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充的名声为何这么臭?

贾充的名声为何这么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85 更新时间:2024/1/17 5:48:54

贾充的名声为何这么臭?

华歆王朗等人助曹丕篡汉,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太臭。可为什么贾充助司马昭篡位,历史上的名声却很臭?

有人认为贾充作为魏臣,巴结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作为晋臣,不思为国图强,只求自家富贵总的来说是个无原则无信仰,专门巴结权贵营私结党而且极为胆小怕事的卑鄙小人。

贾南风画像

贾充最为后世诟病者无过三事,一则杀高贵乡公曹髦;一则德不及才,擅权怙宠,常谄媚取容,无公方之操;一则女贾南风为惠帝皇后,丧德乱,几亡晋室。然而曹髦已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又亲率兵讨之,当时之势已至决裂,曹氏与司马氏再难共存。

贾充既归心司马氏,又受重寄,当然要为主子效命。正如他对杀高贵乡公的直接凶手成济说的:“公养汝等,正拟今日,复何疑!”司马昭那么重用你,不就是为今天做准备吗?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当然,弑君是违背传统观念的,但是在双方势不两立的情况下,不弑君,难道等着曹髦取胜后杀头吗!

贾充的名声为何这么臭?

第二件值得一说,贾充事司马昭及晋武帝两代,宠遇始终不衰,除了开国之功外,自然与其善于迎合也有一定关系,这一点是其不能推脱的。后者最为无谓,虽然贾充想尽办法联姻帝室以求长保禄位未免令人轻视,但如果真追究起来,贾充最多只能说是教女无方,没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未来皇后。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很多,贾后的贪权启乱也只是导火索而已,要把亡国之因归于其一身,贾南风当真还没有这个资格。因为贾后的罪过而否定贾充,实在有些冤枉。唐太宗晚年修《晋书》,本就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贞观年间虽号盛世,政治斗争之激烈实在不逊于任何一代。所以他亲为《武帝纪》撰写了论赞,称“子不肖则家亡,臣不忠则国乱”,是以修史诸人特重品藻人物,但有奸佞、叛逆之声,不论其才如何,评价便直线下降。贾充之外,荀勖、刁协、王敦、桓温等也都有此遭遇。

贾南风剧照

贾充好进士人,这也是载于史册的。虽然史称其“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帝舅王恂尝毁充,而充更进恂。或有背充以要权贵者,充皆阳以素意待之。”意在刻划其深险奸佞,然而无论其心性如何,进贤荐士终究有利于治国,而能以常心待背己者更属不易,如果用旧时的说法,这就是“相器”——宰相的器量,相才相器兼而有之,贾充实在无愧于《晋诸公赞》给出的评价。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贾充从容立朝、褒贬在己的为政态度给晋朝带来了相当大的伤害。从容立朝,则必不能直谏,是为媚上;褒贬在己,则必专权跋扈,是为傲下。晋朝统一后的迅速腐化,满朝公卿多难辞其咎,而性好媚上傲下的贾充自然不能例外,应当受到谴责。但是如果因为这一点就抹杀贾充的治绩勋业,也是不公正的。

标签: 贾充名声为何这么贾充名声为何这么华歆王朗

更多文章

  • 三国孙吴的治军之材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孙吴,治军,之材,诸葛恪,是个,怎样,诸葛恪,字元,三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画像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

  •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为何说爆发非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为何,爆发,偶然,对于

    对于法国大革命可能多少有点听过,但是说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来总结一下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法国大革命图片第一点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很显著,它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初步确立了要在法国实行共和体制,严重

  • 明清说起皇宫太监为何多数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清,说起,皇宫,太监,为何,多数,得很,说起,太监,人们

    说起太监,人们就会想到魏忠贤、李莲英,这些反面人物。紫禁城使他们出名了。至今仍臭名远扬。其实太监本身也是不幸的,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帝王们阴暗的心里导致太监生理的残缺,说到底这一群群畸形的男人出现,还是为了满足宫廷的需要。道貌岸然的皇帝才是摧残人性的真正的刽子手。某些宦官受到器重便如同小人得势,忘乎

  • 韩国古代诗人李齐贤简介 李齐贤有什么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国,古代,诗人,李齐贤,简介,什么,文学,成就,李齐贤,作

    李齐贤作为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而被世人所熟知。鉴于李齐贤对韩国文学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关人员便在相关书籍中记载了李齐贤简介。通过李齐贤简介得知,李齐贤是高丽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至今仍为后人所拜读。李齐贤画像李齐贤生于1288年,卒于1365年,享年78岁。李齐贤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曾担

  • 狄青闯三关的爱情故事 狄青的老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青,三关,爱情故事,老婆,介绍,狄青闯三关,粤剧,名曲,之

    《狄青闯三关》是粤剧名曲之一,戏剧讲诉了北宋名将狄青和鄯善国双阳公主相爱的故事。《狄青闯三关》虽然是爱情戏剧,但其中也加入了神话故事,所以深得戏曲爱好者的喜欢,直到今天,《狄青闯三关》依然是粤剧经典代表作品之一。狄青闯三关狄青是武曲星投胎转世,他和文曲星包拯为了扶持北宋仁宗开辟帝业。狄青投胎之前,庐

  • 揭秘:名将关羽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名将,关羽,如何,走上,神坛,提到,关羽,人们,脑海

    提到关羽,人们脑海便会浮现他那赤面长髯、凤目蚕眉、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的形象。明清以来,随着关庙升格为武庙,关羽也成为武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文庙相提并论,分享文武二圣的至上殊荣。殊不知,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历史上的关羽并非是武功盖世的超

  • 宋江为什么最喜欢李逵?李逵的性格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江,为什么,喜欢,李逵,性格,特点,李逵,作为,水浒传,比

    李逵作为《水浒传》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作者对他的着墨也较多,所以关于李逵的故事有很多,例如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杀害小衙内、斧劈罗真人、大聚义等。李逵杀虎雕像李逵斧劈罗真人的故事发生在他与戴宗两人请公孙胜出山的时候。因为公孙胜不答应出山,于是戴宗和李逵两人就赶往蓟州,想要通过公孙胜的师傅请到公孙胜。

  • 曹操杀死华佗内幕 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杀死,华佗,内幕,究竟,有何,隐情,华佗,一代,名医

    华佗,一代名医,医术之高甚至叫当今社会的医学教授汗颜,而其最后的死因,在历史的流传中众说纷纭,不过大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将华佗杀死,是因为华佗要开颅医治头痛病。然而,却又另一种说法,与之大相径庭,如果真想如此,那么曹操可谓比窦娥还冤啊!华佗死于公元208年,享年六十三岁。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是在于他想做官

  • 三国秘史:刘备假冒皇叔 贡献远不及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秘史,刘备,假冒,皇叔,贡献,远不及,孙权,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真正读过《三国志》的人却寥寥无几。三国其实并非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孙权的历史贡献超过刘备由于孙权谨慎稳重的个性和世袭的王国,他在三国时期并非浑身散发着魅力的个性君主。但事实上,孙权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贡献其实并不小。孙权主政的大量时间里,他都在开发南方的国土,由于北有曹魏,西有

  • 揭秘:金瓶梅里最精彩的男女荤话对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金瓶,梅里,精彩,男女,荤话,古今中外,有一个,不骂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但是,骂人的时候,被骂之人总得有该骂之处给予支撑。何为该骂,何为不该骂,这个抉择标准,是极道德的。不是什么都可以随便骂,不然是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什么是骂人?简而言之,就是用语言、文字或者行为辱及他人。它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心里怒气的集中爆发。最直截了当的骂人,当属用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