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41 更新时间:2023/12/15 17:23:33

现代,朋友间喝酒时会说一句“干杯”,干杯一词已经成为了如今宴会上的祝酒之辞。不过干杯其实是现代的说法,古人在酒宴上喝酒碰杯时说的并不是干杯,而每个朝代的说辞也都不同,如果有一定了解的话会发现这里面的故事十分有意思。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古人喝酒的祝酒词一般都说些什么,想了解的话就不要错过下面的文章啦,时间充足就来看看吧。

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1、古代祝酒词

宋元明三代,人们坐在一起喝酒,敬酒时从不说干杯,而是说:千岁。每到喝至兴起时,便会有人高举酒杯,仰天大叫:“千岁千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呼唤大家干杯,将美酒一饮而尽。在宋人陈元靓所著的民间百科类书籍《事林广记》中,便记载了这一说法:

主人尽饮,呈过盏再斟满劝客,客接盏饮,如客饮不尽,主人将盘斜把云:“千岁千岁!”待饮尽,接盏同起。或客借盏回劝,并如前仪;或不回劝,随意;或再把盏或换盏,并随意。《事林广记·平交把盏》

这段话描述的十分详细且直白,大概是说平辈的年轻人之间喝酒,会由主人先饮尽一杯酒,然后给客人看杯底,意思是“兄弟,你看,哥哥把这一杯干完了!”

紧接着,主人再倒满一杯酒,然后对客人劝酒。客人接过酒杯,按照礼数,一般是要一饮而尽的,倘若他喝不完,那主人就会把盛杯子的托盘斜着拿,不让客人放回去。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宋时人劝酒,不是像现在举着杯子,隔着老远让客人自己喝,而是主人用一个托盘,盘中放着酒杯,给客人递过去,相当于表示敬意,客人要从托盘里举起杯子,然后一饮而尽,再把空酒杯恭敬的放回到托盘里。

所以《事林广记》里的这句话,大概就是说,如果客人一杯喝不完,那主人就一直把托盘斜着放,这样客人就没办法把杯子放回去,同时主人为了劝酒,就会向客人说:千岁千岁!这四个字,就是催促他干杯的意思了。

简而言之,当时的古人劝酒,或说喝酒过程中将酒一饮而尽,不像现在说“干杯”,而是说“千岁”。从这两个字的字面含义上,我们也能看出,其实就是图个吉利,说个热闹。

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2、春秋时期的祝酒词

那么再往前呢,比如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喝酒的时候,会将干杯的行为,称作:杜举。

这词的兴起,得从公元前533年开始说,当时晋国大臣荀盈刚刚去世,还没来得及下葬,但晋平公却喊了主掌声乐的大臣师旷,与近臣李调去喝酒。喝酒过程中,为了助兴,晋平公就让精通音乐的师旷奏乐。谁知就在此时,主掌膳食的大臣杜蒉(kuài)突然走过来,给师旷和李调各斟满了一杯酒,让二人一饮而尽,等俩人喝完,晋平公就很疑惑,问杜蒉,你为啥要让他俩各喝一杯呢?

杜蒉就解释一通,大概是说今天是忌日,且大臣荀盈还刚刚过世,而身为君主,你却拉着近臣来喝酒,是否有些不妥?晋平公听完他的话,顿觉有些忏愧,于是将自罚一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对侍从说,以后倘若自己死了,就要把这酒杯留着,当做对后世的警示。

一直到很久以后,这一典故便被人广为流传,人们纷纷称其为被称为“杜蒉扬觞”。另由于典故中是杜奎举杯饮尽,因此延伸出的词汇,便是“杜举”,意为干杯。

《礼记·檀弓》杜奎扬觞: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而在这段记载中,其实还提到了一个小细节,正是“扬觞”。

咱们分开来看,扬,这个字有举起,扬起的意思。而觞,在古代特指酒杯。连起来一看,正是“扬起酒杯”的意思,所以在春秋时,也会将干杯称为“扬觞”,意为人们高举起酒杯,准备一饮而尽。

古人喝酒碰杯时会说什么 干杯还是千岁

3、更多典故

如东汉时期,汉灵帝中平五年,黄巾军首领郭太,率领大军在山西白波谷(现襄汾)一带作乱,对外称“白波军”,汉灵帝便派军去平叛,后来大胜白波军,为了庆祝汉灵帝的军队凯旋,便有文人作乐一首“卷白波”酒令,在喝酒的时候咏诵。

后来“卷白波”一词,引申出“快意干杯”的意思,并一直流传到唐代。《资暇集》:饮酒之卷白波,盖起于东汉既擒白波贼,戮之如卷席然,以快人情气也。另外,《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称:大将军(王凤)薨(死)后……及赵(赵飞燕)、李(李平)诸侍中皆引满举白。

