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游休妻的故事

陆游休妻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4/1/19 1:07:55

陆游和表妹唐婉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实在是“错!错!错!”那么,到底是谁的错呢?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唐婉又是什么样的女人呢?他们两个人既然如此相爱,为什么又被拆散呢?这还得从陆游的身世说起。

陆游简介 名字由来

陆游出身于世宦之家,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陆游一生,经历过北宋二朝、南宋四朝,陆游身体好,又善于养生,活了86岁。

根据台湾龚弘先生的说法,陆游出生时(1125年),恰在其父陆宰被派京西路(安徽寿春)计度转运使赴任途中。舟行淮上遇暴雨,大水周游在船的前后左右,父乃以“游”字命其名。

有一说其母梦见秦观(少游),乃不但以“游”字为名且以“务观”为号,以示仰慕此诗词名家之意。陆游出生不久,即逢靖康之变,金人入侵,兵荒马乱,陆家与万千家庭都有逃难之苦。

金人追宋高宗自扬州而杭州、绍兴、宁波乃至温州海上。陆氏一家原已返抵家乡山阴(绍兴),因金人无情的追迫,只得一地又一地逃难,直到后来在东阳(浙江金华)安顿下来。

在陆游小小的心灵上,早就烙上了痛恨金人的印记,并埋下他日后欲图报国复仇的种子。

即使在陆游临终前,他还是把自己这代人未完成的北定中原的心愿,交给儿子,并留下一首《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庭环境的熏陶无疑直接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陆游一辈子想复仇,一辈子不忘北定中原,反对投降派,这种性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他的父亲有极大的关系。

南宋小朝廷在临安(今杭州)苟安之后,陆游也跟着父亲离开金华,回到老家山阴(绍兴)故居。整整十年,他都在相对安静地求学。这十年,他读书很辛苦,也为他日后成为南宋一代大诗人、词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代,读书人想出人头地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除非你是皇族后代。陆游的科考之路很不顺利,不是他成绩不行,而是他得罪了当朝宰相秦桧

陆游的进士直到宋孝宗即位时才赐予。由此可见,陆游的科考之路走得很不顺,更不顺的,是他的爱情之路,那是他一生最痛苦的事情。

面对母亲的阻挡和反对,他不得不和自己最爱的女人、他的亲表妹唐婉分开,忍痛写下休妻书,其情何堪?其心何苦?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陆游和才貌双全的唐婉属于两小无猜,两个人一起玩过家家,一起读书识字,一起下棋。那是陆游和唐婉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南宋绍兴十四年,即公元1144年的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陆家的门上、中堂上都贴上了红双喜,即“喜喜”。就连棉被上、枕头上也都绣上了“喜喜”。

20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婚了。

婚后的陆游和唐婉,“伉俪相得”,“琴瑟甚和”。他们两人从小青梅竹马,耳鬓厮磨,感情甚笃。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能和自己最爱的又懂自己的女人结婚,是一个男人幸福到骨子里的事。

何况唐婉不光是个美女,还是个才女,两个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新婚燕尔,你唱我和,吟诗赋词,如胶似漆,如影随形,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陆游纵然在睡梦里都会笑醒。两个人都被幸福冲昏了头脑。

水满自溢,物极必反,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缘分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有的人有缘却无分,有的人有分却无缘;有的人有缘相聚、相合,却无缘相守。

让两个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陆游的母亲,越来越讨厌这个儿媳妇唐婉。论血缘关系,陆母是唐婉的姑妈。她曾经也是很喜欢唐婉的,否则不会同意他们的婚事。在那个时代,他们能够结婚,没有老人的允许,那是不可能的。

连陆游也闹不明白,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这个儿媳妇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事实是,无论唐婉怎么表现,也不能赢得陆母欢心。陆游和唐婉才过上几年的幸福生活,陆母就强迫他们分开。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中记载,母亲强迫他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唐婉不能生孩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在那个时代不能生孩子,纵然再贤淑,也难在婆婆面前抬起头来,但是,不一定非得让儿子休妻这么绝情,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可以为儿子纳妾,为陆家生个儿子延续香火。

一个最有可能的理由就是,陆游的母亲爱子心切,有着强烈的恋子情结,不想自己的爱完全被一个有才有德的女人夺去,于是,嫉妒儿子和儿媳的爱情太甜蜜,受不了小两口整天卿卿我我的样子,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据是,陆母“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见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就是说,陆母看两个人整天如胶似漆的样子,就担心儿子从此沉浸在温柔乡里,为儿女情长而误了学业大事,所以,有好几次痛骂这个儿媳妇,并下了棒打鸳鸯、非要拆散他们的决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官张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清官很多,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不仅是清官,还是一位爱国,身在高官仍坚守清贫的人物。她就是张浚。《儒林外史》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过其中的“清知府”并不是说清朝的知府,而是指清廉的知府。也就是说古代的知府就算是还算蛮清廉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6年皇帝,到976年便撒手西归了。正史中没有关于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因此他的死因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成为历史上的一桩悬案。另外,赵匡胤死时,两个儿子尚在,却“传位”给了其弟赵光义,这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极少见的。这也为后人留

  • 成吉思汗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家庭。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漠北草原各部。1206年,他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蒙语意为“像大海一样伟大的领袖”。如今,西方很多崇拜者称其为“全人类的帝王”。1226

  • 太监童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童贯是个阉人,出身宦官,北宋末年的军事将领。据《宋史》载,童贯进宫后,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颇得徽宗重用。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10万取青唐。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

  • 蔡京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在徽宗一朝,蔡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他在任期间,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和得力干将,但二人的目的却有天壤之别。众所周知,王安石主张变法,其目的是富国强兵;而蔡京所实施的所谓新法,不过是为了多搜括些民脂民膏,来供徽宗享受玩乐。为了

  • 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邦昌是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人,张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是张邦昌的家境却不是太好。他从小性格放荡,喜欢和地痞流氓结交。父亲害怕他惹出事端,便把他送进私塾学习。15岁那年,张邦昌参加县试时考上了生员(秀才)。20岁那年,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时考上了进士。从此,张邦昌踏入了官场。尽管

  • 贾似道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贾似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政治腐败、国运衰微的南宋末年,由一个专事吃喝嫖赌的浪荡子,迅速爬到了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高位。他残酷压榨人民,过着极其荒淫奢侈的生活。在元军大举攻宋的时候,他又向敌人称臣请降,成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罪人,最后落得个人人唾弃的可耻下场。贾似道出生于宋宁宗嘉定六年(12

  • 宋朝总是被欺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被手下人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朝代宋朝,但是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到宋朝想到的不是贪污腐败,就是被动挨打,没有汉唐虽远必诛的豪迈气度。而这个问题其实和宋太祖赵匡胤的一个政策有关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每逢一个新的朝代建立后,开国皇帝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棘手的

  • 元朝怎么被朱元璋打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无论是蒙古骑兵之凶悍,土地之辽阔,杀人之多,无其他帝国出其右。而朱元璋在元末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通过徐达北伐,一战就把不可一世的元朝统治者打成了北元游击队,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朱元璋也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

  •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中央是由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号称“二府”。北宋神宗以前的一百多年,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虽仍然设置,但都不预朝政,形同虚设,全非宰相之职。在三省之外,另设宰相的办公机构于禁中,称为“政事堂”或&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