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反腐最有成效的皇帝是谁

唐朝反腐最有成效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03 更新时间:2023/12/22 22:59:08

历史上的唐武宗因为崇道灭佛而被人们记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武宗李炎还是中晚唐那些懦弱昏庸的皇帝中,一位极少见的颇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他对于吏治的整顿,即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在帝国的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因为长期耳闻目睹宫廷政治斗争的惨烈,所以其性情豪爽刚毅,喜怒不形于色。武宗很有政治手腕,因为皇位得益于大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的鼎立相助,所以他即位以后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然后不动声色的铲除了这些威胁皇权的政治毒瘤,李炎最大的好处是虚心纳谏,并且知人善用,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君臣之间相得益彰大刀阔斧的吏治整顿就此拉开了序幕。

唐武宗李炎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主要有以下几大措施。

一是裁撤冗员。

对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不遗余力的进行裁减,唐朝自武周朝以来,特别是武则天鼓励告密,并给告密者许以高官厚禄以后,因为合法官位不够,于是又增加了大量的只领俸禄不干实事的里行、拾遗、补阙、御史等闲官差,致使朝廷上下充斥着大量冗员,既使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又使帝国公务开支庞大,唐帝国已经到了入不敷出,财政枯竭的地步。

会昌四年,即公元844年,唐武宗听从国家总理大臣李德裕上书建议,全国一下子裁减了各级冗员2000多人,按照唐朝时全国人口和官员比例来看,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此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最难的改革是什么?是针对人的改革,想想我们现在的步履维艰的人事制度改革,就可想而知武宗对于吏治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二是以高压政策,严刑峻法反对官员贪腐。

这是武宗吏治改革最突出的内容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乱世用重典,武宗朝立法极其严峻,尤其是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基本做到了从重从严,雷霆万钧,且绝不故息养奸,这与武宗还是颍时耳濡目睹朝廷上下贪污贿赂成风,官员沆瀣一气有关。不反腐败,唐王朝举步维艰,反腐败,帝国则有可能走向新生。

开成五年,即公元840年,武宗即位伊始,在大赦天下的诏书中就明确宣布,除十恶、叛逆、杀人和官员贪赃外,一切皆可赦免。将官员贪赃与谋反和十恶不赦大罪并列,显示了武宗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李德裕当了宰相以后,全国开始大范围的反腐肃贪,公元841年正月,武宗再次下诏,要求全国执行统一标准,凡文武官员贪赃绢三十匹者,一律处死。二月再下诏,凡官员贪污满千钱者,处以极刑。武宗李炎在位六年,自始至终保持了肃贪政策的连续性。

三是严禁官员借婚丧嫁娶大肆敛财。

这一条与现行中纪委有关规定不谋而合,而武宗李炎很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首创者。会昌元年即公元840年11月,御史台上书皇帝武宗,说京城文武百官以及平民百姓皆以丧葬事宜,逾越礼法,靡费钱财,奏请皇帝禁止此种流弊。武宗在当王爷时就深知此种官场风俗,极易导致官员们变相行贿受贿,借机敛财,而败坏吏治。这种请客送礼风还有可能使官员相互勾结,深陷朋党之争。于是下旨,限制官员借婚丧嫁娶事宜叨扰民众,严禁借机敛财,损坏政风民风,这是武宗明确要求官员廉洁从政的又一举措。

四是严禁官员从事高利贷和典当行业,不准与民争利。

会昌五年,即公元485年,武宗下诏“古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人争业,然后利可均布,人可家足。

如闻朝列衣冠,代承华胄,或在清途,私置质库,与人争利。今日以后并禁断。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唐朝时有官办高利贷机构,禁止官员私放贷款,可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可能是武宗的真实想法。但官员放贷,显然有权钱交易的弊端,官员还可以利用手中职权胡作非为,并对民间正常的借贷产生巨大影响和冲击,扰乱唐朝金融市场。武宗严辞禁止,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民众以及促使政府公务员廉洁从政的作用。

五是实行高薪养廉,对官员发放“养廉银”。

传统认为清朝的官俸较少,所以雍正皇帝才想出了这个招术,以“养廉银”缓解官员收入过少的窘状。其实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采用过此招,现代术语叫做高薪养廉。唐朝官员收入也不高,而且许多地方即使微薄的薪金也未发放到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官员从政的积极性,并为贪腐造成口实。武宗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措施及时稳定官员队伍。

