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关于甄宓的死有两种说法 哪一个才是真的

有关于甄宓的死有两种说法 哪一个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5 更新时间:2024/1/29 12:03:18

甄宓无疑是三国时期的美女,她的美貌程度能和江南二乔相提并论,因此世人常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尤其可见甄宓确实美若天仙,犹如嫦娥仙子在世。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的人生也是如此,她早年是袁熙的妻子,后来曹军击败袁军,攻进了冀州城,曹丕见甄宓美若天仙,于是迎娶了甄宓。乱世之中,人如累卵,甄宓也不得不从,一开始甄宓深受曹丕喜爱,但随着岁月交替,曹丕有了其它心上人,便慢慢疏远了甄宓,最后甄宓死了,关于甄宓的死法,有两种不同的记载,那么甄宓因何而死呢?

出身富贵,仁义之心

《三国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

甄宓出身于名门望族,到了甄宓这代家族依然显赫,甄宓的父亲曾任上蔡令,母亲张氏则是常山人,家中三子五女,甄宓排行最小,是家中的小女儿,甄宓三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了,年幼的甄宓哭的十分伤心,家人觉得甄宓早慧,因此对甄宓倍加宠爱。长大后的甄宓十分喜欢读书,她博闻强识,领悟能力极强,因此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见识过人。

《魏书》:“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当时天下大乱,老百姓为了活命纷纷拿家中值钱的东西换粮食,甄宓家因为富贵,因此积存了大量的谷物,甄家于是用谷物换财宝,很快便收集了大量的财宝,甄宓看在眼中,痛在心中,于是对母亲说:“如今是乱世,乱世求宝并非善策,现在的天下,匹夫无罪,怀壁就有罪,这就是所说的因财丧身,现在老百姓都处于饥饿之中,我们应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以此来积存仁义。”,家里人都觉得甄宓说的有理,于是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一时间甄家名望四起。

甄宓十四岁那年,二哥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甄宓常常去照看他们。甄宓的母亲性情严厉,时常斥责儿媳,甄宓听说后,就劝说母亲:“二哥已经不幸去世了,二嫂年轻守寡,还要照顾孩子,十分不容易,虽然是儿媳,您也要视若己出,当成自己女儿看待才是”,甄宓的母亲听后认为有理,从此十分善待儿媳,一家人从此十分和睦。

再嫁曹丕,深受宠爱

《资治通鉴》:“太祖之入邺也,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为之聘焉,生子叡。”

建安年间,袁绍让儿子袁熙迎娶了甄宓,甄宓从此走进了深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袁绍击破公孙瓒,并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夫人。官渡之战中袁绍战败,再加上后院起火,袁绍一时十分忧虑,后来平定内乱后,袁绍就忧愤而死,袁绍死后,袁绍的儿子们开始内斗,结果曹操趁虚而入,率军击破了袁军,并攻破了冀州邺城,曹丕则率军攻进了袁府。

当时甄宓十分害怕,藏在婆婆刘夫人身后,曹丕问刘夫人:“她是何人?”,刘夫人答到:“是小儿袁熙之妻”,曹丕见甄宓美若天仙,一下子就被甄宓迷住了,刘夫人看在眼中,于是对甄宓说:“这回我们没事了”。不久,曹丕迎娶了甄宓,并对甄宓宠爱有加。一时间曹丕将甄宓视若掌上明珠,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不久,甄宓就为曹丕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子是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女儿则是东乡公主

劝勉上进,孝敬婆婆

《魏书》:“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后从,留孟津,帝居守邺。时武宣皇后体小不安,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

但甄宓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十分谨慎,她时常勉励曹丕的其它妾室,劝勉她们上进,对得宠的,不得宠的都一视同仁,并时常劝谏曹丕,让曹丕多纳妾室,以使子孙繁盛,曹丕对甄宓之举十分满意。有一次,曹丕对妾室任氏十分不满,于是想驱逐任氏,甄宓听说后,就前去劝说曹丕,于是对曹丕说:“任氏的品德、美色都在我之上,为何要赶她走?”,曹丕听后说:“任氏不够温柔,性子急躁,我已经忍受很久了,还是让她走吧”,甄宓说:“如今您赶走任氏,很多人肯定认为是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一些人会觉得我专宠,希望您重新考虑”,曹丕听后,没有回答,还是执意赶走了任氏。

