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时常会想念那些抗日名将

时常会想念那些抗日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4:29

1940年2月22日,弹尽粮绝、孑身一人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靖宇将军在辽宁省濛江县(现靖宇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路上,拦住四个进山砍柴的中国人,与其中一名叫赵延喜的人谈了话,请对方回到山下给自己买双棉鞋和一些吃的。这个叫赵延喜的中国农民答应了,回到屯子里,迎面碰上日本特务正新,后者也是个中国人,不过是个日夜都想帮助日本人抓到杨靖宇以领取赏金的人。赵延喜一见李正新就害了怕,把发现杨靖宇的消息讲了出来,李正新马上带他去日本警察所。第二天早上日军赶到,杨靖宇壮烈殉国。

周保中

时不时地会想起周保中。1937年冬,数万日军对东满和下江(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联第二路军展开大围剿。周保中指挥第四军第五军西突围,自己则率领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向东走,潜人乌苏里江东岸的密山。过了一些日子,因为西征部队失利回到勃利,他又率领自己的小队伍在一天一夜之间,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风雪严寒,从密山走回了勃利。

不看地图的读者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时想起这件事。看地图你就明白了,从密山到勃利,是从黑龙江省的东部走到中部,直线距离就有200公里。

老实说,开头我从一位老抗联口中听到这件事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即使你是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要在一天一夜向走完200公里山路也是难以想象的。我不相信这件事,就到《周保中游击日记》里去査证。果然,我在一则写于1939年11月的日记里査到了同样的记载。

周保中将军真是个奇人。哪怕是日寇围困得铁桶一般、第二路军的前途最暗淡的日子里,也没有中断逐日写日记的习惯,他仍然坚持记下当日的战况、军情甚至自己对许多事情的思考。这样一个人,生死肯定早已置之度外,却在记日记这件事上头,认真、执拗得令人惊讶。

可以想象他根本不是为自己写日记。置身于每日生死未卜的战争中,他和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不需要这些日记,他要写给的只能是时间和历史。

冷云是八女投江中的八位女烈士之一,是她们的领导者。1938年5月,7万名曰寇对抗联第二路军实施“重点讨伐”,抗联第四军和第五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决定两军由吉东地区向西方五常一带作长途突围。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女同志也被合编成一个妇女团,随主力西下。冷云以她渐渐表现出来的干练和坚定,当了这个团的指导员。

冷云她们经历困难突破敌人的重围,到达了自己的根据地边缘。可就在第二天拂晓,日本人包围了她们的宿营地。一个名叫葛海禄的汉奸向日寇告了密(又是汉奸)。但是日本人首先发现的并不是冷云等八姐妹,而是和她们隔开一段距离宿营的以师长关书范为首的男同志。这时冷云她们只要自己不暴露,或许就有机会脱险。但是冷云没这么做,八姐妹决定将日本人引开。原因是很简单的:关书范是师长,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师的指挥所,面对敌人时,她们有责任保护师长和他的指挥所。于是她们首先向日本人开了枪,日本人被引过来,将八姐妹逼到了江边。关书范被枪声惊醒,带着男同志突围出去。冷云八姐妹子弹打完之后,在投降、被活捉和投江之间,冷云带着她的姐妹们选择了后者。

故事讲到这里,都是众人皆知的情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并且因此时常让我想起冷云的是:正是这西征归来途中的最后一场战斗,击垮了师长关书范的信心,回到二师不久,他就下山和日本人谈判,接受收编。同时还自告奋勇地回到队伍里来,要说服第五军军长柴世荣和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也和他一起接受日本人的收编,也就是投降!

一直难以释怀的正是这件事:冷云八姐妹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出的竟然是一个变节分子。这是她们事先绝对不会想得到的。如果冷云八姐妹死后有知,她们会后悔吗?她们是不会问这个问题了,问这个问题的是我们。我们这些后人原来也鲜有人知道这个,可是自从读了些史料,知道了真相,这颗心就不可能不为这个问题一直疼着了。于是我就再也忘不了冷云八姐妹的牺牲。

赵尚志

1938年1月1日凌晨,在我北满抗联西征嫩江遭受重大损失、5万名日伪军加紧布置对北满联军的最后一次“讨伐”的前夜,北满抗联总司令(时称东北抗联总司令)、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赵尚志越过冰封的黑龙江,前往苏联方面“求援”,随即被扣押,从此失去自由。一年六个月之后,他终于被释放,率领一支小部队返回东北,而此时整个东北的斗争环境和我军内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赵尚志因“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开除党籍。

赵尚志怎么办呢?赵尚志可以有许多选择。他可以选择申诉,向当时代表中共中央领导东北抗联的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申诉。他也可以破罐子破摔,既然你们东北抗联不要我,我干脆就这样待下去好了。凭他的威望和功勋,没有人会不让他继续待下去。当然还有最后一种选择,那就是你们可以不要我,但是我却不能不抗日!

