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钩弋夫人为什么没有母凭子贵反而被处死?

钩弋夫人为什么没有母凭子贵反而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4/1/29 11:56:27

古时候黄的的妃子如果生下了皇子一般地位也会随之上升,然而在历史上也不都是这样的结果,比如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就有钩弋夫人,虽然生下了皇子,而且最后还被立为了太子,但是也正是因此,钩弋夫人不仅没有得到很高的地位,还被汉武帝赐死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汉武帝为何要杀钩弋夫人,又为什么一定要杀她不可呢?

1、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

关于赵氏的死亡时间,史料没有确切的记载,大约是在后元元年至后元二年(前88年―前87年)之间。而且死因的记载《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记载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赵氏随侍在旁,因犯有过错,受到汉武帝的斥责,致使赵氏忧郁而死,赵氏死后就近葬于云阳。

褚少孙在《史记》里补记道:汉武帝住在甘泉宫时,命内廷画工描绘一张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图画,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汉武帝想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数日之后,汉武帝斥责赵氏,赵氏摘下发簪、耳环,叩头请罪。汉武帝命人将赵氏拉走,送到宫廷的监狱中,赵氏回头看着汉武帝,汉武帝说:“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赵氏死于云阳宫。当时暴风刮起满天灰尘,老百姓都感叹哀伤。宫中使者连夜抬着棺材出去埋葬她,并在坟墓上作有标记。

赵氏死后,汉武帝在清闲无事时询问身边的人,人们对赵氏之死有什么看法。左右回答说:“人们说将要立她的儿子,为什么除去他的母亲?”汉武帝说:“对。这不是一般儿辈愚人所能懂得的。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后元二年(前87年)春天,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刘弗陵。四天后,汉武帝去世,年仅八岁的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2、汉武帝为何一定要杀钩弋夫人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杀死被处死在钩弋夫人呢?我们要知道当时的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之时年仅8岁,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少年天子,所以汉武帝刘彻为了不想钩弋夫人成为汉朝的第二个吕后,也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遭受到与自己年轻时“在后宫被窦太后所掌控,在朝廷受窦氏外戚的牵制”那样的遭遇,钩弋夫人必须死。

刘彻杀钩弋,可谓残忍残暴。然而,站在皇权专制的角度,表现出的却是深谋远虑,正像他自己所说:“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是的,刘邦死后,刘盈少而吕后壮,吕后手握皇权,把刘邦的子孙几近斩尽杀绝,刘家的江山差一点变成吕家的,这个教训令刘彻刻骨铭心。

汉武帝死后,他与钩弋生的儿子、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昭帝聪慧贤明,但只活了20岁便死了。假如钩弋仍活着,那么,昭帝一朝她必然是皇太后,虽然年龄仅二三十岁。假如她能活到50岁,那么,昭帝之后她必然是太皇太后。如此尊贵的身份,在朝中注定是说了算的。就是说,钩弋差不多要影响乃至左右朝政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她会不会成为新的吕后,会不会成为像日后东汉的梁太后,乃至像西晋惠贾皇后那样的妖孽,也未可知。因为无限权力之下,什么样的丑事、恶事都可能发生。因此,刘彻临死之前杀掉这位“红颜知己”,确实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甚至还有些“大公无私”。

要知道当年要不是汉武帝年政治高超,谋略过人的话,恐怕汉武帝终期一生都会被窦太后和窦氏外戚所掌控,可能也就是做一位如同汉惠帝刘盈那边的傀儡皇帝,甚至都有可能被拉下皇位,所以汉武帝不敢冒这个险,正如他自己所说“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可以说如果钩弋夫人不死,钩弋完全会成为汉朝下一个吕后,而如果他的儿子刘弗陵如同汉惠帝刘盈那般的软弱的话,那么刘邦辛辛苦苦打下的刘氏王朝将有可能彻底陷入外戚之手,因为谁也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汉朝会不会再出现几个像陈平周勃这样的汉朝忠臣,如果不出现那么汉朝的江山注定会落入外戚之手,所以对于刘彻来说,杀掉钩弋夫人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这样他自己的儿子才不会被后宫与外戚所掌控,也只有这样这个刘氏王朝将不会出现易主的情况。

