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朱瞻基为何38岁就英年早逝?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38岁就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2/3 7:55:14

明朝帝王中,朱瞻基是一位有作为的明君,开创了“仁宣之治”。虽有“促织天子”之称,却从未因此爱好,耽误过啥正事。且书画造诣也非常厉害。所以朱瞻基堪称是一位文武全才,且活得很有情调的帝王。

只可惜,年仅38岁就病死了,只得把年幼的朱祁镇,交由老妈张太后教育。但皆知“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张太后再贤德也没法逃脱这天性,造成了朱祁镇教育失败,酿出“土木堡之变”。当然并没有指责张太后的意思,只是谈一下,朱祁镇为啥会那么“熊”。

那么为何朱瞻基会死得那么早呢?须知,朱元璋朱棣,都算高寿而终。虽他老爸朱高炽活了48岁,但一则是自幼身体有疾,二则是 “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承担的压力非常大,再加上后来跟弟弟朱高煦争夺太子,所以才活得短了些。

不过就算是48岁而终,这在古代已经算不错了,起码也比自幼养尊处优的朱瞻基要强多了吧。

在《大明风华》中,倒是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由于皇后胡善祥,跟汉王朱高煦的关系不清不楚,导致朱瞻基受了刺激,怀疑胡善祥出轨,以至于用儿子朱祁钰的生死,要挟胡善祥,让她说实话。

自此后,朱瞻基就开始自我放纵,直至最终病死。那么事实果真是如《大明风华》所说吗?

根本不是!因为胡善祥是贤德皇后,《明史》已盖棺定论,给予了极高赞誉。根本不可能干出这事来。所以朱瞻基真正的死因,在笔者看来应是由这四点造成的。

其一、过度劳累

朱瞻基最被指责的就是,赋予了“太监干政”的利器文化知识!因为朱瞻基专门组织太监学习,目的是帮着自己批阅奏折等。

从初衷来看,显然是朱瞻基面对着每日潮水涌来的奏折,再也没法承受了。谁让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呢?只能是皇上抡起胳膊自己冲了。

也许有人会提朱棣反驳,但须知朱棣当了皇帝后,都是折腾太工程,比如迁都、下西洋、五次北伐漠北,他是折腾了,可这些事物具体谁管?太子朱高炽不是监国吗,当然是朱高炽要冲上来了不然朱棣如何能五次亲征漠北?

所以,朱瞻基正是在巨大工作量的压力下,又无人分担,他就只能培养太监了。这也就证明了,朱瞻基的身体早已严重透支。一旦得病,自然是病来如山倒!

其二、爷爷和老爸埋下的雷

汉王朱高煦,堪称是明朝第一大爷!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不看好他,“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徐皇后也多次提醒朱棣:咱的次子朱高煦,蒸不熟煮不烂,不要传位给他。

但朱棣却喜欢,因为朱高煦武略上相当牛逼,正符合朱棣的口味。所以哪怕朱高煦自比李世民,朱棣都没有怎样他。

朱高炽跟朱高煦是亲兄弟,老爸杀掉亲侄子夺皇位,名声已经很臭了。倘若他再杀亲弟弟,那史官会如何写这一家人?所以朱高炽也是忍让,不得不维护家族的面子。

到了朱瞻基这里就更棘手了,因为他是晚辈。因此才发生了朱高煦谋反,朱瞻基都不敢杀。直到最后,朱高煦一个扫堂腿,把朱瞻基摔了个七荤八素,这才把他扣在大鼎下。可朱高煦却扛起鼎来,继续示威。

朱瞻基被逼得无路可退,一把火把朱高煦给烧死在铜鼎内。可想而知有这种亲叔叔,朱瞻基日子能过踏实才怪。只能忍,直到忍无可忍。这个过程朱瞻基必是恶气满怀无法排解。皆知生闷气是最伤身体的,尤其这还是恶气!

