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遣唐使是什么遣唐使晁衡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4/2/13 3:18:21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法律完备,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对许多国家都有巨大吸引力。日本曾经多次派遣优秀人才组成遣唐使团,来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晁(cháo)衡就是一名杰出的遣唐使。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出身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中等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勤奋好学,仰慕中国唐朝文化,喜爱日本和歌和汉诗,十九岁时被选拔为遣唐留学生,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这是日本人中唯一的唐朝进士,他的才学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赐名晁衡。

晁衡在唐生活了五十多年,经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先任司经局校书,负责校勘宫中所藏典籍,并陪同皇太子研习学问,这对他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十分有利。后来,他得到破格提拔,历任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安南节度使等职。

秘书监兼卫尉卿(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使得晁衡有机会全面研究中华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结识长安的各界文化名士。他的汉诗创作水平也日益提高,并与著名诗人李白维、储光羲、包佶、赵骅等人成了知音。他们或聚会论文,把酒吟诗;或荡舟曲江,游园遗兴;或寻访史迹,谈古论今,结下了深情厚谊。

有遣唐使来唐,晁衡都参加接待,引导日本大使参观,领略中华文化和风土人情,为中日两国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敬重地称呼他为“晁卿”“晁巨卿”“晁监”“晁校书”“日本聘贺使”。

但是,晁衡也深深地想念他的祖国和年迈的父母。“辽阔长天玉镜升,仰首遥望动乡情。犹是当年春日月,曾在三笠山顶明。”(玉镜比喻明月。)这首《长安望月》诗,深切表达出他的思乡之情。他请求回国,唐玄宗没舍得让他走。

753年,唐玄宗答应晁衡的请求,随同日本遣唐使归国,并给予他特别的殊荣:任命他作为唐朝的使臣,护送日本使臣回国。

听到这个消息,诗人们赠诗作别。包佶写了《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赵骅写了《送晁补阙归日本国》。“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一诗的尾联,集中地表达了诗友们难分难舍,此后天涯异域的无尽思念之情。

晁衡十分激动,解下佩剑,留赠中国友人,同时写下《衔命将还国作》的著名诗篇:“百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抒发了感谢中国,珍惜友情,依恋难舍的真情。

晁衡一行在海上突遇风暴,船只下落不明,第二年春天仍然杳无音讯。正在漫游的李白听到晁衡遭遇不幸,不由放声大哭,写下《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万幸的是,晁衡的船只是被暴风卷走飘到越南。晁衡和十多位幸存者历尽艰险回到长安。

770年1月,晁衡在长安病逝。这位中日友好往来的先驱者,长眠在他所热爱的中华大地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京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特大谋杀案力主对藩镇用兵的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的刺客暗杀了。此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赞善大夫。向来心忧国事的他义愤填膺,当即向宪宗上疏,请求急捕凶犯,以肃法纪。但朝廷权贵们却恼恨白居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强加给他“越职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危害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

  • 甘露之变的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万寿公主是谁万寿公主的情感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不过,也正因为她们的身份过于高贵,所以一般的男子也不敢迎娶她们,生怕在生活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的婚姻,表面看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尽如人意。848年,万寿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唐宣宗寻思为她招一位如意郎君。宰相白敏中知道

  • 唐朝灭亡到导火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影响唐朝半壁江山的黄巢起义发生之前,整个社会都几近分崩离析,各藩镇相继起兵自立,无法谋生的民众也揭竿而起。在岭南地区,有一群镇守边疆的士兵,因渴望返回长久离开的故土发动了一场兵变,竟然酿成了长达17个月的波及中国东南的大灾难。这就是“桂林之乱”。“桂林之乱&rd

  • 唐昭宗为什么是傀儡皇帝 唐昭宗最后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这是唐昭宗李晔(yè)《咏雷》中的诗句。他在愤愤不平地责怪天上的雷公,为什么只知道劈牛、劈树,不诛杀凶恶之徒。唐昭宗还写过一首《菩萨蛮》,最后两句是:“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大内,是皇帝居住的皇宫。

  • 朱温为什么要篡唐 朱温最后做皇帝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梁皇帝朱温,曾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朱温虽然曾经名叫全忠,却是个不忠不义、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荒淫无耻的人。朱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受人歧视中产生逆反心理,养成蛮勇凶悍、狡猾奸诈的性格,经常打架滋事,惹得乡邻十分厌恶。他在二十五岁时,抱着出人头地、求取富贵的投机心理,参加了黄巢

  • 隋唐人物历史故事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

  • 忠义秦琼为何在凌烟阁排名最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琼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居然排在最末一名,远在他手下败将尉迟恭和昔日同僚程咬金之后,按理说,以他的功劳,不进入三甲,也不会低于尉迟恭与程咬金。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有掺和玄武门事变,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基本是按照在玄武门的表现来排座次的。这么一说,秦琼没有在凌烟阁排名靠前,倒是一种荣耀,因为这证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