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4/4/2 21:43:34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

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言事”等等罪名,在皇帝面前告他的刁状。前些年白居易做谏官时,经常向唐宪宗提意见,宪宗早就嫌他唠叨,想把他打发得远远的,于是不由分说便把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一片报国赤诚,却横遭诽谤、构陷,白居易心灰意冷地离开长安,黯然前往江州赴任。

所幸的是,江州左倚匡庐山,右临浔阳江,是个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的好去处。而且当地人气息浓厚,名胜古迹俯拾皆是,再加上司马是州刺史的属官,基本上是个闲职。于是,公务之,白居易便常有余暇,登山临水,吊古访隐,排遣忧愁。然而,看似安闲舒适的生活终究不能彻底治愈白居易无端被贬所受的创伤。他的委屈和失意暗藏心底,时日越久,积郁越深。

转眼到了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天。一天晚上,白居易到浔阳江湓浦口送别即将乘舟远行的友人。来到江边,白居易举目四顾,但见枫叶如火,荻花似雪,江月茫茫,秋声瑟瑟,天地间尽是一派凄清萧瑟的景象。满怀愁绪的白居易强打精神上船为朋友饯行。可想而知,在酒宴上,白居易的情绪高不了。埋头喝了几盏闷酒之后,他就打算起身向友人辞别。正在此时,水面上忽然传来一阵清幽高妙的琵琶声,如仙乐般直飘入众人耳中。

“这是京城流行的声韵啊!是那艘船上有人在弹奏。”白居易精神一振,指着不远处一艘小船叫道。唐人大多热爱音乐,白居易更是狂热的音乐发烧友。来到江州后,他最无法容忍的事情之一就是听不到京师名家演奏的美妙音乐。这次江上巧遇,他自然不肯放过,忙命船夫将船靠到那艘小船旁边,并高声邀请弹曲者出来相见。

千呼万唤以后,对面船上才缓缓走出一个中年妇人。她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但仅凭举止、步态已可见风韵。这时下人们已添酒掌灯,重新摆起了酒宴,白居易向那女子表露了对她音乐技艺的欣赏,请求她弹奏几曲,为他们助兴。

见白居易如此喜爱音乐,那女子答应下来,为他们用心弹奏了《霓裳羽衣曲》《六幺》等经典乐曲。但见她拢、捻、抹、挑,手指挥动不停,运用技法纯熟无比,那琵琶声忽而急切恢宏如暴风骤雨,忽而和缓幽微如有人私语,忽而流畅婉转如花下鸟鸣,忽而圆润清脆如珠落玉盘,忽而低沉哀婉如水流冰下凝涩不通,忽而昂扬激越如铁骑厮杀刀枪齐鸣,更有一种淡淡的愁思幽恨始终蕴藏于乐曲的旋律之中。

众人沉浸在乐曲的余韵之中,一时间默然无言,女子却放下琵琶,整衣起立,面含幽怨地向众人讲述自己的身世。她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乐妓,自小拜了名师学琵琶,艺成之后青出于蓝,即使成名多年的乐师也折服于她的技艺。除了弹得一手好曲,年轻时琵琶女的相貌也是一等一的,色艺双绝的她红极一时,引来裙下之臣无数。当时京师的纨绔子弟不惜一掷千金讨她的欢心。

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醉舞欢歌中,琵琶女的年华空自蹉跎,朝去暮来年长色衰,最后只落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收场。无奈之下,她只得嫁给一个商人为妻,随他江湖漂泊,流落到了江州。现在偶尔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的情景,仍会涕泪纵横,痛哭而醒。

听完琵琶女的弹奏,白居易已经是叹息连连了,再听她动情诉说身世,更加情怀激荡,无法抑制。一方面是对琵琶女的遭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他也迅速联想到自身的际遇。想当年金榜题名,高中进士,风光无限,忆往昔步步高升,仕途顺遂,前途无量;哪里想到正准备一展抱负兼济天下时,却突然被皇帝弃如敝屣,这沉重、突兀的打击让白居易难以承受,痛苦不已。

“你这番诉说真是令我悲戚。虽然此前素不相识,但我们沦落天涯的可悲命运却是其相似!”意犹未尽的白居易请琵琶女再为众人弹奏一曲,自己则要创作一篇新诗《琵琶行》回赠给她。琵琶女被白居易的话感动得呆呆站立了许久,才坐下重新开始弹奏。

这一回,她不再注重技法、曲调,而是放纵情绪肆意弹拨,将长久以来的伤心、哀怨和苦痛尽情倾泻在曲中。这次的琵琶声因而比先前更凄凉悲怆百倍,使得众人忆起了各自的伤心事,纷纷掩面抹泪。而要问其中谁哭得最厉害,那当然是自感沦落,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危害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

  • 甘露之变的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万寿公主是谁万寿公主的情感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不过,也正因为她们的身份过于高贵,所以一般的男子也不敢迎娶她们,生怕在生活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的婚姻,表面看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尽如人意。848年,万寿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唐宣宗寻思为她招一位如意郎君。宰相白敏中知道

  • 唐朝灭亡到导火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响唐朝半壁江山的黄巢起义发生之前,整个社会都几近分崩离析,各藩镇相继起兵自立,无法谋生的民众也揭竿而起。在岭南地区,有一群镇守边疆的士兵,因渴望返回长久离开的故土发动了一场兵变,竟然酿成了长达17个月的波及中国东南的大灾难。这就是“桂林之乱”。“桂林之乱&rd

  • 唐昭宗为什么是傀儡皇帝 唐昭宗最后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这是唐昭宗李晔(yè)《咏雷》中的诗句。他在愤愤不平地责怪天上的雷公,为什么只知道劈牛、劈树,不诛杀凶恶之徒。唐昭宗还写过一首《菩萨蛮》,最后两句是:“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大内,是皇帝居住的皇宫。

  • 朱温为什么要篡唐 朱温最后做皇帝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梁皇帝朱温,曾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朱温虽然曾经名叫全忠,却是个不忠不义、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荒淫无耻的人。朱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受人歧视中产生逆反心理,养成蛮勇凶悍、狡猾奸诈的性格,经常打架滋事,惹得乡邻十分厌恶。他在二十五岁时,抱着出人头地、求取富贵的投机心理,参加了黄巢

  • 隋唐人物历史故事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

  • 忠义秦琼为何在凌烟阁排名最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居然排在最末一名,远在他手下败将尉迟恭和昔日同僚程咬金之后,按理说,以他的功劳,不进入三甲,也不会低于尉迟恭与程咬金。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有掺和玄武门事变,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基本是按照在玄武门的表现来排座次的。这么一说,秦琼没有在凌烟阁排名靠前,倒是一种荣耀,因为这证明秦

  • 唐高宗李治病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是名义上的天之子,其实也是肉体凡胎。除了非正常死亡,病逝的皇帝也不少。皇帝的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最高机密,历来不为外人知晓。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探究皇帝病逝的真相。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给人的印象总停留在懦弱无能,宠幸媚娘,让大唐王朝差点毁在武则天手里。其实,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