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常遇春徐达

探秘常遇春徐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19 9:58:00

探秘常遇春徐达

常遇春和徐达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是朱元璋的勇猛部下,拥有卓越的军事作战能力,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立下了显赫的功绩。

常遇春画像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和朱元璋是同乡,俩人在很小的时候还是一对好朋友。常遇春和徐达相同点在于俩人都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在讨伐元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朱元璋嘉奖,官拜将军。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俩人个性和主张不同,在为人处世上便有不同的态度。

一次,俩人在九华山下大获全胜,抓住俘兵三千来人。常遇春认为,如果不将这些伏兵全都杀掉的话,恐怕会留下很大的后患。而徐达认为如果杀掉这些俘虏的话,是一种不仁不义的做法,俩人没有争议出结果,徐达便前去向朱元璋请示。当天夜里,常遇春下令将一千多位俘虏活埋。朱元璋同意徐达的做法,便给他的赦免令,第二天徐达拿去时,立马将剩下了俘兵进行释放。

但是,俩人在作战方面有很高的默契。367年,朱元璋率领徐达和常遇春进行北伐战争,常遇春率领他的兵团誓死奋战,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山东等地已被平定。

朱元璋得知俩人的实力都非常强大,便多次安排俩人进行搭档抗敌,并且任命徐达诶统帅,常遇春为副帅。由于俩人配合默契,在多次作战中,都取得了胜利。

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为了嘉奖俩人的战功,将徐达封为魏国公,常遇春追封为开平王,当时俩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常遇春是回族还是汉族

常遇春,明代著名将领。一直以来,常遇春的民族属性都是众人讨论的对象。有人说常遇春是回族,是从东亚迁过来的穆斯林的后裔,之所以有很多人这样说,也因为常遇春的后代中有很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在北京常营回族乡,有家谱为证。

常遇春明孝陵石像

但正史从未提及常遇春的回族身份。常遇春出身于安徽怀远县,祖籍浙江台州地区。在朱元璋率兵攻占和州时,投奔朱元璋,后跟随朱元璋征讨天下。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常遇春是汉族的可能性更大。据了解,在常遇春的出身地安徽怀远有一本常氏族谱,上面记录着常遇春、儿子常升、孙子常继祖等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此外,常遇春死后葬于南京太平门外紫金山地区,碑上镌刻"明故世祖开平王遇春常公之墓"。常遇春墓葬的方式完全按照汉族的礼仪进行厚葬,并未按照伊斯兰教穆斯林的礼葬的方式进行安葬,从这个角度也可证明常遇春是汉族人。

此外,常遇春的后裔中,有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但大多数人是不信奉的。据了解,常遇春的后代遍布云南、四川、广西、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可能仅有十分之一左右,因为少部分的后代信奉伊斯兰教便断定常遇春是回族,确实没有什么可信度。

常遇春墓位于何处

常遇春的墓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具体位置在太平门外紫金山之阴白马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常遇春墓占地约2500平方米,高2.4米,墓基周长约29米,在墓的周边设有一根石柱、两个石马、两个石羊、两个石虎以及两个武将。

常遇春墓

史载,常遇春墓原址六朝古刹草堂寺。常遇春生平战无不胜,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于四十虚岁时死于归途。失去一个能臣忠将,朱元璋伤心不已,常遇春对于朱元璋来说,或已成为出生入死的兄弟。常遇春英年早逝,朱元璋理当厚葬,所以,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赐葬钟山,配享太庙。

提及今天的钟山,大家常常光顾的可能是明孝陵或中山陵,常遇春墓相对来说人烟稀少。这与它的位置闭塞难找也有一定关系。近年来,众多爱好明史的学者、常遇春的忠实粉丝,都会慕名去常遇春的陵墓拜上一拜,但要找到这个墓的具体位置,却是要下一番功夫,也有很多人找不到,遗憾离去。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大奸臣魏忠贤不死 大明朝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奸臣,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魏忠贤,虽然,揽权

