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午门血案结果如何为京师保卫战打下基础?

午门血案结果如何为京师保卫战打下基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13 更新时间:2023/12/8 9:48:51

午门血案背景

午门血案发生在明朝,时间是1449年8月23日,地点是北直隶京师午门,这次血案是指在没有得到统治者允许的情况下,众大臣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将马顺、毛贵、王长三人群殴致死的事件,可以说当时的朝臣已经完全的失去了理智,场面失去了控制,之后在于谦的斡旋下,众大臣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下面说一下午门血案背景。

午门图片

午门血案背景是这样的:明朝初年对蒙古瓦剌实施“羁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边境地区开放马市,互通贸易,1449年蒙古瓦剌也先派2000人来贡马,诈称3000,想以这种方式冒领粮食,太监王振直接将瓦剌贡马价格削减,于是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七月瓦剌大军攻打明朝,明军战败,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动,这个时候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明英宗听了太监王振的话,不顾及群臣的反对执意率领部队前去攻打瓦剌,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军队的粮饷不济,军心浮动,明英宗大败,于是退守土木堡,也先将土木堡包围俘获了明英宗,臣子66人战死,也先乘胜进入明朝内地,围困了京城。

监国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一起筹画备战方略的时候,明朝群臣呼吁严惩土木之变祸首王振及其党羽,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了震惊世人的午门血案。午门血案的发生土木堡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百官对王振一党早就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只是午门血案集中爆发了而已。

午门血案经过

1449年由于贡马的问题明朝与蒙古瓦剌的也先发生了不愉快,也先一怒之下出兵攻打明朝,明军在瓦剌也先的进攻之下大面积的溃败,太监王振怂恿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明英宗不顾众臣的反对去亲征了,但是大败,退守土木堡,被也先围困并且俘虏,于是群臣激愤,要惩罚王振和其余党,于是午门血案发生了。下面说一下午门血案经过。

监国郕王朱祁钰画像

午门血案经过:1449年8月23日,监国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众大臣当时纷纷响应陈镒的号召。于是朱祁钰只得下令抄没王振家,并且下令让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执行这项任务。群臣都反对朱祁钰的这一决定,认为马顺是王振的同党不能让马顺前往,并且群情激愤,甚至是要殴打传旨让百官退下的太监金英,金英脱身而出。马顺走上来斥责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来上前猛击马顺,激愤中的众大臣纷纷跟随王竑上前殴打马顺,马顺当即毙命。众大臣又要求将王振党羽毛贵、王长二人受到惩罚,金英迫于无奈将两人踢出,于是这两人也被群臣群殴致死。三人死后群臣又逮捕了王振的侄子锦衣卫指挥王山,让王山跪在朝堂之上,大臣纷纷对王山进行唾骂。王山看到群情激愤,也不敢反抗,百官们打死马顺之后也感到非常的恐惧,害怕自己将会受到惩罚。

监国郕王朱祁钰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非常恐惧,所以起身想要离去。这个时候兵部侍郎于谦挡住了郕王的去路,抓住朱祁钰说“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愤怒。况且群臣心为社稷,没有其他想法,请不要追罪于各位大臣。”于是郕王朱祁钰接受了于谦的建议,下旨奖谕百官,马顺死有余辜,不再追论,于是众大臣拜谢后走了。

通过午门血案经过可以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法不责众,也可以看出一个规则,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午门血案结果

午门血案发生1449年8月23日的京城午门。午门血案是土木堡事件的延续,是土木堡事件导致了午门血案的发生,土木堡事件就是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最终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也先俘虏的事件,由于土木堡事件的发生,使得明朝损失巨大,所以众大臣要求惩办王振一党,于是发生了午门血案。下面说一下午门血案结果。

标签: 午门血案结果何为京师保卫战打下基础午门血案

更多文章

  • 讲道理: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华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讲道理,元朝,到底,不算,中华,历史,中国,大多数人,都能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能很熟练地背出“唐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唐朝的强盛、宋朝的富饶、元朝版图之大与明朝的清高气节也一直为人称道。很显然,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些朝代都是中国辉煌历史的组成部分,他们共同代表了中国。然而仔细观察一番会发现,其中元朝与清朝两代显得比较特殊,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统治者都是汉族