3、汉武帝做的对不对

事实证明,汉武帝刘彻做的很对,我们都知道汉昭帝8岁登基,仅仅在位12年就去世了,去世的那年他才20岁,而如果钩弋夫人不死的话,她也才30多岁,可以说这是风发正茂之时,那么毋庸置疑,她肯定会是之后的太皇太后,而且最重要的是汉昭帝去世之时,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很肯定的是这个时候的钩弋夫人和她的家族绝对会选择一位对自己有利的皇族中人坐上那个位置,甚至她还有可能一如既往的选择一位年幼的孩子来做这个皇帝,那么可想而知,钩弋夫人和她的家族势力绝对会更加的庞大,而这个时候可以说将无人能阻止她们对于刘氏王朝的侵蚀,甚至西汉未免的“王莽”将提前出现在这个时候,可能严重的说,如果当时的汉武帝不杀掉钩弋夫人,西汉将会提前灭亡。

所以说,汉武帝刘彻杀掉钩弋夫人绝对是明智之举。当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未免有些残忍,毕竟她是汉昭帝的母亲,而且汉昭帝当时才8岁,让一个8岁的孩子在几个月之间同时失去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只能说刘弗陵真的很让人可伶。但是回头来想想,对于生在帝王家的刘弗陵,也许他早就知道了皇家的残忍,他也许早就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了,只能说老天给了一些东西,就必然会拿走一些东西,对于皇帝来说,老天给了他无上的权利,但是也收回了本来属于人的那份爱情、亲情和友情,但到底哪样重要,这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标签: 钩弋夫人

更多文章

  • 赵飞燕为什么会被排除四大美女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飞燕

    历史上中国出现过很多美女,其中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被人们称为四大美女,貂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她取代了原本应该在四大美女之列的赵飞燕,赵飞燕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而如果论美貌,赵飞燕入选四大美女也无可厚非,那为什么赵飞燕会被貂蝉取代?1、赵飞燕的出身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四大美女&r

  • 欧阳修真有给他外甥女写情诗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欧阳修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盗甥门”,其核心内容说的就是这个欧阳修给他外甥女写情诗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这个说法是真的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首先在历史上欧阳修的“盗甥门”事

  • 秦淮八艳中地位最显赫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淮八艳

    相信大家都知道“秦淮八艳”吧。不知道为什么,古人似乎总喜欢将相同类别的人或物凑成一个类别,然后给一个统称。例如“建安七子”、“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名著”等等。“秦淮八艳”单单听名

  • 赵飞燕是如何以舞姬的身份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飞燕

    说到赵飞燕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却不知道她是谁,她是西汉时期一位身份地位的舞姬。但是她虽然身份低微,但是最后就成为了汉成帝的第二位皇后,想必大家对这没有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就这好比明朝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一个大翻身,可想而知有多难。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赵飞燕为什么能够从舞姬从而转变为皇后。中国历史上来说

  • 唐顺宗在位半年为何突然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顺宗

    李诵,即唐顺宗,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他当了二十五年的太子,但在位仅一年不到就退位称太上皇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太愿意在活着的时候把皇位让出来,传给接班人。从历史上看,很多皇帝之所以成为太上皇是有很多苦衷的。比如大唐

  • 历史上真有南宫公主这个人么?南宫公主嫁给了几个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宫公主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南宫公主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南宫公主还是有很多故事的,话说很多人说这个南宫公主嫁给了匈奴父子二人,那么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呢?还有这个汉朝的公主下嫁给匈奴人的说法到底存在不存在呢?相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来分析分析。就目前的史料来分析,南宫公主嫁给匈奴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 司马昭真的是被司马炎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昭

    其实说到这个司马昭和司马炎,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结束之后迎来的就是晋朝,然而这个司马炎大家都知道,他是晋国的开国皇帝。不过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昭的死是因为司马炎,因为在野史中记载的是司马昭是重度而死的,那么下毒的人是不是司马炎呢?下面就和小编啊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应该都知道,西晋这个王朝是司马炎

  • 明朝的皇后为什么大多都是平民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的历代的皇帝中,基本上都是一些皇室贵族的。所以他们所认为的不管是娶妻还是娶妾,都是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才可以的,更何况是皇后了。然而明朝的皇后,大多数都是那种平民出身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应该都知道,古代的社会一般都是需要门当户对的,而且他们对于这样

  • 唐隆政变时李隆基为什么要除掉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唐朝时期女官、才女,在当时的政坛与文坛都有着显要地位。这样一位巾帼宰相,却在唐隆政变中,与韦后同时被杀,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大唐时期,曾经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女子,他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但在文学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文风,名气很大。她非常受武则天

  • 古代隐士隐居后靠什么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隐士

    在《论语·泰伯》中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样的句子,这就是在些隐士出现的时机。每当社会动乱或者改朝换代的时候,隐士就会变多,唐代和宋代除外。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