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藩之乱结局:为什么吴三桂最后会输?

三藩之乱结局:为什么吴三桂最后会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4/1/17 8:14:15

康熙平三藩之乱

康熙平三藩之乱在历史上也可谓是赫赫有名。面对三藩之变乱,康熙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康熙朝》中陈道明饰演的康熙

首先,是在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以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在吴三桂举起叛旗之后,康熙立即在全国范围之内公布其罪状,处死其在京之子,并且停撤尚、耿二藩,对于精忠在京诸弟,仍处宽容措施。此后,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一一反清,康熙始终进行招抚,称其变乱为“无知被惑”,表白说自己绝不是食言,会保持对他们的态度。第二,在军事上,康熙制定了一套准确与周密的作战计划。在一方面,他派遣将士分赴德、四川、荆州、安庆,以阻截吴军以及割断吴、耿联系;在另一方面,他积极部署后方,以山东兖州、山西太原为后方军队的集中点。变乱发生后,吴军来势凶猛,迅速攻陷岳州、衡阳等地。后耿精忠据福建反清,继而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在吴三桂的诱引之下反清,占领平凉,和进攻四川的吴将王屏藩互相呼应。数月之间,陕、甘、川、湘、黔等省均为吴军控制。吴三桂自然被胜利冲昏头脑。自以为用兵之术天下无双,企图开始压迫康熙和谈。

然而,康熙早已看穿其狡诈心理,不但不为所动,还积极备战。首先,命清军挺进岳州,展开直接进攻。其次,在慰勉王辅臣失败之后,进军平凉,迫王投降,王屏藩亦失去声援,逃往汉中。最后,得知吴三桂“谋结青海多尔济”之企图,康熙立即命张勇屯甘州防御,使青海与硕特各部“归故巢”。自此,清廷大体平定陕甘,以致吴三桂阴谋彻底破产。后于十月,耿精忠降清,福建被收复。康熙十五年五月,清军又攻取了广西。

康熙十六年五月,于清镇南将军莽依图之进攻以及吴三桂逼迫助饷之下,尚之信走投无路,只能降清。之后,吴三桂只四省,府库空虚。而且,吴军横征暴敛,使人民怨声载道,众叛亲离。为维系人心,康熙十七年三月,吴三桂于衡阳称帝,国号“周”。八月,清军压境,吴气绝而亡。清军于十八年初先后攻占长沙、衡阳。十九年正月,清军提督攻克成都。二十年十月,昆明城下,清军大获全胜。三桂孙世璠自杀,余党被活捉,械送北京而处以磔刑。至此,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清廷取得最后胜利。

三藩之乱过程

自1673年11月21,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10月29吴世璠自杀,清军于昆明城下大获全胜。自此,三藩之乱历时八年,终于结束。三藩之乱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三藩之乱的过程地图描述

第一个阶段为起兵江南。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当时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已兵出三贵,进据湖南常德、长沙、澧州及岳州。此时,清军云集于荆州、武昌和宜昌,却不敢渡江撄其锋。情势愈加危急,孙延龄叛于广西,耿精忠叛于福建,四川更有罗森、郑蛟麟、吴之茂之叛。而台湾郑经渡海进兵于福建泉州、漳州与广东潮州,此外,提督王辅臣叛于宁羌,进行对清陕西经略莫洛的击杀。彼时四方震动,人心不定。康熙帝欲亲自上阵,却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清军只得东征西讨,常常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叛于广东,总督、巡抚均附之,清廷便增兵两江。之后可谓是天下响应。清政权统一大陆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民族矛盾仍然普遍存在。阶级矛盾上升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继续存在。因此,吴三桂一举起反清旗帜,包括明皇室在内,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加上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全部迅速做出了反应。除此之外,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和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亦相继响应。

标签: 三藩之乱结局为什么吴三桂最后会输康熙三藩

更多文章

  • 清朝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康熙,时期,三藩,之乱,指的,三位,藩王,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三藩之乱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大内乱,同时也是圣君康熙大显身手的一次战争。那么三藩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藩之乱的地图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尤其是汉人的

  • 传说中的上古大神蚩尤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说,中的,上古,大神,蚩尤,真的,在吗,蚩尤,这个,名字

    蚩尤这个名字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人们常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对于炎帝和黄帝并不算陌生,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和他们同时代的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蚩尤呢?蚩尤在神话传说中是一个英勇无比,杀人如麻的战神,那么历史上蚩尤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神话故事中杜撰而来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蚩尤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并且

  • 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退位,隆裕,太后,为什么

    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然日薄西山的满清王朝。隆裕太后剧照武昌起义爆发后,神州大地上各种革命运动已然越演

  • 解密:古代女子床上功夫了得为何却不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解密,古代,女子,床上,功夫,了得,为何,不受欢迎,嗜欲,之

    嗜欲之心,如堤之来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清张英《聪训斋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性爱观念。为了生娃娃,性行为当然合情合理。皇上的三宫六院,百姓的娶妻纳妾,都不是为了淫乐,而是为了生殖,叫做“为后(代)非为色也”。在这个原则的指使下,甚至可以冲

  • 宋朝时期的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时期,六贼,当政,哪个,皇帝,在位,六贼,当政,哪个

    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关于六贼当政是哪个皇帝在位这个问题历史学界只有一种统一的答案,那就是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花鸟皇帝,他不善于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却非常善于画画作诗,而恰巧当时被称为六贼的六个为非作歹的大奸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才子,正是由于他们和宋徽宗有同样的艺术细胞,又受到宋徽宗的赏识

  • 宋仁宗庆历新政最终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庆历,新政,最终,败的,原因,庆历,新政,导火线,1

    庆历新政的导火线庆历新政的导火线是1038年党项人元昊建立西夏,要求北宋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至此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彻底破裂,民族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先后发生了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但都以北宋的失败告终。经历了两次打败,北宋元气大伤,而已经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辽国此时也来趁火打劫,威胁北宋。北宋王朝

  • 历史上记载的孙思邈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记载,孙思邈,死因,是什么,孙思邈,简介,581-6

    孙思邈简介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在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中,后来声名鹊起,当时的政府征他当国子监博士,孙思邈拒绝。孙思邈像他主要研究钻研道家经典,对医学相当的有兴趣,重点研究雇人的医疗方剂,更注重

  • 揭秘李秀成死因:究竟是被斩首还是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李秀成,死因,竟是,斩首,还是,凌迟,李秀成,简介,生

    李秀成简介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8月7日,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家境非常的贫寒,后来参加了太平军,屡立战功,获得了提升,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进行的战役中可以说数次打败清军,堪称一代豪杰。

  • 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会没有主帅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1974年,3月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下河大队西杨生产队的几个农民正在打水井,突然,从地下三四米深处挖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个陶土烧成的人头。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东西——不就是一个“瓦盆爷”吗!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只要打井或挖墓穴,就会有这些“怪物”出现,伴随这些“怪物”的,不是井水忽然枯竭,

  • 慈禧死后内务府为何用纸扎的洋兵为她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死后,内务,为何,用纸,洋兵,陪葬,1908年,对于

    1908年,对于满清来说,不是个吉利的年头。这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以一天之差,前后脚到阎王爷那里报了到。之后,小宝宝溥仪继位,满清江山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光绪和慈禧死后,慈禧的那些生前死党们,把光绪暂且搁在一边,先为他们的慈禧老佛爷举行了风光大葬。虽然当时的满清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慈禧的葬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