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郡李氏家族的起源与发展

赵郡李氏家族的起源与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4/1/29 13:24:50

赵郡李氏家族

赵郡李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著名大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国柏人,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至西晋时期,司农丞李楷家于平棘南,定居于此,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房,此为赵郡李氏主支,后族人迁徙至赵郡各地,主要聚居于赵郡平棘、赞皇、高邑、柏仁四县,赵郡李氏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故又称“山东旧族”,亦谓之“三巷李家”,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唐末随同其他世家大族走向衰落。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

至唐代又有五姓七望之说,赵郡李氏势力达到顶峰,共有17人出任宰相,出身赵郡赞皇西祖李氏的李吉甫李德裕父子,辅佐唐宪宗、武宗等帝王创造了晚唐时期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其中李德裕历仕四朝,被后人誉为“万古良相”。

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七宗五姓中,李姓占了两家,即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故言李氏“出赵郡、陇西二望”。


赵郡李氏家族的起源与发展

赵郡李氏家族起源

赵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昙的次子玑。玑,字伯衡,在战国末,拜为秦国太傅,功名显著。玑有三子:云、牧、齐。老二李牧为当时赵国的国相,被封为武安君。从他开始,把家定居在赵国柏人。

当时七雄之一的赵国,其疆土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及河南省黄河以北之地,今河北赵县正属于当时赵国境内。

赵郡李氏的邕祖李牧,是一个十分卓越的人物。作为赵相,他足智多谋,治国有方,又长于用兵,抵匈奴,打东胡,屡有战功,甚得军心。曾于公元前243年,率军伐燕,使秦国不敢轻易侵伐赵国。

公元前234年、前232年,李牧两次击败秦军。秦国惧怕李牧,就收买赵王嬖臣郭开,诬李牧造反,赵王优柔寡断,听信谗言,终于在公元229年杀害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始皇的大将王翦立刻率大军消灭了赵国。可见李牧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牧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之前,开创了赵郡李氏,因而赵郡李氏历来人口众多。其后世子孙支庶繁多。


赵郡李氏家族发展

在秦末汉初,赵郡李氏向河南和江南发展。

广武君李左车出有三子:李常、李伯、李遐,这三兄弟为赵郡李氏第四代,此时已经是汉高祖一统天下时。老三李遐,字伯友,是汉朝的涿郡守,生了四子:李岳、李德、李文、李班。老大李岳,字长卿,官拜谏议大夫。

李岳之子李秉义,字世范,当上了颍川太守。颍川在今河南境内,出于任职之便,李秉义把家搬到了颍川,从而,使原来在河北的赵郡李氏,分出一支到了河南,成为河南赵郡李氏的开端。

颍川的赵郡李氏自其开基始祖李秉义之后,不断发展。李秉义有三子:李翼、李协、李敏,老三李敏官至五大夫将军,他又生有三子:李谟、李道、李朗。李谟,字道谋,为临淮太守,有哆、华、旭三子。老大李哆,字子让,官至上党太守,其子李护,官至酒泉太守。

李护生有三子:武、昭、奋。老大李武,字昭先,曾任书郡太守、太常卿,他生有四子:赞、脩、奕、龙。老二李脩,字伯游,为后汉的太尉,又生有四子:李谅、李叔、李训、李季。

老大李谅,字世益,是后汉时赵国相,其子李膺,字元礼,为东汉大臣,其品行高雅,教授常千余人,荀爽也高兴地为他驾车,士子都把他的接见认为是跃龙门,被称为“天下楷模”,先后任青州刺史、度辽将军、河南尹,官至司隶校尉,因谋诛宦官事败,而死于狱中。

李膺有三子:壤、瓒、瑾。老三李瑾为东平相,后来为避难复居于赵。李瑾生有李志、李恢、李宣三子。老二李恢又生四子:定、壹、奖、硕。老大李定,在曹魏时任水衡都尉、渔阳太守等职。

李定四子,李平字伯括,为乐平太守;李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李隐字叔括,李保字季括,位并尚书郎。兄弟皆以儒素著名,时谓之四括。李机先后任太学博士、临江及乐安二郡太守,他有五子:群、壤、密、楷、越。

李楷,字雄方,在晋朝先后任司农丞、治书侍御史。时赵王伦自称皇帝,引起宗室诸王的兵讨,战乱空前。李楷为避战乱,带领全家徙居于赵郡的平棘。

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李楷,生有五子:李辑、李晃、李棨、李劲、李睿,这五个儿子形成三大房系,从而使平棘赵郡李氏分而成三流,即南祖房、西祖房、东祖房。

赵郡李氏也有六大房系,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李楷的五个儿子,定居在常山,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

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棨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因而,以此三个方位,李睿又被奉为赵郡李氏的东祖;李棨与李劲被奉为西祖;李辑与李晃则被奉为南祖。


以上关于琅琊王氏家族的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标签或通过中国历史栏目查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弘农杨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农杨氏家族弘农杨氏,即华阴杨氏。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渭河下游关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弘农是杨姓郡望,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四世三公”。杨震子杨奉后代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

  • 兰陵萧氏家族的起源与家族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兰陵萧氏家族简介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是开基于东海郡兰陵县的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为南朝“四大侨望”,贵

  • 五姓七望中五姓与七望分别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姓七望中五姓指什么?五姓七望中七望又指什么?以下为您介绍五姓七望。五姓七望简介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

  • 林徽因生平故事成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为“徽因”。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选官制度简介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

  • 林徽因的三段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一、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

  •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云山简介冯云山(约1815年—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

  • 冯云山为什么被称为太平天国的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云山出生于清朝末年,少年时住的家与洪秀全老家是邻村,又和洪秀全是同班同学,两人还有些亲戚关系,所以年少时就相处的很默契,这就为以后的共同事业奠定了基础。冯云山是什么王呢?冯云山从小就喜欢读史书,对于之前发生的文化研究很深,考过几次试,不幸都落榜了。更因为他看不惯清政府旧制,一直不想留在清政府工作,

  • 冯云山为什么排在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自幼好学,曾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干脆在村里当起了私塾老师,冯云山的家距离洪秀全家仅仅三里地,两人自早就相熟,据说关系还不错。1843年洪秀全参加广州院试失败,看了《传世良言》,想起自己多年前梦见的一个老人,曾要他到人间斩妖除魔,于是乎洪秀全彻底和儒家决裂,并决心传播上帝福音,而冯

  • 冯云山对太平天国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52年6月10日,太平天国第一人,七千岁南王冯云山中炮身亡。冯云山(1815—1852年),拜天主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主要领袖之一。他与洪秀满是同窗密友,配合创建了天主会。独自一人在广西,深化深山布道,开展教众数千人,奠定了太平天国的中心主干。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太平天国。他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