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

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13 更新时间:2024/1/19 3:16:17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清朝建立以后,却几乎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的情况出现。清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往往会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尤其是在道光皇帝时期,他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之间不断的徘徊。

道光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清朝有名的昏君咸丰和洋务运动的领袖恭亲王奕訢。按照清朝的传统,选择贤能的皇子做为太子的话,应该是选择奕訢,但是道光最终却选择了平庸的奕詝,这又是怎么回事?

一、内忧外患的道光皇帝

清王朝经历了康乾盛世以后,开始逐步地走向了衰落。同时世界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天朝上国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道光皇帝执政时,虽然执政很勤勉,但是没有面对国家变化的魄力。当时整个清朝已经处于官员腐化,各地民不聊生的局面,尤其是和经过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相比,正处于全方位的落后局面。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的虚弱已经暴露在了世界各国的眼中,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前夜。而年迈的道光皇帝已经没有能力支撑变革这个老旧国家的重任了,也没有改变国家的灵丹妙药。

道光很清楚自己处于的局面,外面有通过鸦片战争打败清王朝的大英帝国在不断的侵略中国沿海,内部则是官吏腐败,鸦片横行,整个国家都处于醉生梦死的状态,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困境,必须要打破现状,才会有希望得救。

对于面前的局面,道光皇帝有很深刻的认识,也曾经打算改变目前的局面。可是道光的能力有限,采取的措施也很幼稚,导致很多的措施反而被人所讥笑。道光皇帝面对眼前的困局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后代身上。

二、奕詝和奕訢

奕詝和奕訢是道光皇帝唯二的两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意味着清朝未来的皇帝必然是他们中的一个,道光算是清朝皇帝中孩子最少的一位。但是这兄弟两个在小的时候,关系特别的亲密。

奕詝是道光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道光的皇后,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皇后没有享受什么福分就去世了。于是道光将奕詝交给了奕訢生母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对于奕詝也特别的用心,加上兄弟两个的岁数相差很小。所以两兄弟一直是在一起读书,一起习武,两兄弟的关系特别的亲密。

但是随着两个人的长大,尤其是在道光决定选择其中一位成为太子以后。兄弟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兄弟成为了竞争对手。对于道光而言,两个兄弟都是他非常喜欢的儿子。奕詝是道光的嫡长子。他的生母是道光的皇后--孝全皇后。虽然奕詝的天资不如奕訢,但是奕詝的学习十分的刻苦,而且奕詝为人也十分的严肃,并不跳脱。

当然奕訢的生母也不差,在道光的皇后去世以后,奕訢的生母以皇贵妃的身份管理后宫,也就是成为了实质上的皇后。另外奕訢的天资十分的惊人。在学习和处理政务上非常的有天赋,远远超过了奕詝。看看后来恭亲王所领导的洋务运动就能看得出来。

三、最后的胜利者奕詝

奕詝和奕訢为争夺道光的欢心,相互之间争锋相对。由于奕詝天资有限,在很多的地方都要弱于奕訢。但是为什么最后道光会将皇位传给奕詝?这就要提起奕詝背后的高人--杜受田。

杜受田是奕詝的老师。在杜受田的眼中,奕詝具备中国封建王朝明君的各种特质,为了自己的这个学生能够上位,杜受田为奕詝各种出谋划策。

一次道光皇帝带着奕詝和奕訢外出游猎,道光要求奕詝和奕訢比赛获取猎物的多寡。由于奕詝的武功比不上奕詝,所以猎物肯定也比不上他。杜受田这个时候就教奕詝别出蹊径。整个游猎过程中奕訢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很快就捕获了大量的猎物。而奕詝整个过程一箭不发,没有任何的收获。

道光皇帝就问奕詝为什么不射猎。奕詝则趁机回答现在是春季,正是百兽孕育新生命的时候,所以不忍心射杀它们。道光皇帝听到了这段话特别的高兴,认为奕詝有仁心,决定立奕詝为继承人。

另一件帮助奕詝稳固地位的事情发生在道光皇帝身体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当时道光皇帝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病榻前道光决定在考验一下两人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建储是否正确。道光要求两人表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当时奕訢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治国策略条陈清晰,道光皇帝听完连连点头,真的是非常的优秀的治国手段。

当时问道奕詝的时候,奕詝只是扶着病床痛哭,表示道光皇帝会没有事情的,然后就不再说其他的话。道光皇帝认为奕詝非常的孝顺,所以对于奕詝非常喜欢,再次坚定了自己选择奕詝为继承人的决心。

