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2/7 17:22:39

宋代中央是由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号称“二府”

宋神宗以前的一百多年,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虽仍然设置,但都不预朝政,形同虚设,全非宰相之职。在三省之外,另设宰相的办公机构于禁中,称为“政事堂”或“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二品”为宰相之称,以“参知政事”为副职。

神宗元丰改制后,重新恢复了三省六部的职权,而宰相的官称也屡有变更。如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都曾作为宰相的官称;而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等,都曾为副相之称。至孝宗以后,则径称左、右丞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的枢密院为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类似秦代的太尉府,以枢密使、副枢密使为其正、副长官。枢密院又称“枢府”。为防武将跋扈,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但枢密使虽有权调动军队,却须经皇帝批准。南宋宁宗以后,宰相多兼枢密使,如文天祥便是以右丞相而兼枢密使。

宋代,一般还把副相“参知政事”与枢密使、副使称为“执政”,而把宰相与执政合称“宰执”。哲宗之时,在正、副相之上还设过“平章军国重事”一职,作为优待德高望重的老臣的加衔,他们可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但无日常事务。

宋代还设有翰林学士院,以翰林学士掌管机密诏令的起草。但他们不属于以宰相为首的行政系统,而是直接属于皇帝。他们所起草的诏令称“内制”,宰相系统的中书舍人所掌管的正式诏敕称“外制”。此外还有专为皇帝讲解经书的翰林学士,称“翰林侍读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他们是明清翰林院中各类侍读、侍讲官员的前身。

宋代的最高监察机构仍是御史台,并依唐制设台、殿、察三院,以御史大夫为最高长官。但御史大夫之职一般不授人,故其真正的长官乃是御史中丞,时称“台长”。御史的任用,宰相也无权过问,由皇帝直接掌管。而且宋朝的御史并不监察地方,负责对地方官吏进行监察的主要是各路的转运使及州、府的通判。

夏商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

周朝的官职有哪些

将相制是什么官职制度

三公九卿制是什么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意思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辽金元的官职制度简介

大学士和内阁制是什么制度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召见丘处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便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很多人认为丘处机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实际上,丘处机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且还被成吉思汗召见过。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道教领袖,几次召对之后,放归。自此之后,全真教命运出现了转折,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丘

  • 宋朝开封有犹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的宋都东京(今开封市),他们向徽宗殷勤致意,并进贡了西洋布匹。徽宗热情相待,并给予他们“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优厚待遇。自此,这一支犹太人就定居中国,繁衍至今。史称“开封城里的中

  • 元朝版图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著名的军事统帅,蒙古汗国的建立者,忽必烈追尊其为元朝皇帝、庙号太祖。其父也速该在铁木真还是少年的时候,被塔塔儿人毒死,此后,也速该的遗孀月伦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过着艰难的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和强壮的体

  • 历史上金匮之盟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rdq

  • 宋仁宗赵祯身世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开封府尹包拯外出巡视,一天在路上,突然被一阵怪风吹落了帽子。包公感到这风来得蹊跷,就向飞滚的帽子追去,来到一座破窑前。窑中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衣衫破旧,面容憔悴。包公上前问候,并报出姓名。老妇人得知

  • 丁谓趋炎附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位有名的权臣,善于附炎趋势。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丁谓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丁谓又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了寇准的信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准有宿怨,早仇恨在心,丁谓本来由寇准所荐,得以

  • 宋仁宗郭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郭氏是临朝主政的刘太后(刘娥)册立为后的。被立为皇后之后,郭氏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后宫中,仁宗比较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而郭皇后却不时与她们争风吃醋。一次,郭后与尚氏同在仁宗前侍谈,没说几句,又起口角。尚氏恃宠不肯相让,并当着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猛烈攻击,由此揭开了北宋

  • 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庆元党禁指的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宋宁宗是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的,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则是外戚,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后,收揽名士,朱熹就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将赵汝愚和所有支持赵汝愚的人都罢官放逐,凡是和他意见不合的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

  • 宋真宗赵恒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宋真宗赵恒的儿子有:温王赵禔,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禔,追封温王;悼献太子赵祐,十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昌王赵祇,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祇,追封昌王;信王赵祉,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