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恭救了李世民几次尉迟恭结局怎么样

尉迟恭救了李世民几次尉迟恭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2 5:27:59

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官封鄂国公,是凌烟阁画像的二十四个开国功臣之一,他还与秦琼被民间尊为门神,可谓声威赫赫。有谁想到,他曾受过猜疑,差点被杀呢。

尉迟敬德,名恭,打铁出身,武艺高强,曾在隋朝从军,追捕盗匪表现十分勇敢。

刘武周造反称帝后,任用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攻打唐军,打败永安王李孝基后,同秦王李世民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决战落败。宋金刚逃到突厥。尉迟敬德和另一将领寻相,集合剩余的队伍据守介休,后来接受唐军的招降。李世民设宴欢迎尉迟敬德,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

不久,寻相叛变,众将怀疑尉迟敬德也会叛变,就把他囚禁起来,建议秦王李世民杀了他,他们说:“尉迟敬德剽悍骁勇,一定心怀怨恨,留下恐怕是祸患。”

秦王说:“不可。若尉迟敬德要反叛,早就同寻相一起反了。”秦王放了尉迟敬德,请他进自己的卧室,对他说:“大丈夫凭义气相交,我不会听信谗言害了忠良。”又让部下端出一盘金银,说,“你要是真想离开,这些就作为盘缠吧。”

一席话说得尉迟敬德热泪盈眶。他认定秦王李世民是可以信托的明主,于是,死心塌地跟着李世民征战天下,立下无数战功,还几次在急难中救过李世民。

一次,尉迟敬德陪李世民出去打猎,不料,王世充率领几万兵马攻来。猛将单雄信一马当先,直冲李世民而来。尉迟敬德眼疾手快,催马大喝一声,横闯过来,猛地一槊将单雄信刺落马下。尉迟敬德掩护李世民撤到安全地带,又率领骑兵折回,大败王世充。

太子李建成送来一车金器,想收买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严词拒绝说:“秦王对我有再生之恩,我发誓用生命来报答,绝不背叛他。”

看见拉拢不成,李元吉要派人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打开家门,躺在床上,刺客竟然不敢进屋。

于是,李建成、李元吉在高祖面前诽谤尉迟敬德,高祖大怒,下令要杀了尉迟敬德。李世民向高祖据理力争,尉迟敬德才逃过一劫。

贞观元年,突厥入侵,尉迟敬德被任命为泾州道行军总管率兵进击。突厥兵马到了泾阳。尉迟敬德轻骑前往挑战,击杀对方的名将,突厥很快败退了。

尉迟敬德与李世民君臣相交,肝胆相照,一个忠诚勇猛,一个知人善任,可谓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天,唐太宗津津有味地品尝一个味道鲜美的瓜,吃到一半,突然停下来不吃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原来,他想起了死去的杜如晦,感到十分悲伤,就将留下的一半瓜,派使者送去杜如晦灵前祭奠。第二年,在杜如晦的忌日,唐太宗再派宫廷女官,去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儿女。杜如晦去世后,恩宠待遇不减,封国府中的官佐都不罢免,这是从未有过的。

唐太宗一直将杜如晦和房玄龄当作自己的左臂右膀,失去了杜如晦就像失掉了一条臂膀,他怎么能不伤痛呢?

杜如晦剖断如流,是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囊人物。唐太宗却曾经差一点与之失之交臂。

杜如晦年少时很聪明,领悟知识很快,喜欢谈论文化历史,是个典型的彬彬有礼的书生。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曾对他说:“你有应变之才,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于是,任命杜如晦为滏阳县尉。后来,杜如晦看出隋朝腐朽没前途,自动弃官回家了。

李世民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任命为秦王府的兵曹参军,不久升迁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秦王府中许多英才,都被调到外地任职,李世民担心势力被削弱。房玄龄说:“府中僚属被调离的虽然多,但不值得可惜。杜如晦见识过人,是能辅佐您成大事的奇才。如果秦王只想守住封地做一名藩王,他就没有什么用处;要是想谋取天下,非要这个人不可。”李世民大吃一惊,说:“幸亏你及时提醒我。你如果不说,我就会失去这个人了!”李世民立刻上奏,留下杜如晦为府僚。

此后,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他在虎帐中出谋划策。许多军机国事,战事形态,杜如晦都分析得很透彻,加之决策迅速、顺畅,深为同辈佩服。

