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临终前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的目的

刘备临终前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的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10 7:33:17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势力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制定的盟约,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三郡,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也开始走下坡路。刘备得知荆州丢失、关羽被杀的消息后,举倾国之力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蜀军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

到了公元223年,刘备在临终之际完成了白帝城托孤。提到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也即内容大致就是刘禅如果不能辅佐的话,诸葛亮就能取而代之。因此,诸葛亮无疑是刘备托孤的主要对象。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临终前,为何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是用来制衡诸葛亮吗?

首先,在很多人看来,在已经有诸葛亮的前提下,刘备依然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目的就是为了制衡诸葛亮。在这些看来,刘备担心自己去世后,诸葛亮在蜀汉独掌大权,所以他安排了李严这位托孤大臣,从而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对此,在笔者看来,显然要否定这一观点。换而言之,刘备临终之际,之所以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制衡诸葛亮。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论语·泰伯》中记载:“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在临终之际,显然没有猜忌和防备诸葛亮的意思。特别是他对诸葛亮说的一番话,更是情真意切,没有半点虚假的意思。

《三国志》中记载的白帝城托孤,内容大致为: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在白帝城托孤中,刘备明确要求刘禅对待诸葛亮,要对待父亲一样,所以刘禅之后称呼诸葛亮为相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事之如父”,仅仅是面向诸葛亮的,至于另外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则没有获得这样的待遇。如果刘备真的想用李严来制约诸葛亮,无疑不会降低李严的待遇,这样也就起不到制衡的效果了。更为关键的是,刘备明确授予了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权力,也即如果刘禅不能辅佐的话,那么诸葛亮可以直接取代刘禅,或者另立刘备的其他儿子为皇帝。而这,促使诸葛亮理论上拥有类似董卓的权力。

如果刘备真的想用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就不应该授予诸葛亮这样的大权。换而言之,这就像你讨厌一个人一样,就不会主动接触他。所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中的差异化对待,只会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这份信任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杂质。在关羽、张飞相继去世后,诸葛亮和当时守在永安的赵云,无疑成为刘备最信任的文臣武将了。

另一方面,从李严担任的官职来看,他显然无法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公元222(章武二年),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在此基础上,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执掌蜀汉禁军,留下镇守永安。公元223(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就李严担任的尚书令这一官职,虽然可以参与官职,但是,不管是地位还是实际的权力,尚书令都远远比不上诸葛亮担任的丞相。东汉末年,曹操担任丞相一职,显然架空了汉献帝刘协,而曹操麾下的谋士荀彧曾担任尚书令一职,自然不能和曹操平起平坐。

虽然李严掌管了禁军,不过,禁军主要是拱卫皇宫和都城的,这不意味着蜀汉的全部兵马,都归李严调遣。因为当时蜀汉没有设立大将军这一官职,所以,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则是可以执掌兵权的,这也是他后来多次北伐中原的重要原因。综上,对于李严来说,虽然也是刘备任命的托孤大臣,但是,他的的地位和实际权力都比不上诸葛亮,又怎么可能起到制约的目的呢?所以,这说明刘备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自然是有其他考虑的。

最后,对此,在笔者看来,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之所以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一是让李严更好的留下镇守永安,二是为了团结李严所在的东州派。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夷陵之战结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来自东吴的威胁,显然还没有完全消除。对于东吴来说,想要进攻蜀汉的话,永安白帝城成为必经之路。于是,刘备不仅一直留在永安,没有回到都城成都,还设立了永安都督,并且以李严作为第一任永安都督。为了李严更好的镇守永安,授予他托孤大臣的身份,自然方便他在发生战事的时候调兵遣将。并且,在蜀汉内部,李严、孟达法正黄权等人属于东州派。

