。毕竟杨贵妃既不像充容徐惠那样是主动殉葬而死,又不像皇甫德仪那样唯一的儿子被冤杀,所以不会被随意越级追封为四妃,更不会是贵妃。

贞观十三年,杨贵妃唯一的儿子李福受封为赵王,随即便被唐太宗过继给了隐太子李建成,所以从礼法上来说,李福不再是唐太宗之子,而是隐太子李建成之子。

同时根据史料及墓志上的记载,杨贵妃应当死于永徽六年至咸亨元年之间,因为永徽六年正月一日,杨贵妃作为赵国太妃随同唐高宗祭拜昭陵,而其子李福死于咸亨元年九月十三日时,墓志上已经写明其母“贵妃”这一追封的徽号,所以杨贵妃的卒年只能在永徽六年至咸亨元年之间的这段时间。

杨妃

其次是杨妃,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生母,《旧唐书》只在《李恪传》中提及过一句“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在长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杨妃的生母身份较低,且并不得宠,只是一名普通后宫。

而史官在史书中极为同情李恪,尽管完全列举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才干和才华,但仍旧对李恪是各种溢美之词,所以在其传记里特别提到“恪母,隋炀帝女也”这一句,就是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高贵。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炀帝女这个头衔,可见杨妃无论是在隋宫还是唐宫地位都不高在隋宫里没有公主封号、在唐宫里嫔妃品级低到没有记载甚或是不值得记载。

同时根据岑仲勉先生的统计,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里,累计下来在长安待的时间只有186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巡幸,所以想来杨公主若是受宠的话,理应同其长姐南阳公主一样,陪伴在隋炀帝身侧远离长安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依据李恪生于武德二年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应当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宫。换言之,李渊在长安甫一登基,杨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后院的一员,很显然这位杨公主虽然说起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却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和宠爱,所以才会被遗忘在长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顺手接收。

何况李渊与杨广的母亲都是独孤氏,还是亲姐妹,独孤皇后曾对李渊颇为照拂;李渊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义上是从隋恭帝手上禅让过来的,结果李渊就这样将他表弟遗忘在长安的女儿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做妾。李渊若还算看重这位与自己多少有点血缘关系的前朝公主的话,怎么说也要将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无论是嫁给皇子还是大臣。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该塞给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给秦王李世民。毕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还是太子的身份,若无意外的话,这位杨公主作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后怎么说也能混个五品以上的嫔妃当当,而给亲王做妾,最多只是个五品的孺人。

更何况根据杨广死于义宁二年三月(618年),李渊于同年五月登基为帝,李恪却在第二年就出生了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很明显是在热孝期间怀的孕别说是为亲生父亲守满27个月的孝了,竟然连一年的热孝都没守满,由此可见这位所谓的“隋炀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更别说还能得到怎样的礼遇。若杨公主的身份还算尊贵,又怎会如此被人随意地打发,甚至连为父亲守个孝的机会都没有。

而杨妃会被如此对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古成王败寇,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摆在那儿了,更别说亡国公主了。想想秦灭六国后,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的凄惨模样;想想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几个亲妹妹,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做妾,宣华夫人按例没入了隋掖庭,还有一个被赏给了贺若弼;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过的却是什么日子,便可知这些亡国公主在新王朝眼里不过是战利品一样的存在。

再看她在后宫中的封号。唐朝贞观年间的四夫人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韦贵妃的封号是非常明确的。另有一位生育了十三皇子李福的杨贵妃,生前也是正一品的四妃之一,死后才能被追封为贵妃。而燕德妃是由贤妃升为德妃的,原因是阴妃之子李祐谋反被诛,阴妃也由此被降为了嫔。还有一位郑贤妃,应当是燕贤妃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所以很有可能杨妃生前并无妃位,死后才被追封为“妃”,提升了品级。

杨妃于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都是按例一岁时册封,而武德8年时,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之后才出生。杨妃没有女儿,因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较高的,史书或墓志铭都有记载,其余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见载。

而杨妃的两子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

李恪一生中不仅毫无得宠事迹,而且不过是犯了踩庄稼和赌博这样的小错,就连续2次被削去都督的头衔,先后削去实封共600户,只剩下200户的实封。李恪还因此遭到唐太宗的好一顿痛骂,甚至被比作了燕王刘旦(汉武帝之子,因为不能安分守己,遭到汉武帝的厌恶)。而李恪犯的这些错误与受到的惩罚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李恪本人的墓志上,均有记载,互相印证。

