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生前两大谜团:为什么不娶蔡文姬?

曹操生前两大谜团:为什么不娶蔡文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31 更新时间:2023/12/5 2:12:07

曹操的一生可谓是戎马倥偬、刀光剑影,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杀伐,最终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然而,曹操生前有两个谜团一直困扰着世人:一是手握天下生杀予夺大权为何不称帝?二是喜欢拥有天下为何不娶蔡文姬

先说说大权在握的曹操为何不称帝?

其实,当时由于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使汉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此时的曹操可以说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完全可以轻松地废掉小皇帝并取而代之。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汉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不久,汉献帝又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

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就这样,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力的所有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几乎已经走到了终点。那么,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这其中大概有六个主要原因:

其一,曹操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东汉末年,汉室衰落,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

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面,取得道义上的支持。

其二,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这场大戏继续演下去。

其四,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其五,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曹操已六十五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再说说曹操为何不娶一代才女蔡文姬的问题。

蔡文姬,名琰,子明姬,后因避司马昭的名讳,改名文姬。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这也许就是历史上才女共同的命运使然。

蔡文姬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心比天高,但命如纸薄;自持才高,最终却导致婚姻的不幸。但这些又似乎跟蔡文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她的婚姻破裂完全是来自外在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内在的客观因素。

说起来,蔡文姬的第一次婚姻可谓郎才女貌,丈夫是历史上文坛赫赫有名的青年学者卫仲道,而卫家也是当时河东世族。

蔡家当然也不含糊,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历史上着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官拜左中郎将,又被称为蔡中郎,声名播于朝野,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蔡文姬就更不用说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尤善诗赋,还在辩论和音乐方面有所造诣。可以说,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条件都是非常高的,配个卫仲道绰绰有余。

十六岁的时候,妙龄少女蔡文姬就嫁给卫仲道。两人经常谈谈文学、时政和诗歌,每次都争论的面红耳赤,但就是不伤感情。卫仲道彻底被蔡文姬的才华所折服。从此,卫仲道更加爱蔡文姬,两人相敬如宾,恩爱非常。

可惜好景不长,卫仲道得了肺病,整日咳嗽吐血,结果英年早逝。只留下蔡文姬一人成了寡妇。这夫妻二人平日里只顾着探讨诗文音律,享受二人世界,却耽误了生儿育女。卫仲道死后,受不了公婆恶意的人身攻击,一气之下便回了娘家。

蔡文姬第二次婚姻在那个时候来说,无疑是一场被迫的跨国婚姻。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南匈奴趁机南下抢掠。他们除了抢掠金银珠宝之外,还抢掠美女。

当时的南匈奴属于茹毛饮血的游牧民族,没见过什么世面。整日面对的又是本民族那些壮的像牛的双颊红润的姑娘,早就看腻了。所以乍一见到汉朝风姿绰约的姑娘,一下子就看傻了。就这样,蔡文姬和许多姑娘被掳到南匈奴,结果被左贤王一眼相中,纳为王妃。

十二年后,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痛苦的蔡文姬生了两个儿子,使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来蔡文姬还是个美女,至少在胡人眼里是个美女,否则不会在众多的汉朝姑娘中脱颖而出。

在南匈奴生活时期,蔡文姬仍然没有荒废自己诗文创作。凭借着少年时代打下的结识基础,她先后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为她以后的创作史诗名篇《胡笳十八拍》奠定了基础。

东汉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已晋位汉相的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的消息之后,心中非常焦急。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其实说到曹操,算是蔡文姬的学长了。

曹操是蔡邕的学生,自幼就跟蔡文姬相识,按照辈份跟年龄算,蔡文姬是曹操的学妹。常常出入与蔡邕府上的曹操有很多与蔡文姬见面的机会。少年时代的蔡文姬便熟读史书,精通音律,声名远扬。

曹操自然对学妹十分敬重,或许还有些许少年青涩的爱慕之情,曹操便有了以重金赎回蔡文姬的举动。然而,对蔡文姬视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红颜知己的曹操,虽然垂涎三尺,但自己却没有娶之为妻,结果将她介绍给了陈留名士、风流才子董祀

曹操之所以不敢染指漂亮而且知书达礼又精通文学音律的蔡文姬,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为了报答老师蔡邕的培养之恩;第二,是想利用蔡琰笼络才子董祀。

