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新人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拜堂

在新人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拜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02 更新时间:2024/1/10 5:29:31

在古时候,人们会用拜堂来形容两个人结婚,那么在现代社会,新人结婚还需要拜堂吗?新人结婚为什么一定要拜堂呢?新人拜堂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拜堂的历史渊源

一般说来,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庙参拜,没有祖庙就虚设祖宗牌位参拜。拜过天地、祖庙、父母后,夫妻还要交拜,以示夫妇互敬互爱。在有些地方,还要拜花烛、拜镜台。

电视剧中的拜堂成亲

自唐代开始,又增加了拜参加婚礼的亲朋宾客的内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较为隆重:要设香案、点花烛,地上要铺红地毯或红布,夫妻要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

解放后,拜堂的仪式在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改变,如已基本上没有拜祖庙或祖宗神位、拜花烛、拜镜台的内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亲朋宾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项或后三项,甚至只有后两项。

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过去那样正式、隆重,如不再设香案、点花烛,下跪磕头也由新郎新娘弯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数地区仍保留下跪磕头的旧俗),红地毯或红布当然也不用铺设了。

拜堂仪式的重要性

拜堂的仪式之所以能够沿续至今,除了传统婚礼习俗的影响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现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发挥着某种现实功能。所以,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婚礼中举行带有一定传统色彩的拜堂仪式还是需要的。

古装剧中拜堂成亲

首先,拜堂可以极大地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把婚礼推高潮。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进行的拜堂仪式,由于保留有传统化的浓厚色彩,所以在现代婚礼上备受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现场不设婚宴的现代婚礼上,它更容易成为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此时此刻,随着婚礼司仪人员幽默风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动作,往往会引来声声欢乐的喝彩。这有声与无声的绝妙结合,使得婚礼更加充满欢快喜气、吉庆祥和的气氛,把婚礼推向令人难忘的高潮。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统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日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日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电视剧中的成亲

新郎新娘此时通过拜堂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将努力尽儿女之孝心真是再合适不过。夫妻对拜,虽是无声无语的鞠躬动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其所包含的真情真义,是任甜言蜜语所不能比拟的。亲朋宾客前来为新郎新娘贺喜祝福,二人理应深表谢意。愿从此以后,大家来常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新郎新娘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第三,拜堂体现着男女夫妻关系的进一步加固。旧时的拜堂,实际上起着今天的婚姻登记的作用,是夫妻关系确立的真正标志。现代婚礼中的拜堂,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这种性质。通过拜堂,新郎新娘把永结百年之好的决心公之于众,让大家作为他们结为夫妻的见证人,使他们的关系不但具有法律的基础,而且得到社会的承认。

所以说,虽然拜堂是属于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礼仪,在现代婚礼中虽然不重视这种形式,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有其厚重的历史寓意的,所以,现代婚礼中带有浓浓传统风格的拜堂仪式还是可以有的。

标签: 新人结婚时候为什么定要拜堂古时候人们会用

更多文章

  • 开国元勋刘少奇个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开国元勋,刘少奇,少奇,个人,生平,简介,开国元勋,刘少奇

    开国元勋刘少奇个人生平简介刘少奇同志是建国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李少奇照片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少年时期在私塾上学,接受过中国旧式初级教育,1919年中学毕业,第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 为何古代豪宅大院经常有石狮子镇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何,古代,豪宅,大院,常有,石狮子,狮子,镇守,古人,常在

    古人常在住宅大门前摆放两尊石狮,以镇宅护院,这种习俗沿袭至今。那么,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石狮子镇宅护院的习俗来源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

  • 八仙里的蓝采和是怎么修炼成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仙,蓝采,怎么,修炼,成仙,蓝采,汉族,民间,道教,传说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蓝采和是怎么修炼成仙的八仙之一的蓝采和,

  • 你可知道小年夜扫尘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你可,知道,年夜,扫尘,习俗,怎么,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每年从农历

  • 为什么佩戴玉佩非得要“男戴观音女戴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佩戴,玉佩,非得,男戴,观音,女戴,经常,听到,男戴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成知识经验告诉给别的不懂的人;所以,有不少朋友就问了,真的是必须男戴观音女带佛吗?观世音菩萨的铜像一

  •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惠子,欲之,梁写了,写了,什么,惠子,欲之,梁写了,写了,什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惠施的才能是各国都很佩服的,在他去接任大梁宰相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被众人所当为典范,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就是惠子欲之梁,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惠子画像魏国的宰相去世了,魏王就加急召唤了惠施去接替宰相的职位。在惠子接到诏令之后,就立即日夜兼程的赶往了大梁,着手准备接替宰相的

  • 为什么在正月初五的时候人们要迎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正月,初五,时候,人们,财神,财神,老的,汉族,节日

    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为什么叫五路财神五显财神或五路财神:传说有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

  • 司马迁和司马懿是不是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迁,司马懿,是不是,一家,司马迁,司马懿,是不是,一家

    司马迁和司马懿是不是一家很多人都会对姓司马的人充满了好奇,比如砸缸的司马光,再比如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司马懿等等,但是这些人实际上和司马迁并没有什么关系。影视剧中的司马懿首先,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司马迁有儿子,所以后代的事情就不太可能了。即便有一些野史里说,司马迁有两个孩子,隐居到了故乡韩城。但是野史也说

  • 春节的时候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节,时候,拜年,这个,习俗,怎么,拜年,国民,间的,传统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

  • 陆逊破八卦阵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破,八卦阵,故事,陆逊破,八卦阵,故事,适逢,刘备,兵败

    陆逊破八卦阵的故事适逢刘备兵败,仓皇逃跑之际,陆逊领命率兵去追。行至江边,只见江畔有几堆乱石,看似随意摆放,却暗藏杀气。陆逊心下思忖,不由生疑,故不敢轻举妄动。遂派人四下寻访,方从百姓口中得知。八卦图此处原为诸葛孔明布阵之地,这些乱石也为当时所遗。陆逊亲自登山察看,并未见异常,便吩咐手下众人入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