贞观2年5月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多达22州。而且李恪受封的不过是都督,李泰却是大都督(《唐会要》记载,益州的大都督府于贞观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龙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级为大都督府),所以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李恪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贞观7年李恪前往自己的封地时,唐太宗对他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由此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唐太宗曾给李恪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样一句话,然而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时,却在一转身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而史官称李恪有文武才,但善骑射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虽然善骑射,却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李恪的文才同样毫无记载,别的皇子具体到擅长哪种书法有多少部作品都有记录,唯独李恪的“文才”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不见踪影,而同样因为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

《册府元龟》:“唐汉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骑射,颇涉文史,兼能隶书。”

《唐朝名画录》:“汉王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

《法书要录》:“汉王童年,自得书意。夙承羲、献,守法不二。”

《历代名画记》:“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

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绘画精妙,射猎如神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而唐太宗虽然一度有过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这件事不仅是在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又过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提出来的,而且唐太宗只对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说过,被反驳后不但再也不曾提及此事,甚至对提名未果的李恪也毫无保护措施。

还有人试图将李恪当不上皇帝的原因归结为是具有前朝血统的缘故,不过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毕竟李恪的两朝血统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历史上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比皆是。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么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样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至杨妃的次子李愔,虽然贞观10年就之藩了,但是直到贞观13年,李愔才得到了亲王应有的800户食邑,比其他一同之藩的皇子整整迟了3年。又因为李愔在封地上屡屡胡作非为,唐太宗曾十分厌恶地说:“就算是禽兽,只要好好驯服还能让其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这样的人,连禽兽和铁石都不如!”当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员,又将他贬为虢州刺史,刚刚上任没几个月的蜀王师盖文达也因此被免官。

所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李愔两人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600一个被削户400。想来杨妃要是得宠的话,如何会在史书上仅留下7个字的记载,而她的两个儿子又如何会在李世民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

唐太宗的后宫中还有一位杨婕妤,是前魏王府咨议参军杨恭道的三女儿,杨师道的侄女。杨师道的墓志铭上称:“侄以淑德华宗,怀芳淑掖”,指的就是这位侄女。

巢王妃

另外还有一位在各色网文中广为流传的巢王妃杨氏,即巢刺王李元吉的王妃。不过这位并不属于唐太宗的后宫,因为巢王妃杨氏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过唐太宗后宫中的正式封号,她的头衔一直都是跟着丈夫李元吉的称号而改变的。

某些网文曾一口咬定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为了巢王妃,此结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按照唐朝制度,杨氏作为罪犯的家属是要被没入掖庭为婢的。庐江王李瑗兵败被杀后,他的姬妾便是因此没入了宫中;上官婉儿也是因为祖父父亲被杀,在襁褓中就随母亲配入了掖庭;唐肃宗的吴皇后也是因为连坐父事被没入宫中,所以杨氏会在李元吉死后没入掖庭完全就是照章办事。何况从李建成之妻郑氏的墓志来看,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妾都被软禁在宫中,甚至只能同住在一间房子里。

而又有说法称唐太宗非常喜欢这位巢王妃杨氏,甚至在长孙皇后逝世后曾想过要立这位杨氏为后。然而这件事究竟有几分可信度,且看下面分析。

据《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中的记载,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曾欲立杨氏为皇后,但被魏征劝阻,理由便是“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意为杨氏若以再嫁之身为后,于陛下您的名声有损。然而实际上唐朝国风一向开放,韦贵妃便是以寡妇的身份进的宫,不仅前夫是隋朝重臣之子,还曾与前夫有过一个女儿;更遑论日后的武后杨贵妃更加惊世骇俗的身份了。所以因为怕连累名声而不能立杨氏为后的说法并不成立。

再认真一点还可以发现,整个贞观年间唐太宗甚至都不曾给过这位杨氏任何妃嫔的头衔,反倒是在追封了李元吉为巢王后,称其为巢王妃。如果杨氏真的如同《新唐书》中所言“帝宠之”的话,想来即便唐太宗给不了她皇后的尊位,也绝对给得起一个普通的嫔妃之位。更何况贞观十七年时,后宫中的四妃之位是有空缺的。因为李佑谋反、生母阴氏被降为嫔,燕贤妃晋位为德妃,贤妃之位正好空了下来。而根据杨氏之子曹王李明于贞观二十一年受封的情况来看,唐太宗的这个“老来子”应该就是诞生于十八年前后。然而,唐太宗宁可将贤妃封给一个无子无宠的郑氏,也不曾将有子的杨氏借机补进四妃之位中,从这样的情况来看,着实看不出这位杨氏究竟是如何一个“有宠于上”的法子。

标签: 唐太宗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汪美麟爱朱祁钰吗 汪美麟和朱祁钰有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汪美麟,朱祁钰