  • 为什么马桶要叫马桶 不叫羊桶牛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马桶,不叫,羊桶,牛桶,说起,马桶,现在,已经,成了

    说起马桶,现在已经成了人类的好朋友,我敢保证我们每天至少会见它一面吧?它已经成了我们看视频看到两腿发麻的固定地点。但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都没想过:为什么马桶要叫马桶,不叫羊桶,牛桶,猪桶?有人会想,马桶嘛,这东西也是西方传进来的,和什么沙发、咖啡一样都是舶来品,会不会和沙发、咖啡一样也是音译呢?显然不

  • 太康失国的故事:揭秘太康失国后是谁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康,失国,故事,揭秘,复国,太康,失国,故事,古代,尧舜

    太康失国故事古代的尧舜都是人民拥护推举出来的首领,他们的拥贤者为王的禅让制度成为千古佳话。舜让贤于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说明夏禹并没有辜负拥戴者,是一位无私有才能的贤者领袖。可是禹之后,让贤制被传子制取代。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君主制王朝出现了。太康画像夏禹之后由他儿子夏启继位。启贪图享乐,骄纵奢靡

  • 魏延是因犯了什么罪而被夷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

  • 黄巾起义者的企图是什么?东汉黄巾起义谁得利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巾,起义者,企图,是什么,东汉,起义,得利,最多,天下,大

    书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野心,尤其是权欲之心,为了一个“权”字,就攻城略地,不顾百姓的生活。争权夺利者们口中讲得非常好,是为民造福,实际上是把百姓带入战争的深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缓慢,就因为建设好的美好成果,又经过战争的洗礼给毁掉,然后再去建设,反反复复,却执迷不悟。

  • 女数学家王贞仪究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数学家,王贞仪,竟有,哪些,成就,数学家,王贞仪,中国,历史

    女数学家王贞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数学家王贞仪,她出生于1768年,字德卿,为安徽天长人,她是清朝时候著名学者王锡琛的女儿,她的祖父为清朝时候的大官,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女数学家王贞仪王贞仪在她十七岁的时候跟随她的父亲游历过很多地方,她跟随蒙古人学过

  • 长安君嬴成蟜被杀只因威胁到了嬴政的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安,君嬴成,被杀,只因,威胁,到了,嬴政,王位,长安,君成

    长安君成蟜长安君成蟜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是秦庄襄王的第二个儿子,自然是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是嬴姓,名唤成蛟,号长安君。成蟜图片根据史籍资料的记载,秦庄襄王驾崩(即公元前247年)的时候,也是秦王嬴政正式即位的时候,长安君成蟜当时大约十一岁。由于秦王嬴政即位,那么长安君成蟜的存在就是潜在的威胁,因

  • 新婚的贾宝玉为何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新婚,贾宝玉,为何,看破红尘,出家,贾宝玉,红楼梦,一个,情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情痴的典型。"千古情人独我痴",他因情而生,因情而傻,因情而狂,最终情尽而悬崖撒手,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宝玉的情尽管有时表现出泛爱的倾向,但他对林黛玉,对天地万物,对生命,对美好,则是充满了真情。他厌恶世间的俗情,因为那已是俗化了的仕途经济之情,金钱势力之情,即被一

  •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不伦之恋的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阳,公主,辩机,和尚,不伦,之恋,悲惨结局,高阳,公主,唐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新唐书》中说她排第十七位,生母不详。关于高阳公主与和尚偷情通奸,出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主负所爱而骄。房遗直以缔当拜银青光禄大夫,帝不许。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货,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泱泱。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

  • 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竟然是反目成仇的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竟然,反目成仇,兄弟,金星,代表,天

    金星代表着天上的启明星,它总是发出明亮的星光,给凡间指引方向。掌管启明星的神仙就是太白金星。有传说李白死后化身为天上的太使,也就是玉帝的特使太白金星。因此太白金星身上总有一骨诗仙的傲气,又有着超然的身姿。太白金星图片中描画的正是此种姿态。太白金星图片里,人物身穿御袍,头簪发冠,手拿玉帝圣旨,身姿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