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子读书有什么途径

古代女子读书有什么途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32 更新时间:2024/1/18 23:22:50

我国封建社会上女人的地位都不太高,不仅被各种封建的礼仪制度给紧紧约束,而且还被取消了很多权利、比如要遵守什么三从四德,贞洁观念以及裹脚等等这些摧残人的封建教条,而且女子在受教育、政治前途以及工作方面都是被压迫得死死的。总之就是贯彻一个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的女人在古代想要和男人一般去读书、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古代女子的文盲率是不低的,这些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才逐步的改变,女子能顶半边天才终于确立女性的各种地位。不过既然古代对于女子教育等方面不重视甚至是压迫,那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上会有很多的鼎鼎大名的才女呢?比如卓文君上官婉儿鱼玄机、李清照等等,他们的一身才学究竟从何而来。

古代的女子要受教育很是艰难,更不要说能够培养出来一些能够擅长诗词歌赋的才女出来了,这更是寥寥无几,因为读书学习反正又不能出去混个工作或者是走仕途,哪个寻常老百姓能够有精力把自家的女儿送去读书呢?虽说困难,但也不是绝对禁止女性读书的,否则也不会在历史上涌现出那么多有才华的女子。所以古代的女子读书也是有一定的途径的,并不是完全被封锁!

首先要出身比较好,古代的读书可是奢侈活,普通的人家不要说女人哪怕是男子要去读书都得先看看自己的家底,上学在古代来说可是一大笔的开支,不像我们今天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这种好政策,笔墨纸砚和教科书都得自己花钱买,并且开支不小,至于学费那些更是不容易负担的。

所以我们历史上才会出现了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这些贫困学子立志求学的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如果女性在古代不出生在权贵官僚阶级的家庭,你哪里有什么时间和经济去学习读书,日常的生存都压得你缓不过来。

比如卓文君,家境就非常的显赫,他的父亲卓王孙是一个炼铁的大商人,盐铁这些东西在汉朝是国家专项经营,基本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今天的石油等能源没什么两样,卓王孙的家世自然不容小觑,据说他家里的书童都有八百多人。

这样的条件下卓文君自然有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最终被培养成了一代才女,我们今天朋友圈常见的“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就是这个大才女传诵至今的千古名句。其他的还有什么蔡文姬谢道韫和李清照无一不是官宦人家出身或者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大族。

其次就是出身相低下的女子也可以得到好的教育。上面刚介绍了要家世显赫才有教育的机会,那这怎么又是出身卑微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其实不一样,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是为了经济效益或者是为了自身改变命运,不得不加强自己学习的,比如娼伎和伶人等。

这个群体在古代很多都是穷苦人家为了生存而卖给鸨母的,一些有天赋的女童自小就会被鸨母找教师来培训琴棋书画以及其他的知识,当然目的不是为了怜悯之心去给他们读书学习,只是为了将来打响名声给自己赚钱而已。

这部分群体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因为职业特性或者是改变命运,比如被誉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的薛涛就是一名乐伎,十六岁就因为父亲去世和母亲孤苦无依,为了生存不得已当了一名歌伎,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薛涛在唐代文坛大红大紫,就连大诗人元稹白居易都对其倾慕不已。

另一位也是同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的刘彩春,她和丈夫都是伶人,也是一名歌伎,为了生存四处表演戏曲,据说她的歌声特别的优美,自成一派,哪怕是走在路上的行人只要听到她的歌,都会停下来欣赏,真情动容。

最后的一种学习途径是自学成才的女子。这一个群体虽然不多,但是在历史上青史留名的也不少,她们只是处于自己对于知识对于诗词歌赋的向往和喜欢,然后自己私底下自学,日积月累的条件下也可以有所成就。

例如明朝末年的女诗人李因,年轻的时候家里面非常的贫穷,但是她个人非常的喜欢看书和学习画画,父母见她热爱学习,也是全力支持她。

据说李因缺少学习用的笔和纸,她就利用湿润的青苔和落下的树叶来写字和画画,完全没有油灯,就抓萤火虫来制作简易的照明工具。凭借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李因终成一代诗画大家。

不过对于李因这种出身于平民百姓家,而又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有所成就的毕竟只是少数,很多女子也没有那样的勇气和毅力一路走下去,大部分的才女的养成途径主要还是靠前两种模式!

