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元恂被废去太子位是因为守旧么?

北魏元恂被废去太子位是因为守旧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1/17 7:27:34

元恂,原名拓跋恂,帝元宏嫡长子,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当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姓,因汉化改革而改元姓)宏出巡嵩山,留在洛阳的皇太子元恂却突然“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南迁前的国都)”。

元恂为了顺利离开洛阳去平城,还杀死了试图阻拦他离开的太子中庶子(有纠正缺违,侍从规谏之责)高道悦。

而元恂想逃离洛阳,北上去平城的原因是受不了洛阳夏季的炎热天气,史载其“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也就是说,他趁着父亲不在,召集几千轻骑北上的初衷仅仅是想去避暑。

但元恂并没能成功,被守卫皇宫的禁军将领给拦了下来。

随即,得到消息且大怒的元宏急忙返回洛阳,亲自杖责元恂不说,还在当年十二月即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

根据史书记载,当得知儿子准备跑到平城去时,元宏的反应是“闻之骇惋”,事后,在决定废太子时,也表态说:“此小兒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

元恂不过是因为对气候的不适应,想出去避个暑,值得元宏如此反应吗?

这要和北魏朝堂上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说起。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国土包括当时中国大半个长江以北的区域在内。

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个国家,得到汉地豪族、百姓的认可,并让鲜卑人从野蛮先进步进,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决定进行全盘的汉化改革。

他强行推动这场改革,试图让鲜卑人从包括言行举止、饮食习惯、服饰礼仪在内的各方面习俗,都学习和效仿汉文化。

这场改革当然会得到原本就居住在长城以内的汉地豪族、百姓们的支持,但却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

毕竟,这是一场对鲜卑族自身文化习俗、政治形态的完全否定。

历史上,普通的改革都会有反对力量,况如元宏推动的这种全盘否定式的改革。

反对势力很强大,元宏是依靠皇帝的权威和掌握的武力强行在推动改革,至皇太子元恂准备出逃平城避暑的这一年,各种制度的变动达到顶峰。

当年元月,元宏下令所有的鲜卑人改汉姓,并要求鲜卑皇族和贵族和汉姓世家联姻,元宏带头改姓,带头娶了好几个汉姓世家的女子为妃,还给几个弟弟全部另娶了汉姓妃。

更重要的是,元宏规定鲜卑贵族必须要习汉语、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可以慢慢学习),否则,就不要做官了。

到了连姓氏和语言都要改变的地步,反对汉化改革的鲜卑贵族们也忍不住了,他们之间的各种阴谋串联也开始增多。

在这种保守派和改革派互相较劲的紧张氛围中,政治人物的动向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皇太子元恂选择在这个时候,想带着几千兵马跑到旧都平城去避暑,在政治上,相当于立起了反对父亲元宏改革的大旗。

虽然元恂的本意未必想如此,但只要他一动,就会被鲜卑贵族们利用,他的皇太子身份也足够扛起反改革的大旗。

此前的一年,即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元宏的岳父、太师冯熙(元宏嫡祖母冯太后的亲哥哥,有四个女儿都嫁给了元宏,其中有两个先后成为皇后)在平城去世。

一堆鲜卑贵族以此为机,鼓动元宏回平城去主持和参加冯熙的葬礼。

他们希望元宏参加冯熙葬礼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回到旧都,从而打击元宏迁都洛阳的决策。

平城是旧都,留守的鲜卑老贵族多啊,元宏的长辈也有不少留在那,难道每次都要从遥远的洛阳赶去参加葬礼?不如把国都迁回来?这是在试探元宏汉化改革的决心。

元宏当时毫不犹豫拒绝了鲜卑贵族们提出的为岳父奔丧的提议,并且下令,以后,在平城去世的鲜卑贵族全部把灵柩送到洛阳来安葬。

除此之外,元宏还顺势规定,就算是夫妻分别死于平城和洛阳两地的,也不准到平城合葬,只能到洛阳合葬,否则,就分葬两地。

由太和十九年发生的冯熙葬礼事件来看,元宏为了汉化改革的全力推动,自己在迁都洛阳后,都极力避免去平城。

因此,政治身份上能部分代表皇帝元宏的皇太子元恂想跑到平城去,不管他是因为什么理由,如果他成功了,都会让元宏在政治上陷入被动,这让把汉化改革视为生命的元宏极为愤怒。

所以,才有了元宏得知消息后的“闻之骇惋”和之后亲自杖责儿子,并以“乃是国家之大祸”的理由,迅速废掉他的行为。

太和二十年十二月,皇太子元恂被废,当月,以恒州刺史穆泰(鲜卑姓为丘穆陵氏)、定州刺史陆睿(鲜卑姓为步六孤,有平原王爵位,他曾带头劝元宏回平城参加冯熙葬礼)就联合了一堆鲜卑贵族,其中还包括不少鲜卑皇族,起兵造反。

造反后来被元宏平定,但皇太子出逃平城,被废后鲜卑贵族马上就造反,这两件事结合起来,意义就非同一般。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四月,年仅十五岁的废太子元恂在被废四个月后,被父亲元宏逼令喝毒酒自杀。

