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世之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如何

后世之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93 更新时间:2024/2/17 11:16:13

后世之人对刘伯承的评价如何

刘伯承一生得到的评价很高。蒋介石在对刘伯承的评价中说他手底下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刘帅。泽东对刘伯承的评价中也说他是一条龙。邓小平对他的评价是最中肯的,他说刘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热烈的追随者,表现在他能够为了大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常常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

《刘伯承元帅》剧照

他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他不仅熟悉中国兵法,也对国外的军事理论有着非同寻常的造诣。他用兵讲究实际,连敌人都佩服他的谋略。伯承同志自打他成为党员,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况,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邓小平和刘伯承是一生的战友,始终互相扶持、互相合作。

刘伯承在民间得到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为人们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他还拥有圣人般的品德。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评价对他还是有些低了。他军事能力卓越,爱护人民,知人善用。

刘伯承在海外的评价也很高。西方一直认为中国只有三个半战略家,他单人就占了一个半。英国人认为他是真正的战士,伟大的战士。那个年代的美国人认为能称为军事家的只有六个人,刘帅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刘伯承通晓外语,能够翻译外国军事理论书籍,这也是他在海外享有盛誉的一部分原因。他总共留下了约四百万字的军事著作和约两百万字的翻译作品,他的一些翻译和行为大大提高了红军正规化程度,但这也为他日后被划为教条主义分子埋下伏笔。

名将刘伯承的眼睛是怎么瞎的

刘伯承的眼睛是不好的,一只眼睛在战争中失去,1965年后另一只眼睛也彻底看不清了,往后整整二十年的岁月他都在黑暗中度过。在讨伐袁世凯时,刘伯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决定转移到农村。在转移过程中,他发现身边的一位士兵没有隐蔽好,敌人马上就要打中他了,刘帅为了救这位士兵奋不顾身地扑了过去。

刘伯承像

子弹从他的后脑射入,从右眼飞出,眼珠立刻就掉落在地,刘帅晕厥。因为情况危急,战士们把他简单包扎了一下。这时敌人已经闯进来,没有时间再撤退,刘元帅干脆被兵藏在了仓库里,士兵们把门反锁后又扑入到战火中。刘伯承后来清醒过来,他用尽全身力气爬到门边,发现门被反锁后,只能从窗子里滚出来。几个在寻找他的士兵正好看见就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

刘伯承被送到一家德国诊所,他谎报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但当医生看过他的伤口就猜测出了他是一个军人,因为受得伤实在太重了,除了军人没有谁能如此淡定。医生马上给他做手术,但是刘伯承提出不要用麻药。眼睛与大脑十分接近,刘伯承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不让大脑受到一点损害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打有致幻成份的麻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也紧张地手心冒汗,但是刘帅紧紧抓住床单,即便疼痛难忍,也坚决不喊一声。尽管他的手术很成功,但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重新安上掉落的眼珠,他永远失去了他的眼睛。刘伯承的眼睛尽管只有一只,但他还是打了很多胜仗。

我国开国大将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

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爱护弟妹的人。他幼时家境贫困,在父亲去世后,家里雪上加霜。少年的他辍学回家做农活,干得日夜不分。可一年收成依然只有几担毛谷,不能够养活七口人。有一年,闹了饥荒,家里实在是没有活路了,有人就劝他的母亲把他最小的弟妹送人,母亲迫于现实同意了这个无奈的抉择。

刘伯承(左)影视形象

刘伯承在知道后连忙地跑回家,哀求母亲不要送弟弟妹妹离开。他承诺会多打工,也会多下几次煤窑,总之他一定会养活弟弟妹妹。母亲泪如雨下,终于决定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刘帅也坚持了他的承诺打短工,没有工打的日子就步行十几里地去挑煤,最终他的辛苦劳作养活了全家人。

标签: 后世之人刘伯承评价如何后世之人刘伯承评价

更多文章

  • 温斯顿·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斯顿,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斯顿,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

    温斯顿·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政策温斯顿·丘吉尔出身于1874年的贵族家庭,是英国著名作家、政治家、演说家,曾在1940年和1951年两次担任英国首相,并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之一。温斯顿·丘吉尔三环外交的主要背景是,在二战结束时英国外债累累,国内经济生产总