赵尚志没有选择申诉,也没有自暴自弃,性如烈火的他选择了后者。他在攻击鹤立县日伪梧桐河警察署时误人日伪特务的包围圈,壮烈牺牲。

赵尚志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随着他的归来,东北人民会一呼百应,再次掀起一波新的抗日大浪潮的愿望,却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心愿。这个心愿是: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抗日战场上!

赵尚志死后被运到日伪鹤立梧桐河警察署,日本人欣喜若狂,叫来了当时已经投降日寇的原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辨认尸体。李华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曾是赵尚志抗日路线的追随者和赵尚志本人的崇拜者。在一间冰冷的房子里,李华堂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死者就是他矢志追随多年的抗日英雄赵尚志。尽管有不少日本人跟着,他还是哭了,大声喊道:司令,你也这么着了吗?你也这么着了吗?他大哭号啕,被日本人强拉出去。

时常想起这一次的会见。李华堂当时要对赵尚志表示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他有没有想到过,赵尚志才是真正的英雄,虽死犹生,而他自己虽然活着,其实已经死了吗?

一天走在长安街上,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我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下面,是不是都躺着一个我们时常想念却又时常想要告别的烈士。如果他们的鲜血没有渗人地下并且也不会凝固,我们这块土地上是不是早就血流成河?我们的也包括我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是不是都会在这条血河里激起汹涌的浪花?


返回大全页:历史现场重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彭德怀抗美援朝最危急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场,彭德怀既是统帅,也是率先踏上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成员。为抢在渡江部队之前入朝和朝鲜领袖金日成面商,1950年10月,彭德怀带着警卫率先入朝,在同金日成面谈时,两人置身敌军包围圈内,差点被俘。电台车掉队失去联系10月19日(一说18日)傍晚,彭德怀在鸭绿江畔与前来送行的东北军区司

  • 周恩来如何指挥国共战略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彭德怀担负起西北解放军的指挥工作,以少数兵力抗击胡宗南部队的进攻。周恩来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那时,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了一支八百人的小队伍转战陕北。为适应当时的紧张局势,这个时期中共中央的领导是高度集中的,在中央决定问题的只是毛、

  • 红军旅长黄克功枪杀女学生案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克功(1911 -1937),江西南康人,少年时代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立过大功,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时,他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他在抗大学习后留校任职,1937年,他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但是,“他自恃年轻有为,立过战功,比较骄横

  • 知青是什么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

  • 上山下乡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

  • 宋庆龄宋美龄与继子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氏三姐妹中,宋庆龄与宋美龄均没有孩子,她们分别是孙中山、蒋介石的妻子。那么,她们与继子相处的怎么样呢?宋庆龄对孙中山的子孙们非常好,与他们相处一直都很融洽,宋庆龄称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为“孙博士”。孙科称宋庆龄:“孙夫人”。在二、三十年代孙科时常带着他的

  • 陈果夫为组建黄埔军校居然贡献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孙中山任命蒋介石筹备组建黄埔军校。当时,陈果夫正在上海从事证券交易活动,颇有理财之道。此外,陈果夫还和戴季陶、陈布雷等人交往密切,其观点让蒋介石颇为满意。在黄埔军校筹备期间,蒋介石就曾电邀陈果夫到广州协助工作,但此时陈果夫因病未愈,想到广州医疗条件不如上海,便没有应召前往。建校之初,蒋介

  • 尼克松登上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只要要求游览长城,礼宾司会尽力给予安排。一夜之间扫光积雪礼宾官为国宾游览长城尽力的事例不胜枚举。最为突出的是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登八达岭长城。礼宾司全力以赴,后勤部队为公路破冰苦战的事,至今传为佳话。尼克松访华,计划在离开北京的最后一天登八达岭长城游览。不巧,前一

  • 毛泽东最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老革命家,是国家和群众的引导,在建国之前,毛泽东曾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演讲《为人名服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演讲稿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演讲背景:张思德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张思德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

  • 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江泽民演讲的背景及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江泽民主席发表《要卧薪尝胆》的演讲。这篇演讲是我国加快今天成就的起点。对于这篇演讲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背景: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四位中方人员死亡,使馆严重损毁。消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