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真相究竟是伊尹放太甲还是太甲杀伊尹?

历史真相究竟是伊尹放太甲还是太甲杀伊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04 更新时间:2024/1/17 21:52:20

伊尹是商朝开国功臣,先后辅佐多位君王,更与他放逐太甲又重新扶立他为王的故事颇有关系。但是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最后却发展成了太甲杀伊尹。究竟事情的真相如何?我

伊尹放太甲

《伊尹放太甲》是西汉司马迁对伊尹放逐太甲后又重新扶立他的故事的记载,收录于《史记》的第三卷殷本纪中。虽然《史记》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只有寥寥不过百字,但是它在古代流传极广,在《孟子》、《左传》等其他经典中也都有相同的记载。

伊尹的画像

根据文章描述,太甲即位后三年间,不够贤明,暴虐无道,违背德政而且不遵从商汤留下的法制,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宫。之后三年,伊尹代君王执政,治理国家。而太甲在桐宫的三年里,不断改过自新,开始向一位明君发展。于是,伊尹亲自去迎接太甲,重新把大权交给他。太甲再次即位后,重新实施德政,各诸侯国都归顺商朝,百姓安居乐业。

伊尹只是一个臣子,但却敢于放逐作为君主的太甲,按照君君臣臣的传统观念,他这样的行径是在篡位,是在谋反。不过伊尹如此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成为君王,而是为了太甲能够改过,为了商朝可以稳固兴盛,所以他执政时没人反对,所以他后来把在自己手中三年的大权交还太甲。而最后故事的结果,也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伊尹的目的。因此,伊尹被后世广为称赞,被称为一代贤相,受人尊敬和拜祭。

太甲的画像

同样是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但发展的结果在另一本史书中却截然不同。《竹书纪年》说,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从桐宫逃出杀了伊尹。

太甲杀伊尹

《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史书,记载的是夏朝到战国的历史,西晋时被盗墓者发现而出世。虽然该书对先秦历史的记载,有许多地方与《史记》等正史的传统记载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相悖,但它的有些记载因为与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符合,所以被认为更加接近史实。伊尹放逐太甲的这段历史就是它与传统史书中的记载相互不符的一处。

太甲画像

传统史书记载,伊尹放逐太甲于桐宫,期间自己代为执政,三年后,伊尹把改过自新的太甲迎接回去并重新扶立为王。《竹书纪年》对这段故事的记载却是,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桐宫杀死伊尹,任用他的儿子。

伊尹的铜像

两种描述相差很多,太甲杀伊尹的版本不仅讲伊尹的死提早了十几年,还把他一直以来贤相的形象彻底颠覆。虽然这个版本看似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但因为传统版本有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物的史料证据,相对而言更有可信度。而且假如认定传统版本为假,则可以推测孔子、孟子、司马迁等先贤当时不是作了假就是被蒙骗,影响极大。所以对这一历史,史学界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

标签: 历史真相竟是伊尹放太还是太甲杀伊伊尹商朝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谋臣为何东方朔和主父偃的结局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同样,都是,谋臣,为何,东方朔,主父,结局,不同,主父,东方

    主父偃和东方朔都是汉武帝手下的谋臣。两人在西汉时期的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政治理论上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东方朔首先东方朔这个人非常的幽默,尤其在说话方面都特别的圆滑机智。同时他也是一位忠心耿耿敢于在武帝面前直言上谏的人。对于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的记载,各有各的长处。他们都在政治上面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 周邦彦是不是婉约派词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邦彦,是不是,婉约,词人,周邦彦,是不是,婉约,词人,中国

    周邦彦是不是婉约派词人婉约派是中国古代宋词中的一个流派,和婉约派相对应的就是以大文豪苏轼、辛弃疾为大代表的豪放派。婉约,从字面来理解的话就是,婉转含蓄的意思。这也真是婉约派的主要特点,该派别的词主要内容侧重的就是儿女情长,词的结构则大多缜密深细,音律十分婉转动听,语言则圆润精致,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