    贞惠景皇后汪氏,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废,祁钰去世后汪氏免除殉葬。汪美麟爱朱祁钰吗?汪美麟是个大家闺秀,颇有心计,嫉妒代宗与允贤之间的感情,因为陷害允贤而遭代宗厌恶,甚至说恨不

  • 岳云挨军棍是什么原因 岳云张宪是怎么死的 岳云锤葫芦是什么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云

    岳云挨军棍是什么原因岳云是岳飞的长子,年少从军,立下过许多战功,是岳家军主要的将领之一。就算是这样一个年功少成的人,他也曾经被处罚过挨过岳飞的军棍,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岳飞治军从严,教育子女也非常严格。岳云漫画像有一次岳云在和将士们一起练习骑马爬山的时候,一个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而这时正好被岳飞给撞见

  • 太监与妃子后宫淫乱:古代太监伺候嫔妃惊人的“潜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监

    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怪物群体”,鲁迅先生称其为“半个女人”。由于受了阉割,生理上的缺陷使心理也随之变化,自卑自怨而导致心灵扭曲,往往故意做些出格的坏事。历史上,除了像巨奸赵高、魏忠贤、刘瑾等祸国殃民的大太监无恶不作外。有些太监虽“名

  • 古代女子偷情怀孕后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偷情

    女人怀孕,意味着即将做妈妈,绝对是一件幸福而又值得炫耀的事儿。可是,非正常怀孕则未必了。在古代,遗孀寡居者及未婚女怀孕,都属于非正常,要着落在一个“奸”字上,有悖于伦理道德,被家族、四邻视为失德或不贞,轻者蒙羞自辱,重者得追究淫邪之罪。做历史学术,离不开穿越精神,我们今儿个也

  • 古代女子怎么偷情的?盘点古代女人十大婚外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偷情

    出轨并非男人的专利,即便受“三从四德”紧锢的古代女子,有的甚至贵为皇后、妃子、公主,也多有不满婚姻现状而追求“婚外情”的。今辑录古代女子出轨十宗之最,以飨博友。本文所言“出轨”,是指夫婿尚健在而与其他男子有染,不包括秦始皇生母赵

  •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的权位大 庞太师和庞统的关系 杨家将和庞太师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庞太师,八贤王

    庞太师和八贤王究竟谁比较大历史上的八贤王是先王的亲弟弟,仁宗皇帝的叔叔,因在兄弟间排行老八,所以人称八贤王。而庞太师是仁宗的岳父,身份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那么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庞太师剧照电视剧中的八贤王以仁德示人,他一身白衣,温文尔雅,与包拯志同道合是个十分有亲和力的王爷。但历史上的八贤

  • 张作霖枪毙张学良是真的吗 张作霖是如何统一东北 张作霖部队数量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作霖,张学良

    张作霖枪毙张学良是真的吗张作霖是北洋军阀时期东北三省的实际领导者,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也是张作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便把张作霖当作继承人培养,张学良也算不负张作霖的期望,在张作霖被日本人害死之后,顺利接收了父亲的事业。但是历史上却有张作霖枪毙张学良的事件,那么这两个理应关系很好的父子是怎么发展到

  • 历史伪命题:古代女子为何喜欢与和尚偷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偷情

    古时女子爱去寺庙上香,可为何很多女子会选择与和尚偷情?之前就有传出女子如若不孕,至寺庙中住上几日自然可以受孕。这些女子选择和尚,一是因为这些和尚平日里就是静坐禅房,专心念经,而且身体也健壮。而他们又在寺庙中,也没有妻妾,时间也很宽裕,寺庙又是一个很好的偷情场所。所以这些女子当然把和尚当为最好的对象了

  • 清朝试婚格格是干什么的?清朝皇室如何试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试婚

    皇后或太后先找一个机灵的宫女,美其名曰“试婚格格”,帮自己的宝贝公主去试试驸马。宫女先被派去与驸马同床一晚,第二天她就将驸马水平如何,有没有生理缺陷,乃至于脾气性格等等都细细地向皇后太后报告。公主嫁了后,这名宫女就做驸马的小妾或侍女。中国历代皇室都高度重视其子嗣,将其看作江山

  • 清朝太监们退休之后 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监

    清朝的太监大多是出身于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都是为了生活所迫,而走上这条悲惨道路的。包括像有权有势的大太监李莲英,也是出身极其贫寒的,九岁就被阉割了送入宫中。要不是李莲英聪明,对主人忠心耿耿,又十分会做人,恐怕也只能凄惨一生了。年轻时,太监们在宫里为奴,伺候主子,一旦年老体衰,失去了劳动能力之后,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