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揭秘: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战犯特赦名单

历史揭秘: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战犯特赦名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3 更新时间:2024/1/5 18:34:19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战犯特赦都有谁?从资料看来,这些数据比较真实。他们主要建国初期大陆收押的日军战犯共有1109名,其中969名是1950年7月苏联移交给中国的,主要是原日军关东军的军官、宪兵,伪满洲国的官员、警察等,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其的是140名是“在解放战争中捕的,被阎、蒋用来参加打内战的”,被关押在太原战犯管理所。

当时,由于中共忙于稳固国内政权,顾不上处理这些日军战犯,甚至不愿意从苏联接收这批战犯。1949年底泽东访苏期间,苏联外长维辛斯基曾特意毛提出:“鉴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建议中方应及早考虑将仍在苏联境内拘留的一批在中国作恶多端的日本战俘和中国伪满战俘接收过去。”

对此毛泽东明确表示:“这批战犯中国需要接过来,并加以审判。但因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仇恨集中在内战罪犯方面,而审讯内战罪犯的时间最快要到1951年。如果先期审讯日满战犯,不审讯内战罪犯,则有不足之处。因此,对应移交的日满战犯,可否请苏联暂代拘押,到今年下半年再行移交。”苏联政府表示同意。可见,建国初期大陆政权更偏重于解决国民党的问题,对这些日军战犯并没有多在意,觉得接收处理日军战犯的时机尚不成熟。即便到了1950年7月中共从苏联接收日军战犯后,也并没有采取什么进一步的措施,周恩来对此解释说:“日本还不承认新中国,和台湾单独订立了和约,中日两国还处于战争状态,因此过早地处理这些战犯,在内容上、形式上都不妥当,必须经过一个时期。”

但当时的外交困局使周恩来想借处理日军战犯问题的机会与日本改善关系

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如能够尽快打破外交困局,争取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成为主持外交事务的周恩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其中改善中日关系以及争取日本在中美之间“中立”是中国外交策略的重要部分,当时中日民间交往已颇有起色,但是如何能使中日关系上升到官方层次呢?周恩来想到了在押的日军战犯,他想通过这对这些日军战犯的处理促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在周看来,当时日本的处境不是很好:“自1951年美国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签订后,处于美国半占领状态下的日本,也尝到外族侵略的痛苦。

今天的日本处在一个和从前完全不同的地位上,不再是侵略别人的国家,而是反过来受别人压迫的国家,这种处境是值得曾有过相似境遇的中国人同情的。”而日本政府的态度也有所改变:“自1954年12月,自民党的鸿山一郎组成新内阁后对改善中日关系、发展日中贸易表现较为热心,并愿意重新制定对华政策,也是值得中国给予重视和肯定的。”这就让周恩来看到了两国发展关系的希望。

正是根据这种判断,处理日军战犯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为了能够显示中国政府的诚意,在对日军战犯进行罪行调查的过程中,1954年周恩来明确表态说,对日军战犯实行“宽大处理”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再次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了,应该有个结束了,现在要快一点来处理。”

然而处理日军战犯遇到的两个难题使中国政府很是头疼

日军战犯的问题真正处理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其中两个难题最让中国政府头疼:

第一个问题是对这些日军战犯进行起诉的证据不足。由于中国政府的调查不足,因此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于绝大多数在押的日军战犯,“既缺乏具体材料,也没有什么旁证,能确定的仅是他们的官职。目前又不能根据这一官职一律判处六七年以上徒刑”;而即便是有证据的日军战犯,证据也“主要靠自供与互相检举的材料,但证据不全,搜集的材料不够有力,如果他们翻供时就办法不多了”。这种状况成为审判这些日军战犯的最大障碍。

标签: 历史揭秘1959年12月日第一批战犯特赦名单

更多文章

  • 波茨坦会议三巨头?波茨坦会议开幕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波茨坦,会议,巨头,开幕式,波茨坦,会议,巨头,1945年

