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92 更新时间:2024/1/16 17:33:40

中国的河流大都是东西走,比如黄河和长江都是从西向东流。因此,在古代,东西交通的联系比较便利。相比之下,由于缺乏贯穿南北的大江大河,所以南北纵向的交流受到很大影响。

隋炀帝迁都洛阳以后,深深感到南北交通的不便。因为政治中心洛阳在华北平原上,从华北到富庶的江南,陆地交通漫长而艰难,既不方便从北方派驻军队南下,也不便于把江南丰富的物质运送到北方。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炀帝下令大规模地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并不是第一条人工河流。春秋时期,江南已有小规模的运河,那就是吴夫差修筑的邗沟。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河。不过,到了隋朝,这条邗沟已有多处堵塞。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既需要重新疏通古邗沟,又需要开凿新的河段,然后把新的运河和老的运河连接起来,成为一条贯通南北的人工河流。

从605年开始,隋炀帝任命杰出的工程专家恺主持修建工程,花了六年的时间,先后分四次,开通了四段贯穿南北水系的运河。

第一段“通济渠”开凿于605年。隋炀帝征调了河南、淮北的百多万人,在战国时期修建的“鸿沟”和汴河的基础上,开通了从洛阳城西到今天江苏淮安的运河。同一年,隋炀帝又征调淮南民工十多万人,疏通了春秋时期吴国修建的邗沟,使之从江苏淮安流到今天的扬州,进入长江。第三段“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今天的北京市,修建于608年,征调河北等地的百多万人,耗费无数人力。第四段“江南河”,始于今天的江苏镇江,终于浙江杭州,共八百余里,修建于610年。

大运河修筑好以后,纵向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还把涿郡(今北京附近)、洛阳、江都(今扬州)、吴郡(今苏州)、余杭(今杭州)等重要城市连接在一起。商旅船舶通过运河在这些城市之间来往穿梭,络绎不绝,促进了物质交流,使得沿岸城镇日渐繁华起来。

到了唐朝,大运河又经过一些局部的修整。比如,在三门峡以东新增一条名为“天宝河”的渠道,又在洛阳立德坊开凿新潭,安置来往的船舶。一时间,运河通航畅通无阻,南北往来十分热闹。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句描写这个盛况:“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隋唐大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到南宋末年,因疏于管理,一些航段堵塞,就停止了航行。元朝定都北京以后,改建了部分河道,使之不再绕道洛阳,而从南方直通北京,形成“京杭大运河”。直到今天,这条大运河仍在发挥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和长城并列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两项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放在世界运河史上看,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和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堪称人类智慧的结晶!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渊怎么建立唐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创者。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弄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不少隋军将领、贵族、豪强趁机割据一方,逐鹿天下。李渊在群雄角逐中异军突起,建立了唐王朝,统一了天下。北周时期,李渊出身贵族家庭,七岁袭封为唐国公,长大后文武兼备。上柱国窦毅在征选女婿时,让人在门屏上画

  • 平阳公主对唐朝的贡献平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妹妹。她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曾为李渊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平阳公主年轻时,李渊把她嫁给了武将柴绍。柴绍是一名武艺出众、擅于军事谋略的将领,日后也立下了赫赫战功。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李渊也起兵进军长安。当时平阳公主和丈夫居住在长安,他

  • 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贞观之治该怎么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年号,意思是要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唐太宗登基之后,以隋朝灭亡的教训作为镜子,重视民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安定社会,振兴文教,实现了天下大治,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书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居安思危,用人坚持&ld

  • 长孙皇后是古代皇后标杆吗跟李世民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女性。她与李世民虽无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两人伉俪情深,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长孙皇后的家族在北魏和隋朝都是贵族阶层。长孙皇后年幼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喜欢阅读历史上的人物事迹,自觉遵守礼法规范,这为她日后成为后宫嫔妃的表率奠定了德行基础。长孙皇后十三岁时,由

  • 文成公主什么时候进吐蕃对吐蕃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初,唐太宗凭借着杰出的文治武功,不但平定了中原,发展了经济,使中原的人民得以安稳生活;而且征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与他们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开通了互相贸易往来的通道。这其中,就包括西南方向的吐蕃国。当时的吐蕃王名叫松赞干布,是一个文武双全、富有政治才干的年轻首领。他平定了吐蕃内乱,使吐蕃成为青藏高

  • 魏征和李世民的真实关系魏征直谏李世民不杀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总是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徵死了,朕失掉一面明镜了啊!”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一代名臣魏徵病逝。与他相知甚深的唐太宗李世民颇为痛惜,流着泪说出了以上名言。魏徵,字玄成,生于北周静帝大

  • 红拂女与李靖的真实故事和结局他们感情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拂女、李靖与虬髯客被世人合称为“风尘三侠”。他们的侠踪最早见于唐传奇名篇《虬髯客传》。《虬髯客传》以隋末乱世为故事背景,那时,隋炀无道,群豪并起,逐鹿天下,正是英雄人物登场的极佳舞台。三位主人公中,第一个亮相的是青年才俊李靖。故事里说,有一天,一介布衣的青年李靖前去长安拜谒

  • 西突厥哪个时期灭亡的唐朝为什么能灭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突厥与东突厥的生活风俗相近,语言稍有差异。当东突厥汗国在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以东的蒙古高原称霸的时候,西突厥汗国也在金山以西广开疆土,控制着西域各国。唐贞观年间,西突厥各部落发生了内讧,谁也不服从谁,彼此征伐。638年至641年间,西突厥最强大的是咄陆可汗。咄陆可汗兼并了其他可汗国的一些领土,在西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首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为纪念开国功臣,命著名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排在首位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祖是士族高门。他喜欢读书,知识渊博,人又聪明,有谋略,与唐太宗李世民从小就是好朋友。长大后李世民成了他的妹夫,他的妹妹就是长孙皇后。这种关系,使得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格外信赖

  • 秦琼和秦叔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和尉迟恭作为左、右门神为民间所崇拜。在通俗小说中,秦琼是天下第十六条好汉,兵马大元帅,骑一匹黄骠马,善用双锏。秦琼卖马的故事感人至深,经过小说、曲艺、京剧等的传播,已经深入人心。不过,秦琼这一英雄形象是小说家和艺人们根据真实历史虚构出来的。史书对秦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