第三,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乃三国一代枭雄,名动天下,雄才大略,做皇帝是够格的,但始终没有做,别人劝他做皇帝,他却开玩笑说:“你这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但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大权尽在手中。他不敢染指蔡文姬的原因与他不敢做皇帝的原因一样,就是为自己留下一世清名。

标签: 曹操蔡文姬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杀钩弋夫人 汉武帝原名叫做什么 历史上的汉武帝一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汉武帝为何杀钩弋夫人汉昭帝的亲生母亲钩戈夫人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女性,据说她从出生之后就双手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在一次经过河间的时候,负责观察天象的人就对他说这里有奇女子,所以汉武帝就立刻派人寻找,果然找到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女子,汉武帝见她长得美貌,双手紧握成拳,不由得伸出手来将这个女子的手轻轻的掰了

  • 唐朝神探狄仁杰身世之谜 祖先是羌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狄仁杰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

  • 真相揭秘:邓丽君究竟是咋死的? 国内名家如何评价邓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邓丽君

    邓丽君怎么死的据报道,清迈湄宾饭店15楼的一间贵宾房,是邓丽君告别人世的最后一站,1994年12月跨年夜,邓丽君在清迈饭店餐厅登台高歌和大家同乐,但谁也想不到相隔不到半年,一代巨星会在饭店气喘病发猝死异乡。饭店工作人员回忆:“邓丽君从房间跑出来,就在这里摔倒的,服务生立刻扶起她拿汤匙往她

  • 戴笠怎么死的?死亡真相揭秘 戴笠死后谁接替了他的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戴笠

    戴笠是怎么死的?60年前,对杀人魔王、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他势力太大,手握武装,且知道的事太多,蒋介石不放心,命人在飞机上暗藏定时炸弹,将他炸死空中;一说他为了追求“影后”胡蝶,急匆匆从青岛乘专机赶往上海,飞到上海上空见大雨滂沱,改飞杭州笕桥机场,

  • 为什么每部抗日神剧中都有一个日军“中国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抗日

    近年来,国内反映抗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塑造一个对中国了解比较深的大反派“中国通”形象。实际上,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军队尤其是陆军内部,确实有一群被称为“中国通”的军人:与其他日军军官相比,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为深刻,通晓中国军队的特点

  • 张作霖被炸死13天后张学良为何才返回奉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发生“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重伤不治。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作霖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张氏家族后人依然执著地在寻找着家

  • 高阳公主为什么恨武媚娘 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是什么 高阳公主自编性骚扰案是真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阳公主

    揭秘高阳公主为什么恨武媚娘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都知道,有一集当王皇后去蓬莱殿见过武媚娘的女儿安定公主后,安定公主就突然死亡了,虽然当时皇上判定陷害安定公主的人是王皇后,但其实武媚娘发现安定公主的脖子上有一个印记,她证实了杀死她孩子的人其实是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在电视剧中的结局其实在《武媚娘传奇》中,

  • 傅友德之死原因 傅友德南征之事 傅友德与常遇春的关系 傅友德真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友德

    傅友德之死原因大明开国将领傅友德,曾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然而正如许多能征善战的开国大将最终的命运一样,一旦帝王稳坐江山,这些打江山出身入死的将领就被“杯酒释兵权”了,这方面,战功赫赫的傅友德也不例外。傅友德画像大明开国之后,傅友德不但因功高盖主而受到朱元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杀方孝孺 方孝孺和蛇的故事讲了什么 方孝孺到底怎么被朱棣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成祖,朱棣,方孝孺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杀方孝孺说到宋朝历史,除了宋太祖赵匡胤陈桥事变夺取政权这一个事件之外,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明成祖朱棣篡位这一个事件了。而明成祖篡位的时候,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方孝孺。方孝孺画像方孝孺是明朝的一名元老,不仅仅是辅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及处理各种大小事务。对于明成祖朱棣,起兵

  • “袍哥将军”王铭章的死亡谜团 如何评价王铭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铭章

    说起王铭章这个名字,很多成都人都不陌生。王铭章,骁勇善战的国民党将领,他同时还是个侠肝义胆的“袍哥人家”。王铭章在“血战台儿庄”前夕的滕县保卫战中,带领袍哥、川军以寡敌众,和日军决一死战。他手下几千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滕县尸横遍野。最后,王铭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