在李世民设立的文学馆里,杜如晦是十八学士之首。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皇位,千方百计削弱秦王府的势力。他最忌怕秦王府中的杜如晦和房玄龄,于是在唐高祖面前极力诋毁两人,将两人逐出了秦王府。但是,杜如晦和房玄龄还是暗中潜回秦王府,帮助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程咬金吗程咬金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通俗小说《说唐》《隋唐演义》中,有一位外号为“混世魔王”的福将,名叫程咬金。他使一柄八卦宣花斧,在梦中学得天罡三十六斧的武功,却因尤俊达撞破他的好梦,只记得凶猛的前三斧,后面就软巴巴的了。但是,他就是凭着这虎头蛇尾的三脚猫功夫,油腔滑调地驰骋沙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常

  • 薛仁贵为什么被称为白袍小将薛仁贵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接下来的故事发生在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战场上。高句丽将军高延寿率二十万兵马,顺着山势扎起兵营抵挡唐军,唐太宗命令诸将分路出击。突然,一位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腰系两支铁弓,像一道银色的闪电,怒吼着向敌阵冲杀过去,敌人纷纷倒地,唐军趁势杀出,敌军溃逃了。唐太宗叫人打听:“白袍小将是谁?&rdq

  • 历史上徐茂功是怎样的人徐茂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对抵御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唐太宗所倚重的“长城”却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李。说起李,可能有些人不熟悉,但说起徐茂功,知道的人就多了。李就是徐茂功。李,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在古文中,“懋”与&ld

  • 药王孙思邈的真实历史故事活了多少岁怎么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的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人尊称他为“药王”。他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生卒年不详。孙思邈不但擅长治病救人,而且勤于写作,给后世留下了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所以流芳百世,受人尊敬。孙思邈从小就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他七岁时每天能背诵一千字的文章,是远近

  •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褚遂良的书法是什么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隋朝末年,他曾和父亲一起追随称帝的薛举。薛举兵败以后,他归降了唐朝,在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那里任职。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褚遂良于贞观十年(636年)任起居郎,负责记录君王的一言一行。褚遂良的书法曾经受到书法名家虞世南、欧阳询的指点,书艺大为精进,尤其擅长隶书。唐太宗也很热

  • 唐朝丝绸之路的形成起点路线和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外出旅行,有很多种交通方式可以选择,长途的可以乘飞机、坐火车,短途的可以坐汽车。而古代的中国人外出,只能依赖简单的交通工具,如马车、牛车,很多时候还要步行。在那个时候,到国外旅行,有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路线丝绸之路。这条道路在汉代就存在了,它连通中国、中亚和地中海的各个国家,是各国进行贸易运

  • 莫高窟是谁修建的莫高窟的壁画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若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穿过河西走廊,就会来到西域的最后一个边防重镇敦煌。这座被茫茫沙漠包围的绿洲,曾经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由于往来的旅人在此聚集而繁荣一时。不过,它对世界最重要的价值,是坐落在漫天黄沙中的石窟群。在这些石窟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

  • 唐玄奘西天取经真实历史故事:没有徒弟只身一人西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贞观元年(627年)秋八月,唐朝僧人玄奘独自离开长安城,策马西去,开始了他“说走就走”的万里远行。玄奘俗家姓陈,十三岁在洛阳净土寺剃度出家。少年玄奘非常好学,又悟性奇佳,很快就在佛法上有了一定造诣。隋末唐初,玄奘为避战乱,辗转去了四川;当时蜀地高僧云集,玄奘居蜀四五年,精研佛

  • 唐朝李世民灭高句丽之战为什么失败了历史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丽,唐朝时称高句丽,其国民是扶余人,是唐朝时建立在我国东北部和今天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隋朝时,因感到高丽对边疆造成的威胁,隋炀帝曾亲征讨伐高丽,但损失了大量将士,以失败告终。唐初,唐太宗击溃了突厥的进攻,平定了北部边境,开始腾出手来征服高丽。公元642年,高丽内部发生了内乱。一名具有极强实力的军事

  • 唐高宗李治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高宗李治给人的印象是无所作为,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其实,作为一个和平时期的守成皇帝,他能够继承贞观遗风,延续唐太宗时期所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开创“永徽之治”,也算是有所作为了。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母亲是长孙皇后,原本轮不到他当太子。他本性仁慈、低调,从来就胸无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