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知青返城后存在哪些问题

知青返城后存在哪些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3:13

当时,我们国家也下了大决心准备彻底解决知青问题。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讨论教育工作时,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总书记胡耀邦说,要把让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种地的办法改过来,要用其所长,不要强其所难。过去的办法是一举两害,现在要一举两得。过去那种方法也有点道理,粮食没有过关,要吃饭啊!要使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必须采取政治鼓励和经济吸引相结合的办法。

他批评说:有些同志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思想包袱过重,忧虑过头,或者相当不解放。最近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从广开门路、发展生产着眼,并且放开手脚,走群众路线,搞集体所有制,大中小城镇的几百万待业青年都可以安排工作。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说:以后不要再提倡上山下乡,像北京,我不主张再搞上山下乡了;北京、上海可以多办师范学校、医科院校,派教师、医生支援落后地区;支援落后地区的工资可以提高一点,这比拿大笔钱搞上山下乡划算。

在这以后,各地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从1980年暑期起,对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再组织上山下乡,一律作为待业青年根据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而且在这一年的夏季,国务院知青办对一年多来各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统筹解决知青问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并中央作了汇报。

在过去一年里,国家通过城乡广开门路,安排了350多万插队知青就业。特别是近百万1972年以前下乡的老知青,得到了优先安排。

尚在农村的200万插队知青可望在年内大部分得到安排。多年积累的插队知青问题,可以基本解决。

从此缩小了上山下乡范围,调整了安置形式,在城镇郊、县办起了8000多个知青场队和农工商联合企业,已经安置了50多万知青,且有的已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9月6日,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印发经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并原则统一的国务院知青办《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几点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今后城镇中学毕业生的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从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的原则出发,实行城乡统筹,把城乡两方面安排知青的工作逐步统一起来。具体到一个地方,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能够做到不上山下乡的,可以不下;不能全部在城镇安排的,要从城乡两方面广开生产门路,予以安排。

为了解决好插队知青的善后问题,《意见》要求:一定要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力争一两年内,区别不同情况,把他们安排好。

“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这是周恩来总理1965年对上山下乡工作讲过的两句话。这两句名言自1965年以来多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指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件中和各级领导人的讲话里,成为了党和国家指导上山下乡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各级领导在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的行动指南。

《意见》还提出:今后需要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去农村的地方,应实行政治动员和经济吸引相结合的办法。

进场队的知青其城镇户粮关系不变,留场就业的计算工龄。各地知青工作机构如调整(包括并撤)不强求一律,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广开就业门路,采取多种途径,抓紧安排插队知青,尤其是老知青。于是到1981年各地基本停止了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而是集中精力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96万插队知青的安排问题以及大量需要处理的知青遗留问题。

比如知青场队的整顿和归属问题,知青经费和物资清理、处理问题,插队知青的工龄如何计算问题,在乡已婚知青的安置及子女回城上学问题,知青中的冤假错案平反问题,病残知青的安置问题等。这些问题情况复杂,政策性又强,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

推荐阅读:

知青是什么群体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知青返城后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知青返城的安排及需要处理的知青遗留问题很多,针对上述情况,国务院知青办虽然提出了《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几点意见》,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并非易事,其中最难办的是以下三件事:首先就是已婚知青的安排问题。一位云南西双版纳的知青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倾诉着:历史不会忘记:1970年前后,近10万知识青年

  • 老知青们对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感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尽管那是一场灾难所孕育出的一个怪物,但作为其受害者一一中国知青为其所付出的一切是不容历史忽略和抹杀的,他们并不后悔,他们更加自信,他们更加坚强,他们更加自豪!下面小编就给介绍那些老知青们对于那段历史的切身感受。1990年,剪不断、理还乱的知青情结“魂

  • 国家公祭日定在12月13号是什么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你了解多少,你知道国家公祭日定在12月13号的由来吗?国家公祭日是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

  • 抗战老兵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今天,军人是一个无上崇高的身份,那当然不能遗忘那些抗战老兵。什么是抗战老兵呢?抗战老兵,就是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4日之间,为保卫我们的国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士。下面是抗战老兵的介绍,一起了解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吧。抗战老兵离世抗战老兵待遇 抗战老兵的采访抗战老兵怎么定义抗战老兵身份

  • 毛泽东提升李六如为最高检察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国后,毛主席点名要见李六如。菊香斋内,毛主席紧紧握住李六如的手,说六如同志,六年不见,你辛苦了。并说中央成立最高人民检察署,我提名罗荣桓为检察长,你任副检察长。罗荣桓身体不太好,就请毛主席让李六如代理最高检察长,毛主席同意了。可李六如却不想接这个职务,毛主席问他有什么困难,李六如说我在延安得罪过太

  • 李六如: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长征后,留下项英、陈毅等人进行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其实当时还有一支李六如领导的游击队。国民党军经常对李六如的游击队进行“围剿”,最终李六如不幸被捕。国民党用高官厚禄诱降李六如,李六如却破口大骂,说想让我跟着你们同流合污,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蒋介石见劝降不成,就准备枪毙李六

  • 李六如:我党第一个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名字叫李六如,看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看看他的资历,那绝对是厉害人物,连十大元帅都比不上他。 李六如是湖南平江人,生于1887年,比朱德小一岁,但参加革命却比朱德早,1908年就参加了新军,还加入了同盟会,而朱德,在1909年才刚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时

  • 韦国清上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韦国清,1913年生于广西东兰县,15岁就参加了革命,著名的百色起义时,韦国清就是其中的一名小战士。红军长征开始时,成立了军委干部团,陈赓任团长,下面有个特科营,专门负责中央机关的保卫工作,营长就是年仅21岁的韦国清,足见其出色的能力。在整个长征时期,特科营几乎都是跟随中央机关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 韦国清做越南顾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50年元旦,刚刚建国不久,越南主席胡志明来到北京,想请中国派一支军事顾问团,去帮助越南抗法斗争。对这样的要求,毛主席向来是很支持的,那么派谁去合适呢?朱德、周恩来、聂荣臻同时指向了一个人韦国清。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说:“他去,我放心。”当时的新中国,将星云集,比韦国清更

  • 共和国历史名人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的新中国是由一群老一辈革命家开创来的。今天要介绍的人物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却都与毛主席有着瓜葛。 毛泽东的第一秘书 我党第一个将军 开国第一位最高检察长 韦国清上将简介 韦国清做越南顾问的故事 陈锐霆事迹介绍 在我党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战役和英雄将官。以上只是沧海一粟,如果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