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谡为什么没有守住街亭

马谡为什么没有守住街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3/12/22 23:08:55

如何才能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会失守街亭?假如把马谡换成其他的人,街亭能守得住吗?

当时的情况是,蜀军方面,诸葛亮集中主力出祁山,马谡率领侧翼防守后方供应和补给,魏军方面,张郃率领五万兵进攻街亭,曹真和郭淮在祁山方向与蜀军对峙。

从兵力对比上来说,马谡的力量有点单薄,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规律来看,这样的力量失衡意味着必须采取防守的措施,才能完成迟滞魏军的侧翼突击的任务。可是,从马谡到达街亭查看地形之后,发表的一番言论来看,就知道,这场仗非败不可了。

或许是兵书看得有点骄傲的心境无人理解,那一番话也很值得玩味,原话是这样:丞相过虑了,如此险要地方,魏军如何敢来?这就奇了怪了,魏军如果是不敢来,您劳师动众来这里干嘛?是组织战地观察团旅游吗?

然后,又说:如果魏军有爱惜生命的想法最好别来,如果不知死活硬要来,那就会全军覆没,别怪老天爷没有给他们机会。好大口气,还没有开战,就已经把战争的结果想好了,如此,没有认清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就下这样的判断,是不是又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范例呢?在这样的主观判断下,自然就把主次给颠倒了。

本来是诸葛亮的主攻方向给活生生抢到了街亭方向,而原本用于战略对峙也瞬间变成了歼灭战式的主攻策略,这样的意识完全出于臆想,也就是过于想象自己非常的强大,陆大高材生毕业,而过于贬低对手的力量,不过就是一个来自袁绍阵营的手下败将嘛。

其实,按照一般的战争规律,在冷兵器时代,要玩防守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可进与可退,也就是说,当战事有利的时候,可以进攻,当战事不利的时候,可以撤退,反正敌我双方都在进行消耗,而且,能够支撑下去的粮草都有限,所以,防守不是意味这守城或者守地,而是进行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这样,后勤补给差的一方就会不胜消耗,自然会退兵。

可是,假如一心一意想玩歼灭战,那就如同马谡那样,把自己的退路全部寄托在死战的一条路上,用少于对手十倍的兵力与对手进攻,自然很受魏军的欢迎,这样一来,就会很迅速地解决了蜀军的侧翼力量,而迅速进入了蜀军的后方,自然是很好的配合谋略。

其实,马谡的兵书读的也不怎么样,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读了也是等于没有看,那就是,国破不可复兴,故战事须谨慎之。因为自己过于持才高傲,把战争看做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一定就会忘记这就兵书格言,最终,在臆想中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把自己和手下的将士带入绝境,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全面失利。进入军校研读兵书,要始终战战兢兢涉事战争,不要臆想,不要滥用兵书理论,恪守本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名将马谡生平小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谡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

  • 宋江的历史故事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简介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三大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我们来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呢?先要说说马谡的哥哥马良,马良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战死了,就将自己的弟弟马谡托付给了诸葛亮。马谡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所以一直将马谡当自己的亲弟弟看待。既然诸葛亮这么喜欢马谡,那为什么又

  • 历史上薄姬怎么死的 薄姬的生平故事经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薄姬简介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女性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

  • 汉匈战争史 汉匈百年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拐点汉匈之战简介汉匈百年战争又称汉匈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虽然这场战争使双方国力同时衰落,但对人口不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匈奴来说,影响更大。汉匈之战背景一、匈奴扩张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头曼单于

  • 汉代地方官学的确立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方官学制度的确立汉代最早兴办地方官学的,当推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文翁为改变蜀地文化落后于中原的状况,亲自挑选了10余名聪敏有材者,派到京城,有的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法律。他节省府库开支,购买蜀中特产赠给博士以表酬谢。几年后这些人学成归蜀,文翁均予以重用。他又在成都建起学舍,招收下属各县的子弟入学

  • 管仲改革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管仲改革简介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人(今安徽省颍上县),周穆王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仲在齐桓公支

  • 鄢陵之战:晋国和楚国巅峰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鄢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

  • 风神飞廉的原型及其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风神飞廉是谁?风神飞廉的原型是谁?以下为您介绍飞廉。飞廉简介飞廉,亦作蜚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中国古代的风神崇拜起源较早。郑玄注:“风师,箕也”,意思是“月离于箕,风扬沙,故知风

  • 古之恶来所指的恶来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之恶来所指恶来是谁?恶来有怎样的文学形象?以下为您介绍恶来。恶来简介恶来:一作“恶来革”,商纣王的大臣,飞廉(又作蜚廉)之子,以勇力而闻名。武王伐纣之时,他被周武王处死。飞廉和恶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祖先,秦始皇的第35世祖,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恶来的文学形象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