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名臣因为市容市貌不达标 被皇帝活活整死

三国名臣因为市容市貌不达标 被皇帝活活整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1/19 9:58:40

古代皇帝一言九鼎,生杀大权,予取予夺,在皇权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冤魂。

三国时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大动乱时代之一,自然有不少“屈死的鬼”,但是,在这些冤魂野鬼之中,有一个人的死因最令人唏嘘。

这个人就是曹魏名臣,杨俊

皇帝杀他的理由竟然是:管理的城市市容不达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杨俊,后汉时代曹魏大臣,遭逢乱世,追随曹操,先为南阳太守,后官至征南将军、中尉。

杨俊乃河内大姓,乃当时名士,保境安民又有功绩,司马懿等人都和他关系莫逆。按道理,杨俊的仕途应该没有什么阻力,但是,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漩涡中,一切皆有可能。

杨俊的命运在建安二十四年发生了转变。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从汉中撤退,同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个叫魏讽的人在邺城叛乱,杨俊因此遭受牵连。

《三国志@杨俊传》记载:俊自劾诣行在所。俊以身方罪免,笺辞太子。太子不悦,曰:“杨中尉便去,何太高远邪!”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

这个记载的大意是:杨俊因为魏讽谋反有失职之过,因此自己主动辞职,当时曹操统兵在外,魏国人事由太子曹丕掌管。曹丕看到杨俊的辞呈,很不高兴的说:“杨中尉说走就走,未免太清高了吧”,于是将杨俊贬为平原太守。

曹丕为何不喜欢杨俊呢?答案是:杨俊与曹植关系很好,当年曹丕与曹植争夺曹氏继承权,杨俊明显倾向曹植,曹丕听说后,对杨俊怀恨在心。

不久之后,曹操病逝,曹丕做了魏王,紧接着,曹丕废汉称帝。

曹丕做了皇帝后,杨俊被任命为宛城太守。

但是,好景不长,曹魏黄初三年,曹丕南巡至宛城,竟然将杨俊逮捕,宣布死刑。

而曹丕要杀杨俊的理由很简单:宛城市容不整,民生不旺。

《三国志@杨俊传》记载: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巿不丰乐,发怒收俊。

对于杨俊的死,《魏略》也进行了记载:乃收宛令及太守杨俊。诏问尚书:“汉明帝杀几二千石?”时象见诏文,知俊必不免。乃当帝前叩头,流血竟面,请俊减死一等。帝不答,欲释入禁中。象引帝衣,帝顾谓象曰:“我知杨俊与卿本末耳。今听卿,是无我也。卿宁无俊邪?无我邪?”象以帝言切,乃缩手。帝遂入,决俊法,然后乃出。象自恨不能济俊,遂发病死。

这个记载是说:曹丕收押宛城太守杨俊,发诏书问:“汉明帝杀了多少太守级别的官员”,当时名士王象与杨俊关系很好,他看到诏书,知道杨俊必然无法幸免,便求见曹丕,扣头流血满面,请求留杨俊一命。曹丕没有答复,转身就要走。王象冲上去,拽住曹丕的衣服,曹丕说:“我们知道你和杨俊关系好,可是今天的事,你要么听我的杀杨俊,要么救杨俊与我为仇。”王象见曹丕这么说,只得放手。杨俊死后,王象因为未能救出杨俊,因此抑郁而死。

我们看,曹丕杀杨俊,理由并不充分,甚至有点荒谬。

要知道,曹丕虽然多疑奸诈,但却不是暴君。面对王象的恳求,他说出“有他无我,有我无他”的狠话,说明他对杨俊恨之入骨,非要将其弄死不可。

标签: 三国名臣因为市容市貌达标皇帝活活整死古代

更多文章

  • 如果懿文太子不死 大明王朝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如果,懿文,太子,不死,明王朝,另一种,走向,今天,小编,不

    今天小编不给大家整悲伤的晚清史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明史吧。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问题来,即本文的标题——如果懿文太子朱标不死,大明王朝的历史会是另一种走向吗?看到这,有的读者可能就会拍案而起了。什么!小编这不是在说废话吗?一个该死的人没有死,你说大明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走向!而且这个人不是

