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用烧饼吓退突厥大军到底是真是假?

李世民用烧饼吓退突厥大军到底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3/12/28 12:34:50

网上盛传一个故事,那就是世民用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只是一个传说,取自渭水之盟这段历史,这个传说被演绎的非传神,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屁股还没坐热呢,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政变,便派大军南下,一路走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颉利可汗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对于战争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李世民名声在外,于是他派执思力去长安送挑战书,以探听长安城的虚实,李世民接过挑战书,一眼就识破了颉利可汗的阴谋,镇定自若的说: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迎接我们的决战。

颉利可汗听说唐太宗如此镇定,便起了疑心,第二天李世民带了六个人骑马到了渭水桥上,颉利可汗听说后立刻出营,李世民便冲着他大声高喊:“颉利可汗,你快滚回去,你们是孤军直入,否则雪雨天一到,你们就会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势必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掏出一个烧饼大吃起来,边上的随从都劝李世民见好就收,唐太宗一边吃着烧饼,一边回答:“烧饼太好吃了,我就在这里把烧饼吃完,也就吃下了颉利可汗的十万铁骑。这是突厥人的甩锅烧饼,是庆祝生日的必备品,寓意为和美、吉祥、团圆。

因此,我食用甩锅烧饼,就是让敌军睹物思情,念乡想家,他们思想动摇,丧失了战斗力,就会不攻自破!

果然第二天颉利可汗就撤兵了,这就是关于李世民用烧饼退十万突厥兵的故事。

当然上面都是传说,不可能发生,不过历史上的李世民确实是用疑兵之计吓退了颉利可汗,避免了大唐政权的覆灭。

真实的历史上,颉利可汗听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就趁李世民登基未稳,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当然李世民没有坐以待毙,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人。

不过这仅仅是小胜,颉利可汗的部队依然突击到了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当时长安兵力空虚,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慌张,而是只身带六人到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对峙。

《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李世民安排的很有讲究,先是只身前往,表明自己并不担心和害怕,然后责问颉利可汗为什么负约,占住大义,随后精兵到达,表明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弱,有听说自己的侧翼部队打了败仗,以为李世民的军力强盛,颉利可汗非常的害怕,于是就求和,

李世民和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大唐的危险局面这才得到化解。

而等到李世民缓过来,也就是两年后,突厥发生了分裂,于是大唐进攻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这也正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真实写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渭水之盟是什么 渭水之盟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一、渭水之盟的背景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唐

  • 项羽的得力爱将龙且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齐地问题。齐王不得已只好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里炼油去了,然后一反常态,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他除了项羽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在跟各自的利益直接挂钩的情况下,项羽接受了齐王抛来的橄榄枝,两人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当然

  • 刘邦中箭,主角光环围绕——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文中的主人公被敌人或者说仇家一刀刺进胸膛里时,主人公奇迹般没有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主人公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怎么能在半途中就死掉呢?而给他们不死的理由除了主人公具有超强本领具有超强抗击打能力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在主人公被刺的部位——胸口上大做文章。如果我问

  • 楚汉之争相持战:项羽单挑刘邦,比箭定输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的第二个小动作是:单挑。握在手里的定时炸弹竟然不灵了,这大大出乎项羽的意料,这样一来使得他抓破头皮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对付刘邦了。最后没辙了,他便一相情愿地去阵前约刘邦单挑。因为按项羽的想法,如果刘邦肯比斗的话,他愿把整个天下来当赌注,谁赢了这天下就归谁。他的想法是不错的,以一种和平方式解决长达数年

  • 楚汉之争相持战:项羽逼降刘邦,小动作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拿下成皋的消息传到正在睢阳的项羽耳朵里,他当时虎目圆睁,长叹一声道:“悔不该意气用事,重用曹咎这个庸才啊。”成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时项羽的表现就和诸葛亮因马谡失亭街而痛心疾首一样,他心里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十五天,坚守十五天居然成了一种奢侈,这不得不让项羽重新考虑起一个问题来:楚军中现

  • 一代名臣郦食其为什么会被韩信视为眼中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

  • 郦食其之死: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郦食其到齐国时,田横正在做着对韩信大举来犯的防御工作。但面对郦食其的到来,田横在百忙中还是抽出时间陪同“齐天大圣”田广会晤了这位优秀的外交官,双方一开始本着友好互利的态度,谈得很是融洽。但客套话一过,郦食其便充分发挥出一个优秀外交官的才能,开始发威了。他直截了当地问齐王:“如果只能在项羽和刘邦之间选

  • 成皋之战成就了刘邦的一世传奇,项羽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越把项羽吸引过去后,对于一直苦苦等待的刘邦来说,他知道他等的机会终于来了。这是重新夺回成皋的最佳时机!项羽的前脚刚走,刘邦就到了成皋城下。当然,刘邦之所以这么急着夺成皋,还跟郦食其的献计有关。当彭越在项羽后方搅得一团乱,项羽准备去平叛时,郦食其说话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项羽当初攻下荥阳却没有去夺取

  • 战神项羽的另一面:视百姓之命为草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次会议结束后,卢绾和刘贾率领两万人潜入楚地腹部,很快就与一直在那里搞“游击战”的彭越彭大将军会师了。彭越本来已查到楚军的粮草辎重就在燕郭西(今河南延津东)一个超级偏僻的大山坳里,只是他正愁手下的兵力不够,不敢贸然下手。卢绾和刘贾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三个人聚在一起做了个简单商量后,便决定马上采取行

  • 项羽突围垓下:带领残兵剩将寻求出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项羽能够乘夜出逃的话,还是有机会的。可惜他当时认为自己的身边还有三万余人,认为明天还可以和刘邦决一死战。然而事实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刘邦的大军先是乘夜把他们包围了,然后又在深更半夜的时候进行了由大导演韩信策划的《四面楚歌》演唱会,这样千种情调和万种风情的歌声一唱出后,竟胜过千军万马,楚军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