    波茨坦会议三巨头是谁?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开幕,波茨坦会议上的三巨头,其中两人为军人出身。这次会议也是改变世界的一次重要会议。波茨坦会议三巨头是指,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杜鲁门、斯大林、丘吉尔和三国外长等参加了会议。波茨坦 会议的历史意义 会议通过了《波茨坦公告》

  • 为什么特赦末代皇帝溥仪?揭秘溥仪特赦后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特赦,末代,皇帝,溥仪,揭秘,后的,生活,纪念,70

    为纪念70周年抗战胜利了施行的特赦引起一片哗然,媒体纷纷聚焦在“特赦”二字。与此同时,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又在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历来的特赦次数。然而对于这段历史的回顾还是会有人聚焦在溥仪为什么被特赦上?关于这段历史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清朝末

  • 新中国成立后是否有特赦?盘点新中国以来历次特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新中国,成立,是否,特赦,盘点,以来,历次,特赦,一种,政治

    特赦是一种政治手段,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特赦是有些陌生。然而特赦却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中国历史上,大赦、特赦、曲赦、别赦、减等、赎罪等大大小小的赦免有上千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赦的次数有多少次?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年至1975年对经过教育改造改恶从善的犯

  • 汪东兴与华国锋:汪东兴揭华国锋隐退幕后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汪东兴,东兴,华国,隐退,幕后,隐情,汪东兴,东兴,华国,什

    汪东兴与华国锋有什么样的历史关系,汪东兴曾说过:邓小平比华主席差远了?这是真的?平心而论,华国锋不是一个领袖群伦的人,正如汪东兴所说:“华国锋总是一方面想让老同志满意他,另一方面又要让新同志感觉到他就是毛主席一手选定的接班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如果作为一个幕僚或者执行政策

  • 二战雅尔塔会议内幕:揭秘斯大林实际获利最丰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二战,雅尔塔,会议,内幕,揭秘,斯大林,实际,获利,丰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军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谈,商议战后欧洲的安排。雅尔塔会议最初被视为是一次成功的会议,然而到了现在,有许多人却认为这次会议是失败的。但不论如何,雅尔塔会议与冷战的开始以及苏联对东欧和中

  • 开罗会议在那里召开?解密开罗会议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开罗,会议,在那里,召开,解密,全过程,德国,意大利,不断

    在德国和意大利不断的退败下来,而后德军和意大利军队的投降给在战争中生活的民众带来一线的希望,毕竟这似乎离和平不远。接着,对于如何解决日本问题也被提上日子。因此,美国政府与英国政府邀请蒋介石前往埃及举行会晤。 开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943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轴心国德国和意大

  • 为什么全国特赦?解读时隔40年国家施特赦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全国,特赦,解读,时隔,40年,国家,施特赦,意义

    前段时间朝鲜的特赦被议论纷纷,没过多久这中国也实施了特赦。时隔40年,国家为何在这个时候施特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共是进行了7次的特赦,而次此特赦的意义非凡,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 1943年发表的开罗宣言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1943年,发表,开罗,宣言,中国,意义,是什么,前段时间

    前段时间李登辉的言论“钓鱼岛是日本的”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李登辉再次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现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表明日本必须归还所窃取中国领土,包括钓鱼岛。由此看来,开罗会议对我国的意义重大。1943年12月1日,参加开罗会议的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确定

  • 中印公路什么时候通车?中印公路1945年才通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印,公路,什么时候,通车,1945年,中印,公路,什么时候

    中印公路什么时候通车?1945年1月28日,历经艰辛开辟出来的中印公路终于接通滇缅公路。1月29日过芒市、龙陵,夜宿大坝,30日抵达保山,2月3日到达昆明西郊车家壁。中印公路为什么到1945年才通车? 开通中印公路的历史背景盟军第一次缅甸作战失败后,中国唯一一条接收国际援助物资的通道滇缅公路被日

  • 1943年开罗会议的召开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1943年,开罗,会议,召开,国有,什么,影响,美国总统,罗

    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于1943年10月20日给时任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发去电报,邀请他在埃及举行会晤。经过商议,三国领导人定于同年11月中下旬在开罗会面。同年蒋介石在宋美龄的陪同下参加了开罗会议,宋美龄当蒋介石的翻译。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登上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