但从这件事情当中,就可以看出甄宓为人善良,善于团结众人,哪怕是争宠对手,她也细心爱护。还有一次,曹操率军西征,随行的卞夫人生病留在了孟津,而此时曹丕与甄宓则在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宓听说后十分悲伤,常常为此偷偷哭泣,怨恨自己不能照顾婆婆,后来有人告诉她卞夫人病好了,她也不相信,时常为此忧虑,后来卞夫人亲自回信诉说,甄宓才信以为真。后来大军回邺城,甄宓亲自去迎接,看到卞夫人后悲喜交加,问寒问暖,不断的询问病情,行为感动了很多人,就连卞夫人也感动的落泪,不禁说道:“我有一个好儿媳呀”,由此可见,甄宓也是一个孝顺之人。

死亡之谜

《三国志》:“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最后还是早早的去世了,关于甄宓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曹丕赐死了甄宓,这种观点出自《三国志》,曹丕当上魏王后,不久就逼迫汉献帝禅让了,从此成为了曹魏皇帝,成为皇帝后的曹丕开始疏远甄宓了,因为此时甄宓已经年老色衰了,而曹丕身边则是美人不断,有郭贵妃、还有李、阴两位贵人,她们年轻貌美,日渐受宠,而甄宓则被冷落了,甄宓因此心怀不满,常有怨言,此时郭贵妃又多进谗言,最后曹丕一怒之下将甄宓赐死,为了不让甄宓死后到地府告状,曹丕命人将甄宓以糠塞口,以发披面,死的十分凄惨。

当时曹丕下完命令后,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股青烟拔地升天。于是让周宣解梦,周宣听后说道:“天下将有高贵的女子死掉”,于是曹丕有些后悔,赶忙召回传令的人,但为时已晚,一代芳华,就此陨落。

《魏书》:“帝践祚,有司奏建长秋宫,帝玺书迎后……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

第二种说法说甄宓因病而死,这种观点出自《魏书》,曹丕当上皇帝后,马上就想立甄宓为皇后,但遭到了甄宓的拒绝,甄宓觉得自己才德不足,不配当皇后,因此多次拒绝。当时策立甄宓的玺书下达了三次,甄宓就拒绝了三次,并常常以有病在身推脱,她觉得自己难当皇后大任,希望曹丕能另选贤能,当时正值夏季,曹丕于是决定秋季再进行策立皇后事宜,但甄宓此时已经病重,不久就在邺城去世了,曹丕万分悲痛,追赠了皇后玺绶。

那么这两种观点哪种更可信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最可信,因为曹家向来狠毒,总能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事情,甄宓因为失宠而多有怨言,而此时郭贵妃趁机进谗言,曹丕一怒之下处死甄宓是有可能的,因为曹家向来狠毒,后来甄宓的儿子曹叡即位后,郭太后因忧惧而死,这就说明郭太后曾经一定进过谗言,才导致甄宓被杀。

当然,甄宓被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种观点认为曹植曾经与甄宓有染,最后事情败露,被曹丕知道了,曹丕因此处死了甄宓,甚至想处死曹植,所以才会有七步诗传世,当然这种观点没有史料依旧,只能当做传说,毕竟曹植当年写下了《洛神赋》,以此来怀念甄宓,所以才有这种观点,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曹操当年想要得到甄宓,结果被曹丕抢走了,曹操怀恨在心,所以一直不立曹丕为太子,后来曹丕当上皇帝后,迁怒于甄宓,因此不再宠爱甄宓,而是选择了别人,最后将其赐死。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原因,就是有人认为曹叡并非曹丕所生,而是袁熙的儿子,当时曹丕抢走甄宓时,甄宓已经怀有身孕,只是不明显而已,然而这种观点也没有史料依旧,或者因为是曹家丑闻,所以没有人敢记载此事,当然这只是推测而已,不能下定论,但甄宓之死,被杀的可能性更大,病死的可能性很小,应该是当时《魏书》的编撰者编造了甄宓病死的事情,以此来粉饰太平,所以说《三国志》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甄宓确实是被赐死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书》、《资治通鉴》

