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59 更新时间:2024/2/11 20:50:18

唐末黄巢咏菊一诗的寓意是什么

《不第后赋菊》是一首赞颂菊花的诗,此诗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这首诗是在他没有考中科举之后所写,使他对唐朝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思想,通过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的第一句点名菊花开放在萧瑟的秋季。尤其他提到的“九月八”,因为之后农历九月九就是重阳节,正是古代登高聚会,赏菊的好时机,也正是菊花大展风采、让人欣赏的日子。但是诗中写的是“九月八”而不是“九月九”,加上“待到”两次,表明了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但又充满着坚定,他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憧憬。

第二句是写菊花的威力,在那个时候百花凋零了,但是菊花还开的旺盛,强调了菊花的坚强的品格。同时,作者又暗示了第二种意思,他把菊花比喻成农民起义军。百花杀,是说百花的凋零,在这里也比喻唐朝的政权马上就会被推翻。

第三句写了菊花的香气充满整个长安城。菊花的香气不是飘香,也不是清香,而是冲天的香气。在古代封建统治中,天是不可侵犯的,是神圣的象征,但是作者却用了“冲天”,表现出他对封建统治的蔑视,想要冲破那层统治。

第四句是写菊花的颜色。满城都是菊花,布满京城,也同时暗喻着长安城即将为身披盔甲的农民起义军所占领。

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是谁

人们把黄巢和宋江这两个争议人物联系在一起,是源自于宋江在酒后所著的一首诗。诗中写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其中,这首诗歌中的“敢笑黄巢不丈夫”表达了宋江对黄巢的蔑视,认为黄巢不是大丈夫,自己才是大丈夫。

不过,这两人还是有共同之处的。两人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都发生在朝代盛世的末年。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的末年,导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的阶段。宋江的起义是发生在宋朝的末年,但是影响却远不及黄巢起义。抛开历史的偏见,黄巢的影响是远远超过宋江的,黄巢在义军的拥护下称王,自号“冲天大将军”,建立了大齐的政权,是历史上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由于他过人的胆识和勇猛的性格,在王仙芝之后他便成为了起义军的最高的领袖人物,辗转于各个地方,最后进军长安称王,直到他战死在沙场之上。宋江是《水浒传》里面的传奇人物之一,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的领导人物,原是押司,在托塔天王晁盖死后他便成为了梁山的领袖,极大主张让好汉们接受朝廷的招安,并且在招安之后替宋朝攻打起义军,但不久后被奸臣毒害。

两个人物在历史中并不属于改朝换代的大人物,而是许多农民起义中的一些点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留下了几笔。但是,两人的南征北战,战功显赫,在历史上留下了短暂的一页。

黄巢杀人八百万是真的吗

多年来,在教科书上都称赞了黄巢是一位伟大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起义推进了历史的前进。但也有人说黄巢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将繁华的长安变成了一座死城,那么,到底黄巢是农民起义领袖还是杀人狂魔呢?黄巢杀人八百万是真的吗?

黄巢出身于一个叛卖食盐谋取暴利的富有家庭,黄巢自小立志要进入官场,可惜却屡次遭到落榜。公元875年,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开始响应王仙芝,成为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发起人之一,在王仙芝死后,他成了农民起义的领袖。从一介书生到农民起义的领袖再到杀人狂魔,实属一言难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所谓,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历史上,所谓,孙坚

    历史上所谓的孙坚背约是什么典故?据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来看孙坚的死与其“匿玺背约”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孙坚有了匿玺背约的行动,才酿成了后来与袁绍、刘表结仇,中埋伏而死的下场。孙坚生平介绍: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

  • 司马欣在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欣,乱世,之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不得善终,司马欣

    司马欣和司马懿司马欣和司马懿属于司马氏族不同的分支。司马氏族最早来自于周王朝,发展到秦汉之后,司马氏族就分成四支:魏系、卫系、秦系和赵系。司马欣属于秦系司马氏,司马懿属于赵系司马氏。司马欣(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204年),秦朝的长史,曾辅助秦国将军章邯与陈胜的起义军作战,后来归降于楚军。因有恩项羽,

  • 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求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熙凤,为什么,还会,林黛玉,做事,求得,是什么,红楼梦,谁

    《红楼梦》里谁想培养林黛玉做接班人呢?这话还得从贾母对贾宝玉的态度说起,在老太君心目中,宝玉将来不仅是要主政贾府的,而且也是要指着他将来中兴贾府的。那么,在宝玉主政贾府时,掌管府内事务的重任理当由宝玉的妻子来担当了。这个未来的府内事务操持人,在贾母那里的分量就非同小可了。贾母恐怕早就把这么个人儿看成

  • 为何说陈圆圆与吴三桂纠缠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何,陈圆圆,圆圆,吴三桂,纠缠,一生,说起,陈圆圆,圆圆

    说起陈圆圆,我们不得不提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他们几乎纠缠了一生。本文揭秘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恨纠葛。陈圆圆与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有一个平庸的开头:某女因家贫流落苏州,沦为娼妓。成年之后因色艺双绝,名声遐迩,为时人所慕。今人多以为陈圆圆一生与吴三桂纠缠不清,却少有人知陈圆圆遇吴三桂是被田畹带回

  • 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被蜀汉闲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世,英杰,马超,为何,蜀汉,闲置,马超,陈寿,三国志,中其

    马超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其实是结局悲惨的,虽然马超投靠刘备后,有过很荣耀的官位,但是马超更多的遭遇到了蜀汉上下的猜忌和防范。马超有很高的武力,并不在关羽之下,论军事谋略也不比赵云差,但是马超最后年仅47岁,就告别历史舞台,那马超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呢?马超的简介马超,字孟起,父亲马腾,祖父马肃娶的是羌

  •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简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著名,长平,之战,简要,介绍,赵括长,之战,介绍

    赵括长平之战介绍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

  • 豪格是如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豪格,如何,亲手,死心,爱的,福晋,亲王,豪格,生于,160

    肃亲王豪格,生于1609年(明万历三七年),卒于1648年(顺治五年),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17岁授封贝勒,24岁授封为和硕贝勒,28岁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清初十二等爵位的第一等)。豪格虽然位极人臣,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并不平坦,充满了艰辛和坎坷。1635年(天聪九年)的一个春日,盛京(今沈阳)郊外

  • 解密中国古代的慈善资金来自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解密,中国,古代,慈善,资金,来自,何处,中国,古代,慈善

    中国古代慈善活动怎么开展?东汉时期汉献帝刘协“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据《周礼·地官》记载,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职中,设立地官司徒,助其教化国民,安定天下。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6项措施,即“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 何进为何被宦官所杀?犹豫不决最要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何进,为何,宦官,所杀,犹豫不决,要命,公元,189年,大将

    公元189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已经和以蹇硕、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到了难以共存的时候。就在这一年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即位,由少帝之母何太后听政,少帝之舅大将军何进辅政。在当时,何进手握天下大权,已经有了出兵剿杀宦官的权势,并且有少帝刘辨在手,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编造所谓诏令。加上当时以袁绍为首

  • 揭秘:历朝皇帝为何一生只能结一次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历朝,皇帝,为何,一生,只能,一次,俗话说,皇帝,三宫

    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