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叔叔舅舅为何会被皇帝区别对待

在古代叔叔舅舅为何会被皇帝区别对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3/12/8 8:50:35

中华文明自大禹治水成功,成为禹帝,传位于儿子,开启夏朝,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时代,夏,商周为中国政治制度成型的时期,我们称之为王权时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家天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许多与最高统治者皇帝沾亲带故的人得以跳过层层选拔直接进入权力中心。举例来说,古代许多皇帝的叔叔、舅舅以及岳父们便是仗着和皇帝的特殊关系权倾一时。不过,关于这一点还有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古代的帝王们往往重用舅舅而提防叔叔,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叔叔和舅舅看似都是和皇帝比较近的亲戚,但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一区别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被广泛和长期使用的继承制度,这种制度规定皇帝应当优先传位于嫡长子,而非叔伯、兄弟,或其他子侄。然而,历朝历代皇室内部针对皇权进行的斗争依然是屡见不鲜。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次的夺嫡、夺权争斗,为了九五至尊的宝座,即使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往往也会撕破脸皮。举例来说,唐朝初年功勋卓著的秦王李世民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已经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被立为太子的大哥李建成和其支持者四弟李元吉统统除掉,甚至还把他们的儿子也尽数赐死,从而彻底扫清了后患。

到了明朝,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尽管与太子朱高炽同父同母,但却为了皇位多次暗中使用阴谋。朱高炽之子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仍然怙恶不悛,还为了推翻侄子而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被捕,又因为在狱中冒犯前来探视的朱瞻基被直接烤死,几个儿子也尽数被杀。对于这种一心图谋皇权的“叔叔”,皇帝当然不可能不防。

其实相比于朱高煦仓促举兵反被侄子诛杀,更为典型且具有警示意义的例子正是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当初,为了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走皇位,他曾经打着清君侧的名号直接率兵攻入南京。毫无疑问,这便是叔叔对皇帝威胁的最直接体现。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传位于弟弟赵光义时大臣们并不怎么抵触,正是因为二人血脉相连。

对皇帝来说,所谓的叔叔正因为都是父亲的兄弟,与自己同样流着皇室的血脉,才并不能完全信任。如果不对皇叔们多加提防,难保他们日后会不会暗中筹集兵马、勾结各方势力,然后威胁到皇位。早在汉朝初年,高祖刘邦就将儿子们分封到各地以避免夺权争斗,然而,即使到了藩王无诏不得随意进京的明朝,来自叔叔的压力依然让历代皇帝殚精竭虑,或者这从某方面来说也算是“家贼难防”吧。

至于舅舅,乃是母亲的兄弟。在古代后宫中,往往是“母凭子贵”,也就是说嫔妃们要靠生下皇子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否则基本就只能在深宫当中忍受孤寂,或是干脆为皇帝殉葬。在这种环境下,皇子基本上都是深受母亲的宠爱,而作为母方亲属的舅舅们也对自己为何能够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心知肚明,因此不会轻易动歪念头。

历史上,太后专权的情况确实时有发生,像汉朝有吕后、邓太后擅政、唐朝有武后专权、宋朝有女主刘娥、高太后,清朝有慈禧太后等等。吕后掌权时汉惠帝十六岁,她曾经为自己的两个哥哥吕泽、吕释之封侯,还因为大肆提拔吕氏族人导致了后世所称的“诸吕之乱”。东汉邓太后掌权时汉安帝十三岁,她临朝称制十六年,其间她的兄长邓骘官居大将军,一度掌控着朝政。

