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滴血认亲有科学依据吗?

滴血认亲有科学依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83 更新时间:2024/2/16 13:11:42

说到“滴血验亲”这个事情,想必很多小伙伴在一些电视剧里面都是有见到过的,最为著名的就是《洗冤录》和《甄嬛传》了,电视剧反正是把人看得神乎其神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想想的话,如果单纯的就滴个血就能认亲的话,那隔壁的老这些事情应该就会变得十分的少见了吧,因为这样的验亲方式太过于的简单,所以随还敢随随便便当老王啊,所以我们就要问了,滴血验亲在中国的古代是否是准确的,真的是可靠的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什么是“滴血验亲”吧,就小编的理解就是把血滴在一起如果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的话,那么就这个亲就算是验了,当然了这个化学反应到底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才算是认亲成功,什么样的才算失败,这都是有定论的,那么在古代这个到底要怎么具体的操作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说到滴血认亲最早的时候是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那距离今天就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只是有相关的人说是在三国时期,但是小编找史料记载的话,竟然没有找到,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血相融者即为亲”,没有说是谁说的,也没有书籍记载了,但是既然有,就说明这个事情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流行了。但是小编最后也还是找到了,那就是三国时期有一位叫谢承的人他的《会稽先贤传》中就有详细的记载,陈业的哥哥在海上淹死了,而且同船的竟然有五六十人,但是时间太久了,这是尸体都腐烂到认不清身份了,但是陈业这个时候表示我听说只有是亲人,血气是一样的,所以就把血滴入到一具尸骨中,血液竟然渗透了,于是大叫哥哥,哥哥,其他人也效仿了,竟然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当然了这个方法对不对先不论!

在《南史·孝义传》中有一件确切的事情,那就是书中记载:“孙法宗,吴兴人也。父遇乱被害,尸骸不收,母兄并饿死。法宗年小流迸,至年十六,方得还。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椁,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以父丧不测,于部境之内,寻求枯骨,刺血以灌之,如此者十余年不获,乃缞绖。终身不娶,馈遗无所受。世祖初,扬州辟为学从事,不就。”大致的意思就是指的孙法宗在乱世中死了,毕竟打仗,所以尸骨就找不到了,孙法宗为了找到尸骨就采用了这个滴血认亲的方法,找到一具骸骨就滴血,找到一次就滴一次,这样来来回回十几年了,但是依旧聊不音讯。可见这个滴血认亲的方法也经常被用到啊。

之后小编在史书《南史》中发现了有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那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和他儿子萧综的,话说萧综的母亲也就是梁武帝的看上的妃子,但是这位妃子叫吴淑媛其实是齐宫东昏侯的妃子,这其实在但是也不是事,毕竟妃子漂亮啊,但是梁武帝在把妃子接入宫中后七个月就生了还在萧综,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都说这个孩子是野孩子,所以等萧综长大以后,他自己竟然把东昏侯墓给挖了,挖出了东昏侯的尸骨,做了滴血认亲,结果血滴入尸骨上,还真的是沁入到了尸骨中,这可把萧综给急坏了,于是他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给杀掉了,最后也把血滴入骨头中,发现又能渗透了,这可把萧综给搞定了,对自己是东昏侯儿子这个事情深信不疑,后来就逃出自己国家投奔了北魏,还要为东昏侯守孝,把名字也改了。

看完这个故事有的网友要说了,这好像没病啊,怀胎十月,你七月就生了,这是有毛病的啊,在滴血认亲的时候又成功了,这说明这件事情是有说法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滴血认亲把血滴入到骨头之中这样的事情要仔细说一下,如果骨头是放了很久很久的,已经成为了白骨了,这个时候的骨骼已经和正常的骨骼不同了,所以只要是个人滴一点血进去,都能被骨头渗透,就连动物的也是这样的,但是如果骨头没有白骨化,上面还有一些软组织的话,也就是刚死的人的骨头是不能被血液渗透的,这样的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上面的萧综的滴血验亲完全的不符合科学根据的,新死亡的人骨头怎么能渗透血进去呢?这说明这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个故事不能信!

