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懿文太子不死 大明王朝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如果懿文太子不死 大明王朝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3/12/19 3:23:34

今天小编不给大家整悲伤的晚清史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明史吧。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开门见山地抛出一个问题来,即本文的标题——如果懿文太子朱标不死,大明王朝的历史会是另一种走向吗?

看到这,有的读者可能就会拍案而起了。什么!小编这不是在说废话吗?一个该死的人没有死,你说大明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走向!而且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可是朱元璋最看好的接班人,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啊!

哈哈,肯定有读者会这么想,其实小编我跟各位的想法一致,朱标若是不死,大明的历史肯定会有所改变,而且整个走向都会有所不同!

言及至此,可能又有一批读者站出来批评小编了。什么!小编你难道不知道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合力推动的吗?你说大明的历史会因为一个人是否早逝而做出改变吗?你这是赤裸裸的历史唯心主义!

哈哈,历史有时候就是很诡异,理不辨不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自己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其实小编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做个反证,即朱标早逝与不早逝之间,到底会有何不同?

当然,历史上的朱标肯定是早逝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朱标病逝。当年八月,被葬于明孝陵的东面。明孝陵本来是朱元璋的陵寝,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住进明孝陵,旁边的邻居就确定了,而且还是自己的嫡长子。你说朱元璋能不悲哀吗?于是爱子心切的他就给了儿子一个“懿文”的谥号,史称“懿文太子”。

朱标死了,导致的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朱元璋苦心培养的接班人没了。那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白发人送走黑发人后,朱元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了皇太孙。意思是想告诉群臣和诸王子,虽然嫡长子朱标死了,但是朱标的嫡长子才是大明帝国的合法接班人。

而这一决定的后果,大家也都很清楚。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后来他推行削藩的政策,结果等削到他四叔燕王朱棣的时候,燕王反了。经过四年的战争,最终还是让“燕子飞过了南京城”。而朱棣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叛乱成功的藩王。

而朱标若不死,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虽然有的读者可能会说朱允炆的文弱是承袭于朱标,所以朱棣既然能造侄子的反,他也能造哥哥的反。对于这个说法,小编认为朱棣有可能在朱标上台后“一如既往”地造反,但是他绝无可能造反成功!

为什么小编会如此断言?其实小编是从朱棣造反成功的因素中分析得出的。大家都知道,朱棣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叛乱成功的藩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老爹朱元璋大杀功臣有关。

史书记载,当还是燕王的朱棣在北京起兵时,在南京的朱允炆居然无将可派,无奈之下只好起用唯一幸存下来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后来又派出了坑爹的官二代李景隆继续讨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战局在短短几年就被燕王扭转,南京城破,朱允炆下落不明。

那反过来讲,朱标若是活着,朱元璋就不会对能打仗且有战功的武将大开杀戒了吗?答案很可能是不会。明洪武时期,朱元璋亲手罗织的两个大案,一个是针对文臣集团的“胡惟庸案”,一个是针对武将集团的“蓝玉案”。而“蓝玉案”的爆发背景正是由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即位的朱允炆年纪弱小,朱元璋为了能让自己的孙子有一个安定的接班环境,于是才对有战功的武将痛下杀手,逐一清除。

标签: 如果懿文太子不死明王朝另一种走向今天小编

更多文章

  • 假如吴三桂不为陈圆圆而叛变 清军能入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假如,吴三桂,不为,陈圆圆,圆圆,叛变,清军,入关,一直,有

    一直有个说法,不是明朝要自灭,是天要亡明。很多历史迷至今都相信,如果没有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靠清军的八旗军,根本就吃不下明朝。毕竟一个扎根于中原几百年的大帝国,就算处于衰退期,也不至于被清军的骑兵摧枯拉朽般地推翻。因此,更多人认为其实是李自成打下了天下,清军只是借着吴三桂的

  • 严嵩儿子严世蕃竟是西门庆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严嵩,儿子,严世,竟是,西门,原型,严嵩,哪个,朝代,明朝

