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最后为何会被赐死?

伍子胥最后为何会被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32 更新时间:2024/1/20 22:18:21

伍子胥,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伍子胥命运坎坷,在其父遭到政党奸人迫害之后,他本人也不得不离开家乡楚国,一路奔往吴国逃命,而在吴国,伍子胥开始了自己真正辉煌的人生之路,他不仅帮助夫差获得吴王之位,同时还营造了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苏州”,而吴国仗着伍子胥的能力和影响也成了各诸侯国一方霸主。所谓“树大招风”,伍子胥的功绩也遭到了政敌的嫉妒和迫害,最终吴王夫差不顾及当年扶持之恩,而是听信小人谗言,下旨让伍子胥自杀。而十二年后,吴王夫差就为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而懊悔不已,正是因为没有听伍子胥的话,最终曾经的春秋一霸的吴国惨遭灭亡。

1,伍子胥离楚投吴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为楚平王效力并深受重用,但伍奢却遭到了小人陷害,同为太子老师的费无忌不断向楚庄王敬献谗言,说伍奢的坏话。后来,楚平王在费无忌的建议下,竟然抢了自己儿子的妃子占为己有,而费无忌也得罪了太子。费无忌知道如果将来太子继位自己不会有好结果,于是设计陷害太子建,说太子建有谋逆之心,而作为老师的伍奢也被牵涉其中,最终伍奢和长子都被楚平王处死,次子伍子胥逃亡吴国,想要借助吴国之力为父兄报仇。伍子胥在吴国养精蓄锐七年之久,这个时候楚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害死父兄的楚平王已经过世,其子楚昭王继承王位,并把费无忌处死,因此,伍子胥的两个头号仇敌都已经不在人世,但他心中的愤怒却没有因此消解。

2,初露锋芒

伍子胥在谋略上非常有智慧,当时的吴国是僚趁当政,他想趁着楚国的楚平王去世,其政治局势不稳,而发动侵略战争,但吴国公子光却持反对意见,并且对僚趁的治国能力存在质疑。而在伍子胥的帮助之下,公子光发动了政变,僚趁被杀,公子光登上吴王之位,从此伍子胥在吴国的政坛上开始初露锋芒。

3,击败楚国

吴王阖闾在政治上很有抱负,而伍子胥对他也十分忠心,在伍子胥的推荐之下,《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也加入了吴国,如今一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之下,很快就铲除了楚国势力。随着在与楚国对峙当中的胜利,吴王阖闾将视野扩大到了越国,但这一次,吴王阖闾却遭遇了惨败,并且陷入重病当中,不久也就去世了。吴王阖闾去世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王位,并且很快就大败越国为父亲报了仇。

4,君臣离心

在打败越国之后,吴国的地位稳定,外加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整个国家呈现国富民强的景象。但越王勾践战败后,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养精蓄锐,他施重金回落吴王夫差身边一个叫伯嚭的大臣,旨在想要求和,但伍子胥坚决认为现在是灭掉越国最好的时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可吴王夫差并没有接受伍子胥的意见,而是听信小人之见,与越国和好并且将越王勾践留在身边服役,如此,便有了历史著名的“卧薪尝胆”等典故。

在与越国的关系上,以及如何处置越王勾践的事情上,伍子胥与吴王夫差的意见不合,从此,夫差便对伍子胥有了嫌隙。随着齐国君主过世政局不稳,吴王夫差想利用这个机会灭掉齐国,这个时候,伍子胥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此时的越国才是最大的祸患,不能养虎为患,可越王勾践根本听不进去,他认为如今的越王勾践整日为自己喂马、牵马,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根本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于是大举进攻齐国,并且满胜而归,至此,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更加反感了。

5,伍子胥之死

吴王夫差的每一个决策都让伍子胥感到吴国起数将尽,也深知吴王对自己的质疑,果不其然,随着小人不断的献谗言,伍子胥以“谋反罪”被吴王夫差赐死,死前,他嘱托好友将其双眼挖出挂在城门之上,他要亲眼看到吴国的灭亡。果然,在伍子胥去世十二年后,越王勾践凭借着休养生息后的实力进攻吴国,吴王夫差自尽而亡,死前感慨万分,后悔当年没有听伍子胥的话,如今悔时晚矣。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岳飞的尸体在哪里?岳飞真的被埋在九曲丛祠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飞