标签: 读书

更多文章

  • 廖永忠做了什么事?朱元璋为什么要赐死廖永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廖永忠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一批共封赏六公二十八侯,包括明初叱咤风云的猛将谋臣。可惜的是,这些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最终寿终正寝的却寥寥无几。那么这些不幸的开国功臣中谁又是第一个被朱元璋开刀问斩的人,他为什么被第一个开刀问斩?可能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称帝后第一个开刀问斩的功臣不是功

  • 隋朝杨坚嫡长子杨勇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勇

    扶苏因为不受秦始皇待见,被秦始皇贬到边关修长城。临死前,秦始皇想把他召回来继位,却被大臣撺掇另一个儿子胡亥矫诏夺位,并赐死扶苏。杨勇也因为不受隋文帝待见,被隋文帝贬为庶人。隋文帝临死前,想把杨勇重新提拔回来继承皇位,却被另一个儿子杨广和大臣联合,也是矫诏夺位,也是赐死了杨勇。杨勇和扶苏一样,一生遭遇

  • 刘备让赵云督江州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和关羽、张飞等人一样,同为刘备手下大将,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让张飞镇守阆中,让赵云督江州(现在的重庆),但为何不让赵云督荆州?赵云督江州能胜任,为何不能督荆州?赵云的能力,不比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人差,只是在官位上,比这四个人差了一大截,如果说赵云能力太差,陈寿作《三国志》,

  • 古代成亲婚姻流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亲

    结婚是人生第一大事,我们中国的婚姻仪式传说来自轩辕黄帝,婚姻原来的“婚姻”不是这个字而是“昏因”字。因为过去结婚多数是在黄昏时分这是昏,因是要把女方接过到男方家里完婚,女方来了是能够在黄昏办完仪式的原因。在封建时期,结婚是有固定的步骤的,少了其中某一个

  • 金匮之盟具体历史真伪解析 金匮之盟有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古代皇帝能随意使用国库的钱吗 皇帝为什么还有自己的小金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

    影视里常有这样的情节:皇帝龙颜大悦,开口就赏黄金万两,布匹五千,良田千顷。仿佛皇帝有无尽的钱可以挥霍,一些国人也以为然天下是皇帝的,钱还不是他的!可果真如此吗?非也。其实在2000多年前,皇室财政与政府财政就已有区分。秦始皇统一天下,化家为国,在建立国家机构的时候,就注意政府和皇室的区分。汉承秦制

  •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封项伯为射阳侯并赐姓刘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伯

    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有云:“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封项伯为射阳侯并赐姓刘氏?项伯之所以能在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被封为射阳侯并赐姓刘氏

  • 曹丕登基之后为何要杀功臣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洪

    曹洪,魏武帝曹操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曹洪两次救过曹操的性命,没有曹洪,曹操就死了两次了,也不可能统一北方了,曹洪这么大的功劳,按理来说应该受到极高礼遇才对,但是,却恰恰相反,结局并不好,曹操的儿子曹丕当皇帝后,甚至要杀曹洪,这是为什么呢?先看曹

  • 更始帝统治的关中地区为什么称刘秀为“铜马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秀

    新朝末年,刘秀跟随大哥刘縯起兵并加入绿林军。刘縯、刘秀兄弟凭借过人的才能很快跻身绿林军的核心领导层,刘秀更是著名的昆阳大战立下盖世功勋。可是过人的功绩却给刘氏兄弟招来了大祸。因为刘氏兄弟的能力强、功劳大,所以其他绿林军领袖担心这两兄弟(主要是刘)当皇帝后不好控制,便拥立没什么功劳的刘玄称帝,是为更

  • 北朝的几个政权的皇后为何都爱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后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