可见在汉朝,对于干杯,还有“举白”的说法,大概是指,将杯子举起,一饮而尽。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孟康,又根据前人所传进行考证,称举白,是为了互相检验是否将杯中酒饮尽。

而到了唐朝,著名历史学家颜师古,又再次考证,说“举白”,还有更为特殊的含义:因为汉朝时,要罚谁酒,有专门的“罚酒杯”,倒入其中的酒,便被称为“白”。如果席间有人没干杯,主人便会拿出“白”,给他倒满,专门让他罚一杯酒。颜师古·《汉书注》:白者,罚爵之名也。饮有不尽者,则以此爵罚之。(注:爵在汉朝时,意思是酒杯。罚爵,意思正是“罚酒杯”,而倒入罚酒杯中的酒,便被称为“白”。)

标签: 喝酒

更多文章

  • 辽朝宗室耶律罨撒葛为何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罨撒葛

    前段时间大火的《燕云台》热播让许多观众对辽国和契丹族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主角萧燕燕和韩德让这些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剧中最讨人喜爱的应该是太平王罨撒葛夫妇,成为观众最磕得一对人物cp。在剧中太平王罨撒葛虽然不是长子却实力强劲。耶律璟继承了帝位后,十分信任罨撒葛,政事基本都是交由罨撒葛来处理的。

  • 和珅到底有多少家产 和珅的家产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

    说到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贪官,贪了很多钱,在古代的时候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了。甚至说,他是的家产加起来甚至是可以富可敌国了!所以如果将和珅的家产加起来到底有多少钱呢?如果是现在的话,他的家产总价是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珅到底有多少家产 和珅的家产相当于现在多少钱1、和珅到底有多少

  • 古人睡觉为什么用木枕 用木枕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木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基本上他们睡觉用的枕头都是方方正正的木枕。可是现代人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枕头,小编也是怀疑,木枕难道不硌得慌?为什么古人睡觉都用的是木枕呢?用木枕睡觉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人睡觉为什么用木枕 用木枕有什么好处1、古人睡觉为什么用木枕其实我

  • 阴兵借道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阴兵借道

    从古至今,在我国民间有着很多的传说,而“阴兵借道”就是其中一种。不过阴兵借道在书中有记载的,在《五行志》中有写到:“临潢府闻空中有车马声,仰视见风云杳霭,神鬼兵甲蔽天,自北而南,仍有语促行者”。意思就是在临潢府上空,忽然传来车马轰隆之声。人们抬眼望去。

  • 古代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免死金牌可以免死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免死金牌

    在大家看古装剧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都会看到皇帝给别人一个免死金牌吧?对于这个东西,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在电视剧里面可能真的是可以免了自己的死罪。但是在古代,这个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那么可以免死几次呢?毕竟这个肯定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免死金牌可以免死

  •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将领仆固怀恩为何最后也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仆固怀恩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带来的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仆固

  • 西周时期齐国国君齐哀公为何被周天子烹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哀公

    齐哀公被人活活煮死了,接任国君为了表示深深的哀悼,便给了他一个“哀”的谥号,哀其不幸!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被人煮死呢?是谁胆子这么大呢?干这等残忍之事之人便是周夷王。周夷王为何要杀齐哀公,人家怎么惹到他了呢?《史记》给的解释是,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周夷王相信了,便冤杀了齐哀

  • 曹操为何执意要杀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佗

    三国时代最出名的医生是谁?想必大家想到的第一人就是华佗,在三国时期,其实比华佗医术高超的大有人在,只因华佗当时与曹操以及关羽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华佗在当代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其他医者。在历史上,这位知名医者被曹操所杀害,相传原因是华佗想给曹操做外科手术,无奈被曹操冠上了谋杀的罪名,他的死因是因

  • 古代女子殉葬时是怎么保持面容娇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殉葬

    中华文明几千年里,我们的祖宗留下了很多璀璨的文明,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糟粕,比如今天要说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就是指在古代,有着至高权力的君主以及贵族们,在自己生前要求,死后用活人来陪葬的制度。这个制度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代的人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了,但是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因为考古学家们在考古过程

  • 古代女人没有卫生巾来了生理期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女人,没有,卫生巾,生理,怎么,处理,现在,市面,上有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穿越小说,比如某女生原先普普通通,穿回古代之后自然而然有了主角光环,不但具备有趣的灵魂,还有美丽的皮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各路俊男争得死去活来,看得小女生们如痴如醉,羡慕不已。但说句实在话,如果现代女生知道古代女子是怎么生活的,只怕再美也不愿回到过去。男尊女卑就不用说了,秦以后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