武则天成为太后时唐中宗二十八岁,这时她的两个哥哥都已经去世,因此她只是将其追封为梁王、魏王,主要重用的还是以侄子武三思武承嗣为首的“娘家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光绪帝还不到四岁,她的三个弟弟都在其掌权后爵至三等承恩公,但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综合上面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一般皇帝的舅舅想要发迹都是借助太后的权势,而太后获得权势则往往是在皇帝年幼或弱势的背景下。如此一来,皇帝根本就无力对母亲、舅舅进行提防,基本只能是随波逐流、勉强自保。相对应的,只要能够不被太后处处掣肘,皇帝基本也就不必担心来自舅舅的压力了。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皇帝的叔叔仍然是皇室内部成员,且往往作为藩王拥有自己的势力。因此,这些皇叔们多少对皇帝会有一定的威胁。至于皇帝的舅舅,则基本是仰仗太后的权势才能获得一时的地位,他们名义上仍是外人,很难得到朝野内外的支持,也往往会随着太后失权而远离权力中心。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清朝什么样的爵位住的宅邸能称为王府 清朝王府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府

    首先,要清楚在清代哪些爵位的宅邸才可以称作王府!在清代,宗室的爵位共分十二个等级,这十二个等级依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宅邸才能叫做王府,多罗贝勒以下

  • 张士诚娶了朱元璋的老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士诚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张士诚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张士诚好像取了这个朱元璋的老婆了,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的呢?还有这个张士诚真的娶了朱元璋的老婆吗?还是有说奇特的一些错误的说法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小编翻阅了无数资料得知,张士诚并没有娶朱元璋的老婆,反而是朱元璋

  • 周武王病逝前:为何让周公辅政 姜尚回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武王

    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病重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周文王时期,姜

  • 南宋韦太后去世时是多少岁?韦太后在金国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韦太后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 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韦太后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也称宣和皇后。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好像残酷的战争跟女人没什么关系,而事实上,女人也是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战争规模越大,就需要

  • 古代宫女出宫后都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宫女

    说起宫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就是古代宫廷当中那些服侍王公贵族的的血侍女。这些宫女出宫之后,多半都是会孤独终老的。因为在年仅13的时候就被选进宫了,翻个错可能就有被打死的危险,费尽心机活到了25岁出来,也找不到人家嫁了。那么这是为何呢?为何宫女出来后嫁不出去呢?其原因有下面这几点:1、进攻的时候多

  • 明崇祯帝在北京城破前为何不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帝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终年三十四岁。好多人有一个疑问,当时明代故都南京,兵强马壮,而且还有一套完整的六部机构,为何崇祯帝不南迁故都,重整兵马,恢复江山呢?一、明代时,北京屡次被围,鲜有失守整个明代,北京城不是一次被围,而是被围多次,但是之前

  • 刘备真的是汉朝中山靖王之后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英雄对华。虽然军队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国家的霸主,但每个人都不傻,他们会披上伪装,轻描淡写地掩饰自己的野心。需要注意的是,《礼记檀弓下》中有一句话:“师父必有名”。于是一时间,有人帮韩屋,有人杀叛军,有人是第四代,第三代观众。用这些名字,一个是为了名师,一个是为了招贤

  • 唐朝反腐最有成效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历史上的唐武宗因为崇道灭佛而被人们记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武宗李炎还是中晚唐那些懦弱昏庸的皇帝中,一位极少见的颇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他对于吏治的整顿,即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在帝国的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为长期耳闻目睹宫廷政治斗争的惨烈,所以其性情豪爽刚毅,喜怒不形于色。武宗很有政治手腕,因

  • 古代女子出嫁为何要穿开裆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说到古代的女子出嫁,自然是比较严肃的,礼仪有很多,毕竟古代的人都是非常注重形式的。所以在女子出嫁的时候都是要准备很多东西的,可是有一个竟然要穿这开裆裤出嫁!这是怎么和回事呢?古代的女子为什么要穿开裆裤出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古代和现在对于女子出嫁可是要封建很多

  • 英布被封淮南王后为何还要起兵反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英布

    英布(?~公元前196年),偃姓,英氏,名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秦末汉初名将。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初,公元前196年秋,淮南王英布的爱妾染上怪病,前往附近的医生家中治疗。英布的属下中大夫贲赫住在医生家对门,见由此巴结领导的良机,便多次到医生家给领导夫人送厚礼,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