在法正去世,孟达、黄权先后归降曹魏的背景下,李严成为东州派的旗帜。在此基础上,刘备重用李严,无疑能够起到笼络东州派的效果。这样,以李严为代表的东州派,能够和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团结在一起,从而压制强大的益州本地士族,避免蜀汉内部格局失衡的情况出现。换而言之,刘备之所以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确实是为了制衡的目的,只不过制约的对象不是诸葛亮,而是夷陵之战后蠢蠢欲动的益州本地士族。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为何照片上的清朝妃子那么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妃子真实照片很多很多了,但是大多数并不漂亮,但是这些妃子也是清朝层层选拔上来的,未必清朝当时的审美和现在的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出入呢?这有的真实照片妃子惨不忍睹了,所以为何那么丑?必定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可

  • 于禁与黄权同为降将为何评价区别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于禁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中,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是袁绍的手下,两人最终归降了曹操,并位列曹魏五子良将。至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傅士仁、麋芳等人则投降孙权,以

  •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打更

    相信大家在看一些古装的电视剧的时候,一般在晚上都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打更人。大家都知道,这个打更人就是为的给大家报时,但是难道没有打更人,大家就不知道时间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打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桥段,夜深人静的巷子里,一或两个人手提着灯笼,边走便敲打着梆子,长声呼

  • 皇帝一般几天一次同房?皇帝同房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

    最近不少人问这个皇帝同房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皇帝同房应该是有讲究的吧,因为古代皇帝怎么穿衣服,怎么吃饭也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同房当然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皇帝一般几天同一次房呢?还有皇帝同房的具体讲究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古代皇帝几天同一次房,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但

  • 杨贵妃有什么魔力能迷惑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

    自古以来,人们便喜欢将昏君庸政的黑锅扣在美人头上,是为“红颜祸水论”。商纣帝辛败光了殷商基业,时人将过错归咎于美人妲己。自此之后,这种“祸水误国”的论调被开了先河,且一发不可收拾。说起来,那些陪伴在君王身边的美人还真苦。若是君王贤明勤勉为政倒还好,若

  • 古代皇帝为何重用舅舅不重用叔叔?皇权思维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的一些皇帝好像都不怎么重用自己的叔叔,叔叔辈的都没什么实权,而这个舅舅辈的实权就要大很多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古代皇帝都有这样的习惯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其实很简单,叔叔可能会篡位,但舅舅篡位可能性不大。在从古至今

  • 古代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

    说到现在这个化妆的事情,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而且不仅仅是现在人化妆,其实古代人也化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最近看到一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也值得探究,那就是我国古代的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呢?这个问题比较难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答案。1、我国古代女性曾用哪种物品作为粉底的原料答案其实是

  • 古代帝王折寿的“十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折寿

    历代皇帝,最小的只有2岁,便驾崩了,活得最久的,乾隆皇帝还行,89岁。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2岁,连40岁都不到。究其原因,有以下十个方面:一,没有朋友,放眼望去,皆是敌人。皇帝,万人追捧。皇位,万人觊觎!内部有皇后党,太子党,阉党;朝中有权臣,朋党;朝外有边将,藩王;国外有异族&hellip

  • 西汉赵飞燕赵合德到底长得有多美?是怎么形容赵飞燕美貌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飞燕

    公元前7年三月的某日夜里,汉帝刘骜夜宿未央宫。月色掩映下的宫殿,莺歌燕舞,春色无边。次日日上三竿,宠妃赵合德起身服侍刘骜,尚未着衣,刘骜忽然抽搐不止,登时死尸倒地。赵合德急招御医前来诊治,刘骜却早已气绝身亡。正当壮年的刘骜暴毙而亡,对于风雨飘摇的汉帝国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当人们探寻事件的罪魁祸首时

  • 赵飞燕被汉成帝盛宠不衰为何不能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飞燕

    导语有一个词我觉得大家都听过“闭花羞月”在其中肥说成杨贵妃,而这一手指的便是汉成帝以后赵飞燕了。传言说其可在手掌心上舞蹈,并且也凭借自身能舞善媚获得了皇上的独宠,变成汉成帝的爱妃。那么赵飞燕这般得宠,却为什么一直没有子女呢?赵飞燕为何不孕?环肥燕瘦的由来此外,有一点医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