其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官员薪俸发放,及时兑付。

二是给官员加薪,在原来基础上发放两月俸禄,促使官员奉公守法。

其三,提高边远贫穷地方官员待遇,改变国家公务人员只想做京官不想去偏僻之地现状,并为此专设观察使监督执行。其四国家借款给官员偿还债务。给官员加薪,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是对武宗朝吏治清明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出嫁为何要穿开裆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说到古代的女子出嫁,自然是比较严肃的,礼仪有很多,毕竟古代的人都是非常注重形式的。所以在女子出嫁的时候都是要准备很多东西的,可是有一个竟然要穿这开裆裤出嫁!这是怎么和回事呢?古代的女子为什么要穿开裆裤出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古代和现在对于女子出嫁可是要封建很多

  • 英布被封淮南王后为何还要起兵反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英布

    英布(?~公元前196年),偃姓,英氏,名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秦末汉初名将。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初,公元前196年秋,淮南王英布的爱妾染上怪病,前往附近的医生家中治疗。英布的属下中大夫贲赫住在医生家对门,见由此巴结领导的良机,便多次到医生家给领导夫人送厚礼,并在

  • 杨秀清是如何被杀的?洪秀全是如何消灭东王党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秀清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履行不平等条约,加紧剥削百姓,与此同时,贪腐盛行,农民和土地主的矛盾激化。1851年,洪秀全带领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不到6年的时间,太平天国以燎原之势,席卷了18个省,规模空前。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1856年6月,太平天

  • 武则天圈养了多少男人 为什么没有意外怀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她拥有着超越男人的魄力和胆识,也会像其他君王一样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后宫,但里面住着的全是男人,不是女人。当然了,武则天也会跟这些男宠们过夜,只不过在那个有效避孕方式尚未出现的年代,为何都没听说过武则天意外怀孕呢?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也是有争议的。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口口相

  • 朱棣称帝后皇太子朱标的妻儿结局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标

    封建时候,嫡长子继承制的帝位继承法则没能成功的压制住各位皇子想要坐拥江山的野心。兄弟相残,逼宫谋反的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千年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让他们害怕社会舆论,害怕后人耻骂他们的谋反行为。于是,这些靠谋反称帝的帝王在继位以后寻找一切借口为自己洗刷黑点。1399朱棣起兵谋反,1402年登

  • 汉宣帝为何给祖父刘据一个“戾太子”的“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宣帝

    这种追谥,如果祖上确实积累了战功,当然需要进行追谥。比如曹丕把对曹魏建国立下大功的父亲曹操追谥为武皇帝。司马炎把对西晋建国立下大功的祖父司马懿追谥为宣皇帝,同时,还追谥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追谥司马昭为文皇帝。就算是那些没有任何功劳的祖上,也会进行追谥。比如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就追谥自己的高祖父为宋僖

  • 古代急行军速度有多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急行军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一般对于那种需要运送紧急军情的人,那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但是还有一种叫做先马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古代这种急行军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古代的道路,大家都知道,因为道路不通畅,基本上都是通过翻山越岭,或者是骑马赶路,所以对于军队来说的话

  • 杜十娘为什么有那么多钱 杜十娘为何选择跳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十娘

    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说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的一个小故事,讲的是青楼女子杜十娘为了摆脱命运,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富家公子李甲身上,但他却背信弃义,把杜十娘卖给孙富,杜十娘因此愤怒将自己积攒下来的所有宝物全部沉江,自己也跳江而死。但是杜十娘哪里来的那么多宝物,既然杜十

  • 古代火折子是什么原理 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火折子

    说到这个火折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毕竟在古代没有电,只能通过火来照亮,所以在一些比较黑暗的地方,就会使用火折子来点亮。但是同样,很多人肯定都非常好奇,这个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了呢?通过什么原理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这个取火,在古代最早

  • 后周太祖郭威传位柴荣却没有选择外甥李重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郭威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一岁,死后由养子郭荣继承皇位。 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柴荣是郭威的养子,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况且当时还有个外甥李重进,那么为何郭威要传位给柴荣呢?一、郭威家人被刘承祐杀光郭威是五代中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在乱世之中,他从军入伍,之后跟随后汉刘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