    严嵩是哪个朝代的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之一。他出生于1480年,那时在位的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之后则是孝宗,而在他高中进士的1505年,孝宗去世武宗继位,而严嵩真正报效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严嵩画像因为严嵩在考中进士几年后,突发大病不得不退官回家,之后有整整十年时间一直在家隐居读书。等到他

  • 慈禧的政敌肃顺 砍头前为何被割掉了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政敌,肃顺,砍头,为何,掉了,舌头,1861年,咸丰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为了夺权,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灭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失败者的“顾命八大臣”,除了被革职外,为首的肃顺、载恒和端华三大臣,还丢了性命。其中,载恒和端华被赐悬梁自尽,还留了个全尸

  • 慈禧睡觉皇宫要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睡觉,皇宫,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这是,为何,睡觉

    睡觉是人类干的最正常、最自然的一件事,往床上一躺就可以了,无需任何工具,毫无技术难度。但是,有一个人睡觉却是一场技术活、体力活,她睡一次觉,能累死周围十几个人,她每一次睡觉都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这个人就是慈禧。慈禧生活的奢侈,除了表现在她吃饭、洗澡、娱乐等各种睁着眼干的事情上,还表现在睡觉这件闭着眼的

  • 乾隆皇帝的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皇帝,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1792年,英

    1792年,英国国王委派马戛尔尼伯爵为使臣,带领英国使团出使大清国。马戛尔尼率领的舰队抵达广州后,两广总督接待了他们。当时,正是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所以,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英国派使臣来给乾隆皇帝拜寿,而且带着大量的寿礼。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派人来给大清国的皇帝拜寿,乾隆心里美滋滋的。他当即决定,亲自

  • 李白当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白,当官,败的,原因,是什么,李白的,白的,身世,一直,以

    李白的身世一直以来李白的身世都是一个谜团,史书上关于他出生的说法也是模糊不清,甚至很多地方还自相矛盾,即使到了现在,李白的身世也依旧是一个谜团。那么李白的身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身世成谜的李白一般来说李白的身世,最早最有权威性的记载只有两个,一个是李白认的族叔李阳冰所作的《草堂集序》,还有一个则是李白

  • 唐朝人花钱主要用铜钱 不太用银子更无银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花钱,要用,铜钱,不太,银子,更无,银票,有钱能使鬼推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俗语起自何时谁也不知道,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如贝币、布钱、刀币、圆钱、五铢钱、通宝、制钱、银两、银元、铜元以及金银币、谷帛币和纸币,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币材广泛,堪称世界货币之冠。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时就以贝作为货币。“贝”的重要

  • 古代皇帝选妃秘闻:一个体毛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皇帝,选妃,秘闻,一个,体毛,都不,放过,中国,自从

    中国自从有了皇帝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选妃进宫。这些候选的女孩子尽管是全国女人的精华,但是,当她们只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才能拿到走上龙床的通行证。而皇宫选妃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女孩子身体检查之仔细,之严格,无不令人震惊,人们用魔鬼式来形容皇帝选妃时的体检制度并不过分。据有关史料在记载,皇宫选妃的工

  • 萧统的轶事典故:萧统与慧如是怎么相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统,轶事,典故,如是,怎么,相识,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

    昭明太子萧统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于襄阳,当时萧衍在担任雍州刺史。萧衍夺取了南朝齐的皇位后,就立萧统为太子。萧统当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没有当上皇帝就去世了。萧统去世是因为游湖时掉入湖中,划伤了大腿,最后去世了。萧统雕像昭明太子萧统喜欢文学,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萧统的文集被后世编为《

  • 武松是个流浪汉 武松打虎的故事符合史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松,是个,流浪汉,打虎,故事,符合,史实,武松,曾在,杭州

    武松,曾在杭州卖艺。后任杭州知府高权手下都头,因功升提辖。高权被罢后,武松被赶出衙门。继任杭州知府蔡鋆殃民,武松将其捅刺。后被捕,死于狱中。杭州百姓将其葬于西泠桥畔,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