《魏书》记载,元恂被废后其实很老实:“恂在困踬,颇知咎悔,恆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但:“中尉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

元恂未必真有谋逆的想法和行为,史载其“有手书自理不知状,而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寝不为闻。(申诉的奏疏被扣,元宏没看到)”,但他被废当月的穆泰、陆睿造反事件却似乎坐实了此事。

皇太子元恂的被废和赐死,起因实在是微不足道,无非是受不了炎热的气候,想到更适应的北方避暑(元恂十二岁之前都在平城生活)。

不过,年纪尚幼的他,没有体会到政治的严谨和残酷,也没有皇位继承人该有的政治敏感性,皇太子不在行动和政治上紧跟着皇帝,能好得了?怪不得元宏的无情。

标签: 元恂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皇帝都豢养过哪些鸟兽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唐朝的帝王在后宫生活中,除了美人、乐伎、奇珍、异宝,还有不少的动物玩偶。这些动物玩偶有的很温驯,如猫、狗、奇鸟,带在身边,供随时观玩。有的则很凶猛,豢养在广大的皇宫苑囿之中,供狩猎之用,平常则作为奇禽异兽予以供养。尚武好勇的帝王多爱玩弄猛兽,骑射击杀,满足自己威震四方、降服天下的虚荣。然而更多的帝

  • 西汉丞相翟方进被汉成帝赐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翟方进

    翟方进,字子威,汉成帝时丞相。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前7年春天,汉成帝以天降异象的说法,命令丞相翟方进自尽。这一年的汉朝大地接连发生山崩,水灾,日蚀等异象,因为灾害来得太过频繁和异常,朝廷上下都认为是不详的征召,当时有个叫贲丽的人善于观察星象称,天道有常,不会随随便便将灾祸到人间,上天

  • 清朝升官到底有多难 到正一品需要多久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升官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古人当官最终目标是为了升官发财,在清代,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每个朝代的官员升职都是非常艰难的,那么清代时期普通人想要做到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多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代,古人要是想做官的话

  • 古代丫环能嫁人吗 丫环最后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丫环

    在古代,尤其是在诸侯国之间的婚姻中,每一位出嫁的公主都有人陪嫁。例如,在战国时期,在时运之下,姐姐出嫁了,芈姝也作为陪嫁嫁入秦国,这就是陪嫁了。古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孩是泼出去的水,为了防止出嫁的姑娘在丈夫的家庭中受到委屈,一般家庭会有一些嫁妆陪伴她,让她嫁过去后有底气。比较有钱的家庭或贵族家庭通常

  • 朱元璋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元璋长得丑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要说明朝那些事儿,那可真有的说。光是朱元璋的长相,就能让人们谈论很久,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历史上记载朱元璋长得太丑了。无论是历史资料的记录还是保留下来的朱元璋的画像,都表明他是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不过即便是长相丑陋,也阻挡不了他的才华,他这样一个长得让人唾弃的人,最终成了万人敬仰的皇帝,由此可见,看人

  • 诸葛亮亲儿子诸葛瞻战死之后还有直系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这样的人才要是没有后人的话,不免让人觉得可惜。所以答案就是诸葛亮是有直系后代活着的,这可不是小编胡说,有历史典籍记载为证。在《诸葛氏宗谱》这一书籍里面,详细的记载了诸葛亮后裔的各种迁移状况

  • 朱元璋为什么给儿子朱檀恶谥?朱檀的陵墓有何诡异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檀

    朱檀(1370年3月15日 -1390年1月2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鲁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为宁妃郭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山东邹城的中心店镇的尚寨村,有一座古墓被村民们盗挖,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明朝一位藩王的墓葬,后来被邹城的相关部门知道后,制止了村民

  • 古代皇帝死了妃子都要陪葬吗 妃子不想死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陪葬

    众所周知,皇帝让妃子殉葬,并不是所有人都得拉下去,首先说,太子的生母皇后,肯定是不用的,毕竟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又是一国之母,其当下地位或者是家庭地位难以撼动的,再说,新皇刚刚登基,就让自己的母亲去陪葬,新皇哪里敢这么做?然后就是有皇子皇女的妃子,都知道,妃子争宠到底是为了什么,除了争宠带来的好处之

  • 古代妃子多少岁后就不能侍寝 太监为什么在侍寝后问留不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侍寝

    说到这个古代的妃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她们都是进攻服侍皇帝的,而且一旦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就又可能升官。但是在古代对于妃子也是又要求的,毕竟都是需要非常年轻的妃子,那么妃子到了多少岁之后就不能侍寝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妃子多少岁不能侍寝超过五十岁就不能侍寝了到了晚上,皇帝们会选择侍

  • 一代才子金圣叹为什么会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圣叹

    一代才子金圣叹为什么会被斩首?这是因为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用文笔去抗争现实,但终究还是败下阵来,最后只能落得个被斩首的结局。风流才子金圣叹出生于明万历年间,幼时家境贫困,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还喜欢读佛经和跟僧侣结交。因此他也学到了佛家那种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方式,且深受影响。他很擅长扶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