  • 假如吴三桂不为陈圆圆而叛变 清军能入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假如,吴三桂,不为,陈圆圆,圆圆,叛变,清军,入关,一直,有

    一直有个说法,不是明朝要自灭,是天要亡明。很多历史迷至今都相信,如果没有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靠清军的八旗军,根本就吃不下明朝。毕竟一个扎根于中原几百年的大帝国,就算处于衰退期,也不至于被清军的骑兵摧枯拉朽般地推翻。因此,更多人认为其实是李自成打下了天下,清军只是借着吴三桂的

  • 严嵩儿子严世蕃竟是西门庆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严嵩,儿子,严世,竟是,西门,原型,严嵩,哪个,朝代,明朝

    严嵩是哪个朝代的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之一。他出生于1480年,那时在位的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之后则是孝宗,而在他高中进士的1505年,孝宗去世武宗继位,而严嵩真正报效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严嵩画像因为严嵩在考中进士几年后,突发大病不得不退官回家,之后有整整十年时间一直在家隐居读书。等到他

  • 慈禧的政敌肃顺 砍头前为何被割掉了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政敌,肃顺,砍头,为何,掉了,舌头,1861年,咸丰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为了夺权,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灭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失败者的“顾命八大臣”,除了被革职外,为首的肃顺、载恒和端华三大臣,还丢了性命。其中,载恒和端华被赐悬梁自尽,还留了个全尸

  • 慈禧睡觉皇宫要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睡觉,皇宫,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这是,为何,睡觉

    睡觉是人类干的最正常、最自然的一件事,往床上一躺就可以了,无需任何工具,毫无技术难度。但是,有一个人睡觉却是一场技术活、体力活,她睡一次觉,能累死周围十几个人,她每一次睡觉都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这个人就是慈禧。慈禧生活的奢侈,除了表现在她吃饭、洗澡、娱乐等各种睁着眼干的事情上,还表现在睡觉这件闭着眼的

  • 乾隆皇帝的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皇帝,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1792年,英

    1792年,英国国王委派马戛尔尼伯爵为使臣,带领英国使团出使大清国。马戛尔尼率领的舰队抵达广州后,两广总督接待了他们。当时,正是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所以,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英国派使臣来给乾隆皇帝拜寿,而且带着大量的寿礼。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派人来给大清国的皇帝拜寿,乾隆心里美滋滋的。他当即决定,亲自

  • 李白当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白,当官,败的,原因,是什么,李白的,白的,身世,一直,以

    李白的身世一直以来李白的身世都是一个谜团,史书上关于他出生的说法也是模糊不清,甚至很多地方还自相矛盾,即使到了现在,李白的身世也依旧是一个谜团。那么李白的身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身世成谜的李白一般来说李白的身世,最早最有权威性的记载只有两个,一个是李白认的族叔李阳冰所作的《草堂集序》,还有一个则是李白

  • 唐朝人花钱主要用铜钱 不太用银子更无银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花钱,要用,铜钱,不太,银子,更无,银票,有钱能使鬼推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俗语起自何时谁也不知道,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如贝币、布钱、刀币、圆钱、五铢钱、通宝、制钱、银两、银元、铜元以及金银币、谷帛币和纸币,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币材广泛,堪称世界货币之冠。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时就以贝作为货币。“贝”的重要

  • 古代皇帝选妃秘闻:一个体毛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皇帝,选妃,秘闻,一个,体毛,都不,放过,中国,自从

    中国自从有了皇帝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选妃进宫。这些候选的女孩子尽管是全国女人的精华,但是,当她们只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才能拿到走上龙床的通行证。而皇宫选妃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女孩子身体检查之仔细,之严格,无不令人震惊,人们用魔鬼式来形容皇帝选妃时的体检制度并不过分。据有关史料在记载,皇宫选妃的工

  • 萧统的轶事典故:萧统与慧如是怎么相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统,轶事,典故,如是,怎么,相识,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

    昭明太子萧统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于襄阳,当时萧衍在担任雍州刺史。萧衍夺取了南朝齐的皇位后,就立萧统为太子。萧统当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没有当上皇帝就去世了。萧统去世是因为游湖时掉入湖中,划伤了大腿,最后去世了。萧统雕像昭明太子萧统喜欢文学,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萧统的文集被后世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