标签: 甄宓

更多文章

  • 虞姬是项羽的正妻还是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虞姬

    项羽困于垓下,曾作《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对战刘邦,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县),

  • 三国曹魏郭女王的死因有几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郭女王

    郭女王的真正死因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也是历史留下的一个谜团。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郭女王”其人,因为在大家印象中魏文帝曹丕的老婆,应该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甄宓(fu) ”,也就是传说中曹植《洛神赋》里洛神的人物原型;而实际上这个郭女王才是曹丕当

  • 刘备赐死刘封的原因 刘备是怕威胁刘禅的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赤壁之战之前,无立锥之地的刘备一直寄寓于各诸侯之间,疲于奔命,混得很惨,起初讨伐张纯之时,幸亏以其精湛的演技装死而躲过一劫,不然早上西天,"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刘备早已成为常态的逃亡之中,难以自保的刘备多次狠心丢弃妻子和子女不管,独自逃命,真是有损其"闻名于世的仁慈

  •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没有之一,通过商鞅变法,把一个处于边陲之地的弱势秦国变成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用了六代人统一了几百年乱世的战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从中国历史来看,历朝历代的改革者大多不得善终,因为改革一定会触动权贵阶层与利益阶层,商鞅也是如此,

  • 清朝官员退休后每年有五十两银子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在现代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福利增多了,老一辈的人想要儿子是为了老有所养。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有许多养老保险,还有养老院的机构,即使是一辈子都没有儿子,晚年也可以生活的十分幸福。在古代社会就不一样了,那些老人如果晚年没有子女的供养,没有自己的积蓄将很难生活下去。所以古代的生育观念在与现在的不一样,才会出

  • 空城计有何漏洞?司马懿是真的看不出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表演空城计的时候,四道城门分别安排了20多个士兵,扮成老百姓在那打扫。同时,诸葛亮坐在城头之上,穿得仙风道骨,在那里抚琴。说起来,诸葛亮的这种设计,其实是很危险的。为什么说很危险呢?诸葛亮倒也罢了,他自己当然可以做到镇定自若,琴声不乱。但是门前扫地的那20多个士兵,情况就不

  • 清朝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咸丰帝为何30岁就驾崩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咸丰帝

    说起中国近代史,一定会提起清朝的灭亡,其中光绪和慈禧绝对是重点之一,慈禧垂帘听政,一手架空了光绪。那么清朝最后一位有实际权利的皇帝是谁呢?这位皇帝就是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年号为咸丰,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9个皇帝,也是清王朝最后一个有实权在手,有能力治理国家的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

  • 二乔指的是哪两个人 二乔被锁在铜雀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二乔

    二乔,也就是大乔与小乔,乔亦作桥,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东汉末年桥国老的两个女儿,大乔为孙策妾,小乔为周瑜妻。二乔史记记载《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 清朝妃子收入有多少 换做现在是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

    现代女性看古装剧时总是幻想自己能穿越清宫,摇身成为后宫宠妃,享尽万般宠爱,一生荣华不断,不用干活,每天混吃等死,还有大把的银子送到宫里来,这简直是万千少女的理想生活。其实后宫也是个庞大的系统,妃嫔之间等级森严,不同品阶对应的薪资待遇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宫廷剧中后宫女人争斗不休,彼此争风吃醋,为的

  • 陈阿娇是如何成为汉武帝皇后的?陈阿娇骄横善妒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阿娇

    “金屋藏娇”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身为故事女主角的阿娇也是贵族出身、一代皇后,但是阿娇和汉武帝两人最后的结局却是感情破裂。既然能被传为一段佳话,想必这一对皇帝和皇后之间还是有过深厚的感情的,只是最后“不爱了”。所以今天就先和大家聊一聊他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