奕詝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在去看望道光之前,杜受田就已经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为奕詝做好了各种的应对策略,所以奕詝才能后加深自己在道光心中的地位。通过杜受田的一系列手段的运作,最终奕詝被道光皇帝写入了秘密建储的密匣上。最终奕詝成为了新的皇帝---咸丰。在奕詝执政期间,中国多次被帝国主义侵略,国家越来越凋敝。

结语

只怕道光也没有想到,他花费巨大的精力在两个儿子中选择的自己中意的继承者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屈辱。由于他的犹豫不决,导致奕詝在即位以后,大力的打压自己的兄弟。直到奕詝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抛弃京城逃亡热河以后,才任命奕訢为善后大臣和英国等国家谈判。

道光的选择,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也注定了清王朝的灭亡。但这也许是道光自己一点私心,虽然道光希望自己的继承者能够力挽狂澜,但是道光本身就是一个平庸的人,道光也许并不喜欢自己的继承人超过自己,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是一个平庸的人,这也才不会显出道光自己的平庸,这或许也就是道光在两位皇子之间举棋不定的原因之一。

标签: 道光帝

更多文章

  • 宣华夫人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宣华夫人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的即位并不光彩,原本杨广已经将原太子杨勇打击得毫无翻身之地,而且根据当时的局势分析,不管是他们的父亲隋文帝,还是母亲独孤皇后、以前众大臣,觉得杨广是帝王的不二人选。可为什么杨广还是毒杀了自己的父亲呢?而当时有名的宣华夫人,是不是引起宫变的主要原因呢?一、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讨论杨广的夺

  • 古代皇帝死后新皇帝会继承后宫妃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后宫的女人而言,也是如此。朝代更迭对天下格局影响甚大,而对于那些花朵一般年纪,却要独处深宫的女子而言,却是一声惊雷,因为要面临巨大的人事变动。原有的宫女姑姑会继续留下,宫廷跟单位一样,都不愿意全是新人,希望得力的老员工留下来挑起大梁,当然随后也会选拔一批新员工,交给老员工培训。少

  • 古代女子进宫用什么方法验证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注重女子的清白,特别是对于一些要进宫的女子,每一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可以步入王宫。针对一部分要进宫选拔的女子,那个时候的人用智慧开发出了一些方法,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看了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来自于皇亲国戚家的女儿,还是一些民间老百姓的闺女,在进宫

  • 清朝各级嫔妃的伙食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古代皇宫里的待遇虽然在当时都是最好的,但是和现在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清朝是距离咱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咱们就来说一下清朝皇宫里那些嫔妃平时的待遇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帝制从秦朝到清朝硬发展了2000多年,各项制度其实都已经十分完备了,后宫嫔妃的保障制度自然也是这样的。当时皇宫里

  • 清朝后宫嫔妃的真实收入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

    清宫里最有钱的女人,那非皇太后莫属,先不说当朝皇上是不是他亲生的,只要坐上了这个宝座,每月就是20金,外加上2000银子。婆婆拿金子,儿媳们要与她老人家有差距,所以自皇后以下,每月月俸只有白银。在后宫,每月皇后月例1000两,依次递减,皇贵妃800两,贵妃600两,妃子300两,嫔200两,这也就

  • 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性格温和的李治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子

    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一个孩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承乾,“承乾”二字,一为这个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为承继皇位,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也是极其宠爱。不久,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

  • 明英宗废除活人殉葬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英宗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人们还是相信死后有灵魂的,只不过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而墓葬就是死后的居所,所以人死后的墓葬不能太过简陋。早在商朝的时候,贵族死后就会用奴隶为自己陪葬,这也是身份尊贵的一种象征。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仍然会用殉葬制度,尤其是秦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更是将自己额陵墓修建到了成为世界奇迹的

  • 现代人为什么没有守宫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守宫痣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都在问好像现在人都没有“守宫砂”这种检验女子贞洁的东西了,其实这不算是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了,话说最近也看到有人在问一下关于“守宫痣”的问题了,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守宫痣&r

  • 唐武宗李炎为何盛年速死?唐武宗李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武宗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唐朝的皇帝嗜食丹药已到了疯狂的地步,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唐宪宗李纯是被丹药毒死的,其子唐穆宗李恒又为丹药所害。而李恒的儿子唐武宗李炎,还是死在丹药上面。李炎笃信道教。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炎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被逼还俗的僧尼多达2

  • 固伦和敬公主深受乾隆宠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固伦和敬公主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的确对皇后富察氏爱意满满,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富察氏从皇帝那里得到的爱,绝非其他妃嫔能够相比。荧屏上的乾隆和富察氏,无疑给我们撒下吃不完的狗粮,正史中也是如此。只可惜,富察氏36岁就病逝了,所生的4个孩子当中夭折三个,只有一个女儿长大成人,即固伦和敬公主。由于对富察氏念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