    岳飞是宋朝时期一个最有名的忠臣,更是满怀热血替国杀敌,眼看就要收复失地大功告成,谁知却被奸臣贼子陷害。而当时的皇帝赵构竟然也连续下12道命令。逼回岳飞,不甘心且无奈的岳飞被召回京,没有与秦桧赵构等人理论,接着就被多条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大牢。他是一个小小的狱卒,得知岳飞遇害后,将尸体偷出埋葬在九曲丛

  • 北齐胡太后为什么最后会在烟花之地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胡太后

    北齐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一个王朝,是中国南北时期北方割据王朝,整个朝代只经历了二十七年,共有六位皇帝,学过历史的人,想必都会给北齐这个王朝打上“变态”的标签。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北齐的六位皇帝,一个比一个荒淫无耻,一个比一个更挑战人的道德底线,一些不堪的词语,譬如&ldq

  • 三国曹魏两位重臣:曹休和贾逵之间有何矛盾纠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休

    魏明帝,即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太和二年(228年),石亭之战爆发,战事过程中,曹魏宗族大将曹休,被东吴孙权狠狠地阴了一把,曹休被吴军击败,溃不成军,差点丢了性命。当时,东吴有一个叫周鲂的人,诈称得罪了孙权,想投降

  • 古代士兵只认虎符不认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虎符

    古代调动兵马未必都是需要虎符的,除非是大型战争,因为虎符是分为两半,一半是将军保管,一半是皇帝保管,毕竟很多地方的士兵根本没见过皇帝,所以基本都是一级管一级,如果换人或者越级调兵,这时候就需要虎符。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只认虎符不认人,当然为了防止有的士兵不服从,所以大多将军还是会用虎符调动。

  • 甄宓死后为何头发遮面口塞糠?甄宓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甄宓

    本来曹丕就已经对甄宓没有任何的爱意了,现在又看到甄宓在埋怨自己更是生气,于是便命人将甄宓杀死。曹丕听人说甄宓是被冤死的,曹丕害怕甄宓会在地下告他一状,于是便用糠将甄宓的口塞满,将头发遮住面部,于是才造就了甄宓是这么的惨死。甄宓本也是名门世家,从小都是非常的善良,在乡亲们没有东西吃的时候甄宓就会劝说

  • 历史上的甄宓与曹丕有爱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甄宓

    除了她是一个大美人才貌双全外喜欢也占大多数,后期的曹丕就有些薄情了,他对郭女王的好和宠爱远远高于甄宓,说白了就是抛弃了她,曹丕带着郭女王在洛阳而甄宓被留在了邺城不闻不问,可见她已经被自己爱的人抛弃在了一边,她只能和自己的孩子相依为命,在漫长的岁月中孤独度过。最后在曹丕的一杯毒酒后离开了这个没有温情

  • 古代宫女为什么也要净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宫女

    提到净身,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宦官,也就是太监。这一类人服侍于深宫之内,不仅仅需要照顾皇上的衣食起居,而且会接触到各个嫔妃。为了保证皇室的纯正血脉,所以对他们采用净身这一残酷的办法。虽然历史上对于宦官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但是他们所遭受的不幸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宫女的净身逐渐出现,同样是一种非

  • 马超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超

    导言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四十七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率曹仁、徐晃、张郃、许褚等猛将及十余万人马开赴陕西关中,西

  • 赵武灵王晚年时为何会被困于沙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武灵王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是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相对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将赵国从弱小的状态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的国君便是赵武灵王。可以说,倘若没有此人的话,或许赵国在不久之后便会亡国。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是赵武灵王却十分可怜,他被困于沙丘三个月的时光里,竟然没有人前来

  • 在古代皇帝真的有三千佳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

    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后宫的嫔妃之多,然而真的每一个皇帝都有三千嫔妃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皇帝虽然嫔妃确实很多,但并没有夸张到三千人这么多。我国古代后宫究竟有多少人,这就要求我们从每个王朝的后宫制度来切入。首先,从周朝时期开始,就有了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