  • 刘邦的谋士大阴谋家陈平居然是个大帅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谋士,阴谋家,陈平,居然,个大,帅哥,陈平,刘邦,谋士

    陈平是刘邦大谋士,诡计多端,是个大阴谋家,名人是非多,因此关于他的绯闻也是不断。陈平是大帅哥,司马迁是这么说的,班固跟着司马迁,也是这么说的:平为人长大美色;就算是进他谗言的人,也不得不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未出名前的陈平帅哥自然更得女人喜爱。而陈平这个帅哥,非常爱在女人身上动心思。他未出名之前

  • 董海川的后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海川,海川,后人,简介,董海川,海川,后人,简介,原名,董

    董海川的后人简介董海川,原名董明魁,武术宗派八卦掌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小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对于武术的痴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爱好武术又好打抱不平,所以董海川在年轻的时候就由于杀人后逃亡在外,自此改名为董海川。26岁之后董传海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游历,并且在游历过程中得到“云盘

  • 闯王李自成进京很可能是一场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闯王,李自成,自成,进京,很可能,一场,误会,闯王,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进京很可能是一场误会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与大明对抗多年的闯王李自成带领着几十万大顺军队,终于站在了这个曾令天下之人人人向往的帝都。今天,他将带领手下的将士们开创一个新的王朝,一个属于他的王朝。此时的李自成心中是愉悦的,是豪气干云的,但他也有一点小忐忑,因为大顺军队的入京是自

  • 吕雉、武则天、慈禧三位女政治家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武则天,慈禧,三位,政治家,谁更,厉害,中国,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厉害女性角色,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统治过当朝的三位女性统治者,她们分别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吕雉吕雉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她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绝对是数一数二。但是,在吕后之前,汉军被匈奴打败,自吕后起开始和亲,我华夏民族耻辱的开始。更有甚

  • 慈安慈禧谁比较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安,慈禧,谁比,较小,慈安,慈禧,谁比,较小,谁大,如果

    慈安慈禧谁比较小慈安慈禧谁大?如果单纯地从年龄上面来说的话,自然是慈禧比较大了,因为根据历史的记载慈禧比慈安大两岁,但是如果从后宫中的地位来说的话,自然是慈安比较大,无论是在咸丰年间还是在后来两位太后同朝垂帘听政的时候,都应该是慈安的权利和地位大的。慈安图片慈禧比慈安的年纪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每次,

  • 周恩来在文革中为何没有保住刘少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恩来,文革,为何,没有,保住,刘少奇,少奇,刘少奇,少奇

    刘少奇问题1967年3月9日、10日两天,在北京召开的军队军以上干部会议上,陈伯达、康生点名对刘少奇从历史到现实进行颠倒是非的诬蔑,旨在打倒刘少奇的问题上打通全军高级干部的思想。10天以后,在一次有毛泽东、林彪等参加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正式决定将运动中揭发刘少奇的所谓“历史问题”的材料交“王光美专案

  • 马致远生平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致远,致远,生平,资料,介绍,马致远,致远,生平,资料,介

    马致远生平资料介绍马致远是元代的著名曲作家,大概是公元1250年——1324年。字是千里,号称“东篱先生”。是汉族人,祖籍是河北省的沧州市东光县。因为他的一手《天净沙·秋思》出名而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图还有一说是马致远是河北省的东光县马祠堂村人。还有一说是南落坡村,和东落坡村相对应。马致远严

  • 太原会战的时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原,会战,时间,介绍,太原,会战,时间,介绍,1937年

    太原会战的时间介绍太原会战的时间是1937年9月11日到11月8日,历时两个月,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战可分为五场: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这属于大规模的战役,最后这场战役以中国失败告终。太原会战战要图1932年,日本军队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手下部队自察哈尔沿平绥路开始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