其三、宣德炉

朱瞻基好斗蟋蟀,就要有东西养。恰好朱瞻基时期烧制了大量宣德炉。所以养蟋蟀的罐子,自然也是要用宣德炉的材料。但这材料里,却有大量的 “倭源白水铅”。

据《宣德鼎彝谱》记载:工部曾奉勅大量铸造鼎彝器,供郊坛,宗庙,内廷陈设。用料中有“倭源白水铅”17000斤。

朱瞻基长年累月地接触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慢性铅中毒。所以这一点,也是要考虑进去的。

其四、就是遗传方面

这点属于定论,他老爸朱高炽自幼身体就差,所以就不细分析了。

标签: 明宣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擒拿方腊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方腊

    韩世忠字良臣,南宋名将。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宣和二年(1120)十月, 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而后起义军一度所向披靡,巅峰时期曾占领杭州,最后被朝廷镇压。在《水浒传》中,方腊作为“四大寇”之一曾砍断武松一只手臂,最后武松“单臂

  • 皇帝一般几天一次同房?皇帝同房又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房

    最近不少人问这个皇帝同房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皇帝同房应该是有讲究的吧,因为古代皇帝怎么穿衣服,怎么吃饭也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同房当然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皇帝一般几天同一次房呢?还有皇帝同房的具体讲究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古代皇帝几天同一次房,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但

  • 古代婚礼中的“合卺礼”具体是什么礼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合卺礼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合卺礼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合卺礼是什么意思,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只要理解了古代婚礼习俗的一些讲究就清楚了,所以这个合卺礼到底是指的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下吧。1、合卺礼指的是什么合卺礼指的是“夫妻交杯同饮”,并不是什么夫妻将

  • 鲁班不姓鲁为什么叫”鲁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鲁班

    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曾有过一次文化上涌泉似的爆发期,这段时期史称为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等等。以孔子、孟子以及老子、墨子等一行人皆以各自的思想学派而享誉古今,在当时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以自身的发明创造而享誉古今,这个人就是鲁班大师了。鲁班出生的年月大概

  • 康有为在瑞典买下的康有为岛如今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有为

    我国的封建王朝中,清朝是最接近于现代的一个朝代,所以我们所见识到的清朝历史面貌也是非常清晰真实的。晚清时期的著名官员康有为,前期算的上是个英雄人物了,但是后期却因为变法的失败从一个有头有脸的上层阶级人物变成了大清国的一名逃犯。光绪皇帝被软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失去后台

  • 伏羲与女娲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两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伏羲

    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传说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咱们中国古代神话当中非常重要的两种人物,而且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人文始祖。伏羲与女娲不仅仅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创建了华夏文明。在神话故事当中,女娲补天,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伏羲则是创建八卦,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以及自然奥秘的新征程。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伏羲与女娲

  • 开眼佛与闭眼佛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开眼佛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信仰佛教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自从佛教在唐朝时期被引入到中国之后,就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国就成为了佛教信徒的人口大国。相信有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有看过或者听说过佛眨眼这回事吧,就是在烧香拜佛的时候,看见了佛祖对自己眨眼睛。那么佛眨眼到底预示着什么呢?开眼佛与闭眼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 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要纵容韦皇后偷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中宗

    武则天当皇帝更让妇女同胞们扬眉吐气。只是一些小人物也东施效颦,装模作样也捧心皱眉,只是,不但没有迷倒众生,反而让人大倒胃口。韦皇后就是这群头脑发热,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诸多女人中的一个。韦皇后在唐中宗复位之后,就积极谋划夺权,做出种种举动。而对于妻子的各种要求,唐中宗也无不应从。先是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

  • 正史中的马超为什么那么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

    马超,字梦起,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曾在刘备攻下汉中后,与群臣联名上疏汉献帝表刘备进位为汉中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在整个三国历史上,马超应该算是最有人气的武将之一了,马超之所以人气这么旺,主要还是因为演义,演义中的马超可以说是威风凛凛,武勇程度比起吕布来说都不遑多让,甚至一度杀的曹操丢

  • 曹丕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弟弟曹植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很多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曹植七步成诗。历史的记忆和评价,往往和当时的成败得失并不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植,后世曹植的名气,远远在他哥哥曹丕之上。尽管曹丕的文学才华也非常高,甚至还写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集《典论》,但在大家的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