    魏忠贤虽然揽权贪婪,但是懂得也有办法刮出财阀大地主们的钱来补贴财政,如江南财团。魏忠贤当政期间,边防不缺钱,也没什么人造反,还是有能力的,魏忠贤的维稳工作扎实有力,值得肯定。怎么说呢,魏忠贤也不是史书上记载的无恶不作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在崇祯手上灭亡的,而崇祯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魏忠贤,魏忠贤都死了

  • 古代妓女取悦男人的方式!原来竟是这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妓女,取悦,人的,方式,原来,竟是,这些,古装,剧的

    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古代男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青楼了,那么为什么古代男人这么喜欢去逛青楼了,就因为里面的美女如云吗。其实不然,古代妓女可都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功夫”来取悦男性。那么古代妓女如何取悦男性呢?网络配图洞悉男人腰的秘密宋代有位名叫香兰的妓女,洞察了这个秘密,特别善于在男人腰间施展功夫,

  • 古代高跟鞋:满族木底高跟最高竟有25厘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高跟鞋,满族,木底,高跟,最高,竟有,25厘米,媒体报

    有媒体报道,一个女孩从16岁开始穿高跟鞋,到31岁的时候,足部变形,只能拄拐杖行走,网络称之为“高跟鞋事件”,让众多爱高跟鞋的女士“谈鞋色变”。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资料

  • 解析唐朝公孙大娘真的是舞剑高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解析,唐朝,公孙大娘,公孙,大娘,真的,舞剑,高手,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是唐朝初期的一位美丽漂亮的女子,她不但美丽漂亮,并且她的剑舞也是出类拔萃的。她善于舞剑,整个国家没有一个比她剑舞厉害的,她在大街上舞剑表演的时候,观看的人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一眼望去那是人山人海的,黑压压的一片。网络图有一次有一位官员看到怎么那么多人堵在这儿,把道路都给封死了,就派人前去查看

  • 慈禧太后的生活有多淫乱?男宠从未间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后的,生活,有多,淫乱,男宠,从未,间断,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曾经控制过整个国家的女性之一。从她15岁开始被选入宫中成为秀女之时起,便注定她的命运与大清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进入宫中后,慈禧太后凭借着美貌的容颜和聪明的才智,很顺利便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幸,被封为懿贵嫔。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祺祥之变”,很快便控制

  • 武则天60岁后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60岁,为什么,需要,那么,男人,武则天,公元,62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

  • 解析李元吉为何舍弃亲哥而支持建成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解析,李元吉,为何,舍弃,亲哥,支持,建成,太子,唐高祖,高

    在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中,李元吉的名声是最不好的,也是最没有成就的。可以说他能被封为齐王,成为唐朝的王爷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李渊与皇后窦氏的亲生儿子,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不过他这个齐王当的也很憋屈,不受李渊的喜欢,还常常当众训斥他,让他很没有面子。李元吉剧照(网络图)据说李元吉一生下来便全

  •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 孝庄为大清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政治家,角度,来看,孝庄,清朝,下了,丰功伟绩,都说,女人

    都说女人半边天,清朝的开国和盛世,的确都和她有关!这个女人便是孝庄文太后。正史外史关于孝庄的各种传说暂且不表,说一说她的人生几件小事。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顺治在沈阳(盛京)登基,当年就进关了。当时的顺治才六岁(虚岁),用现在的话来说,便是五周岁,幼儿园大班,刚刚不哭鼻涕的小孩子。六岁的顺治牵

  • 秦昭襄王是谁?有什么关于他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昭,襄王,什么,关于,他的,历史故事,秦国,横扫,六合,统

    秦国横扫六合,统一天下怎么能够少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历史上也算是个明智又有作为的君王,他是一代雄主,也是秦国万世基业的奠基者之一,是秦”奋六世余烈“的承上启下的人,秦昭襄王继续继承和发扬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的一系列政策。以法治贯穿国家,以武力征服天下,并将这个原则坚持到了最后,秦国能够建立万世的基业

  • 探究秦朝末年 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探究,秦朝,末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原因,巨鹿,之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原因秦朝末年,秦军上将章邯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认为楚地已不足以为患,便渡过黄河,会和前来增援的王离军,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赵王等人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城,无奈之下,赵王求救于楚怀王及各诸侯国,然而秦军强大,派出去的人都全军覆没了,从此,诸侯联军没有人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