之后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就要到宋朝的《洗冤录》这个书里面了,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法医学专书的专书,所以对现代的影响真的是非常巨大的,在这本书中依旧有关于滴血认亲的记载的:“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所以这也说明滴血认亲在古代算得上非常的得人心了,也是受到了很多人青睐了。

《洗冤录》里面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有一位叫玉娘的夫人,他的丈夫死了,但是却找不到凶手,怎么办呢?宋慈通过蛛丝马迹竟然查出了真相,那就是其实玉娘的父亲其实就凶手,因为玉娘的父亲并不是亲生父亲,最后宋慈找来了玉娘真正的亲手父亲的骸骨,让玉娘做了滴血认亲了,最后血液也沁入了骸骨中,所以就确认了玉娘的真实身份,最后也算得上是水落石出了。但是这样的方法真的科学吗?接着往下看。

其实滴血认亲还有一种方法,也叫合血法,那就是一个人把手指戳破了,然后把血滴入到水中,再让另外一个人也滴入水中,如果两个人的血液融合到了一起,那么这两个人就是有血缘关系。但是事实是什么呢?小编给你说吧,如果你把任何两个人的血液放到一个水杯里面,那么他们也是能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你再加入几个人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放在现在科学来看,完全就是不科学的,简直就是误导人啊。

看到这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滴血认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滴骨认亲,还有一种叫合血法,两种方法看起都是和血有关系的,但是真的不能合了血,渗入了骨头中就能表示滴血就能认亲了,这是完全不符合科学的,那么到底能不能做到认亲这个事情呢?在现在这个社会也当然是能够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DNA技术了,轻松简单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所以老祖宗的那套方法我们就弃了吧,但是放在影视剧或者小说里面其实也还是很有看点的,很神秘很神奇!

标签: 滴血认亲

更多文章

  • 道光帝选择奕詝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道光帝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是清朝建立以后,却几乎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的情况出现。清朝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往往会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

  • 宣华夫人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宣华夫人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的即位并不光彩,原本杨广已经将原太子杨勇打击得毫无翻身之地,而且根据当时的局势分析,不管是他们的父亲隋文帝,还是母亲独孤皇后、以前众大臣,觉得杨广是帝王的不二人选。可为什么杨广还是毒杀了自己的父亲呢?而当时有名的宣华夫人,是不是引起宫变的主要原因呢?一、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讨论杨广的夺

  • 古代皇帝死后新皇帝会继承后宫妃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后宫的女人而言,也是如此。朝代更迭对天下格局影响甚大,而对于那些花朵一般年纪,却要独处深宫的女子而言,却是一声惊雷,因为要面临巨大的人事变动。原有的宫女姑姑会继续留下,宫廷跟单位一样,都不愿意全是新人,希望得力的老员工留下来挑起大梁,当然随后也会选拔一批新员工,交给老员工培训。少

  • 古代女子进宫用什么方法验证清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注重女子的清白,特别是对于一些要进宫的女子,每一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可以步入王宫。针对一部分要进宫选拔的女子,那个时候的人用智慧开发出了一些方法,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看了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来自于皇亲国戚家的女儿,还是一些民间老百姓的闺女,在进宫

  • 清朝各级嫔妃的伙食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古代皇宫里的待遇虽然在当时都是最好的,但是和现在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清朝是距离咱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咱们就来说一下清朝皇宫里那些嫔妃平时的待遇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帝制从秦朝到清朝硬发展了2000多年,各项制度其实都已经十分完备了,后宫嫔妃的保障制度自然也是这样的。当时皇宫里

  • 清朝后宫嫔妃的真实收入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

    清宫里最有钱的女人,那非皇太后莫属,先不说当朝皇上是不是他亲生的,只要坐上了这个宝座,每月就是20金,外加上2000银子。婆婆拿金子,儿媳们要与她老人家有差距,所以自皇后以下,每月月俸只有白银。在后宫,每月皇后月例1000两,依次递减,皇贵妃800两,贵妃600两,妃子300两,嫔200两,这也就

  • 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性格温和的李治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子

    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一个孩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承乾,“承乾”二字,一为这个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为承继皇位,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也是极其宠爱。不久,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被李

  • 明英宗废除活人殉葬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英宗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人们还是相信死后有灵魂的,只不过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而墓葬就是死后的居所,所以人死后的墓葬不能太过简陋。早在商朝的时候,贵族死后就会用奴隶为自己陪葬,这也是身份尊贵的一种象征。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仍然会用殉葬制度,尤其是秦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更是将自己额陵墓修建到了成为世界奇迹的

  • 现代人为什么没有守宫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守宫痣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都在问好像现在人都没有“守宫砂”这种检验女子贞洁的东西了,其实这不算是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了,话说最近也看到有人在问一下关于“守宫痣”的问题了,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守宫痣&r

  • 唐武宗李炎为何盛年速死?唐武宗李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武宗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唐朝的皇帝嗜食丹药已到了疯狂的地步,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唐宪宗李纯是被丹药毒死的,其子唐穆宗李恒又为丹药所害。而李恒的儿子唐武宗李炎,还是死在丹药上面。李炎笃信道教。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炎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被逼还俗的僧尼多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