  •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对比,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对比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比纵观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三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它们分别是:唐朝的“两税法”改革、明代的“一条鞭法”改革、清代的“摊丁人亩”改革。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关于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这两种制度改革。“一条鞭法”改革首先关于明代的“一条鞭法”改革,它是明代嘉靖时期所确立的一种赋税及徭役制度

  • 汉武帝太子刘据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太子,简介,汉武帝,太子,简介,刘彻,长子,也是,此

    汉武帝太子刘据简介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长子,也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也因此由庶长子的身份变更为嫡长子。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大赦天下。汉武帝画像刘据的性格与刘彻不同,他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刘据深得汉武帝的喜欢,被立为太子后,汉武帝在群臣之中为他甄选太傅。汉武帝太子刘据成年后,汉

  • 杜甫的诗风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甫,诗风,怎样,杜甫,诗风,怎样,所作,之诗,与其,生活

    杜甫的诗风是怎样的?杜甫所作之诗皆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从早年的伟大抱负,热爱这大好河山到晚年身处战乱,所见艰苦之状等丰富经历皆是他创作的源泉,且杜甫的诗集很真实的展现了战火中整个唐朝的转变,也很好的反映出广大人民深受战争的摧毁所忍受的痛苦,因此其诗也被后人称为是“诗史”。杜甫雕像杜甫所写之诗在艺术上风

  • 有关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有关,汉高祖,刘邦,典故,哪些,有关,汉高祖,刘邦,典故,哪

    有关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有哪些刘邦在短短的八年间从一介布衣,变身为天下至尊,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关于他的传说和历史典故,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图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三十六计之一,也是一个和刘邦有关的典故。当初,秦朝朝政昏暗,百姓不堪疾苦,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和项羽带领的起义部队

  • 攻城掠地赤壁之战的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攻城掠地,赤壁,之战,分析,攻城掠地,赤壁,之战,分析,攻略

    攻城掠地赤壁之战的分析赤壁之战攻略你了解吗?攻城略地就要讲到战略问题,而战略问题,我们又要谈谈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图像人们都说,做事情要抢占先机,对于本次战役来说,主要发起者是曹操,准备充分者是曹操,所以,曹操是抢占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的,但是,为什么他失败了呢?究其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曹军虽然有

  • 刺杀宋子文如何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刺杀,宋子文,子文,如何,生的,刺杀,宋子文,子文,如何,生

    刺杀宋子文如何发生的宋子文是宋氏家族的掌门人,不到中年就已经掌控了民国的经济命脉,也是两朝国舅爷。历史上宋子文遭遇过多次暗杀和刺杀。但是刺杀宋子文的结局都是无疾而终。因为宋子文举足轻重的地位,刺杀宋子文也成为了反对派较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主要的刺杀宋子文事件有三个。宋子文照片 最早刺杀事件发生在国民运

  • 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什么,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什么,张居

    张居正一条鞭法是什么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在万历新政实行时候,颁布的一条税收政策。当时旨在改善明朝的财政以及积贫积弱的国情。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张居正作品欣赏明朝经历隆庆和嘉靖之后,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日比不上一日,财政入不敷出。这让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很苦恼,他决定从税收入手,增

  • 拿破仑孩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拿破仑,孩子,是什么,结局,拿破仑,孩子,是什么,结局,历史

    拿破仑孩子是什么结局拿破仑,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奇才。不少人对这位军事奇才存在的事迹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拿破仑离世之后,拿破仑孩子便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拿破仑究竟有几个孩子呢?拿破仑的孩子最终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拿破仑二世图片拿破仑有过两任皇后——约瑟芬与玛丽·路易丝。拿破仑总共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继子

  • 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表达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启超,少年,国强,表达,什么,梁启超,少年,国强,表达,什

    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表达了什么梁启超对我国思想改革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极富盛名的文学家,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他最出名的一篇散文就是《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石像《少年中国说》是一篇朝气蓬勃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文章,这篇文章激励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它具有振奋人心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