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小平曾说过“谁都知道刘邓不分嘛!

邓小平曾说过“谁都知道刘邓不分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1/29 13:28:14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新中国有着卓越的贡献。在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中,太行山深处的涉县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在这里战斗与生活了5年之久。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还走出了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另外,当年驻扎在这里的129师及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后来有很多人都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邓小平、刘伯承深情地把这里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邓小平说:“谁都知道刘邓不分嘛!”

涉县城西北5公里的清漳河畔,有一个叫赤岸的村子,村中的五道坡上,有一座分成上、下、后3个四合院落的北方民居。1940年12月,129师师部从涉县常乐村迁至这里,邓小平和刘伯承分别居住在其中的两个院子里,住在这里的还有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129师领导人。下院里有邓小平、刘伯承亲手种下的丁香树和紫荆树。如今60多年的时光过去,小树早已高大成材,枝繁叶茂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方面军主力和陕北红军的一部分改编为八路军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的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敌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改编时,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

张浩曾任共产国际中国支部代表,129师开赴抗日前线后,连日的作战,使得3次负伤两次入狱的他身体日渐虚弱,多次在工作时晕倒,经抢救才挽回了生命。刘伯承及时向八路军总部和延安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毛泽东准备让张浩回延安养病。但张浩一走,政委一职由谁来接替呢?中央领导研究了几天都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有人提到徐向前,也有人提到任弼时,毛泽东都没有同意。毛泽东认为:这支部队是徐向前带出来的,他在部队官兵中有很高的威望,可是徐向前是一名武将,更适合带兵打仗。而且八路军要建立几个相当于师一级的部队,徐向前将有更重要的任务。至于任弼时,他应留在中央协助工作。另外还提出过几个人,毛泽东考虑了也觉得不太合适。于是毛泽东考虑再三,征求了刘伯承等前线指挥员的意见,确定由邓小平担任了129师政委。

刘伯承生于1892年,长邓小平12岁,他们两个人都四川人,又都属龙。1920年,当16岁的邓小平远渡重洋到法国求学时,刘伯承已经是声威赫赫的川中名将了。1927年,当刘伯承和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时,邓小平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但刘伯承对邓小平很尊重,凡是在129师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只要是邓小平表过态的工作,刘伯承一定会说:“按邓政委讲的办”;同样,刘伯承表过态的,邓小平也必定说:“按刘师长的指示办”。邓小平常说:“刘师长年高体弱,司令部要特别注意。有事多找我和参谋长。刘师长是我们的军事家,大事才找他决策。”刘伯承则说:“邓政委是我们的好政委,文武双全,我们大家都要尊敬他,都要听政委的。”

在敌后抗日的艰苦岁月里,师部常处在敌人进攻的危险中,每当这时,邓小平和刘伯承都首先想到的是对方的安危。1942年春夏之际,日军对晋冀鲁豫边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军事“扫荡”,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扭转这个局面,师部决定邓小平到中条山去,刘伯承留在太行山指挥作战。

3月中旬,邓小平率一支部队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赶往太岳区。两个人分手后,刘伯承很不放心,因为当时敌人修筑了白晋铁路,把太行区与太岳区分割成两部分,并有重兵守卫。刘伯承不时地到作战科、机要科查问情况:“小平同志是否过了白晋线了?”3月29日晚,师部收到电报:邓小平今晚要过白晋线。刘伯承当夜一直没有合眼,就在作战科坐着等候电报。实在困乏了,他就走出师部的大门,来到门前的五道坡上,望着满天的星斗,来回踱着步,焦急地盼望着,等待着。天快亮了,刘伯承再次敲响了机要科的房门,这时,恰逢陈赓旅长从太岳发来了电报,刘伯承站在译电员身后,译一个字,看一个字,直到确认邓小平已安全通过白晋线敌人封锁线,顺利到达太岳区,他才安心地回去睡觉。

129师来到涉县赤岸村后,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稳定,邓小平和刘伯承两家人都住在一个院落里,相处十分融洽。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伯承给邓小平的长子取名的故事。

那是1945年的一天,闲聊时,卓琳对邓小平说:“咱们的孩子快两岁了,总叫胖胖可不行,该取个名了。”

邓小平想了想说:“我们也给儿子取名叫‘太行吧,‘邓太行。”

刘伯承在旁笑了起来,邓小平觉得不妥,师长的儿子已经叫刘太行了,于是对刘伯承说:“不能都叫太行,师长,你的儿子占了我们的名字,你得给咱胖胖起个名字。”

刘伯承说:“这是政委的事,与师长没有关系。”

邓小平说:“谁都知道刘邓不分嘛!你就给起一个吧。”

刘伯承听邓小平这样说,就把胖胖叫到身边,用毛笔定下“朴实方正”4个大字,说:“这孩子长得朴实方正,就叫‘朴方如何?”大家齐声说好。

刘邓不分,这已为历史所证实。无论是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紧张建设的和平时期,两个人的心都紧紧联结在一起。

刘伯承逝世时,邓小平率全家参加追悼会,并在《悼伯承》一文中说:“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我们一起工作,是1938年在八路军129师,一个师长,一个政治委员,以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前后共事13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我比他小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的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1986年10月,刘伯承的骨灰由子女护送至涉县赤岸村北的庙坡山上,后来徐向前、黄镇、李达、王新亭等7位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这里,人们把这里称为“将军岭”,1990年10月,邓小平亲笔为“将军岭”题名,并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打造现代化军队,干部培养是首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7年12月,陈粟大军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起陇海、平汉铁路破击战。刘伯承元帅说:“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人永远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1947年8月,豫东战役结束后,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

  • 洪秀柱:国民党若亡台湾也将走入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国民党党籍政治家。她是国民党内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国台湾网11月25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4日前往菲律宾总支部参与党庆活动与募款,面对台当局“党产会”对国民党清算式斗争,她表示,“身可辱,家可破,党不

  • 探秘:解放后称帝的十个“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帝统在中国实行两千年之久,直到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封建帝制才真正结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进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后,仍有人妄图恢复帝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最后一位公认的皇帝是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溥仪之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当了83天皇帝,结果惹得全国人民反对,最后郁郁

  • 斯大林与毛泽东曾经关系微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十年代初,斯大林在中共党内全力支持的不是毛泽东,而是王明。然而,在一九四一年希特勒进攻苏联之后,面临存亡危机的斯大林,已经顾不上东方遥远的延安,更无力像以往那样借共产国际之手直接介入中共事务,更无法左右王明的命运,不让其受到崛起的毛泽东的批判。于是,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风运动之后,曾经权倾一时的王明不

  • 巴山苦娃子如何变成红军机枪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的胜利的有很深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红军故事。“四川来了徐向前,军阀土豪心胆寒。”1933年春,土地革命烈火在川陕地区已呈燎原之势。刚满15岁的向守志最先报名参加少年先锋队,并当上区少先队队长。当区苏维埃主席让他代表少年先锋队登台讲话时,昔日的穷娃子长工伢激动得满

  • 探秘:诸葛八卦村诸葛亮后代隐居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在诸葛亮死后,诸葛一代的后人主要隐居在诸葛八卦村,八卦村主要依据诸葛亮的八阵图布局而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古代村落文化。目前,诸葛八卦村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来参观。诸葛八卦村内部道路似通非通,像迷宫一样。外人进村之后,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很难找到出口走出。站在村外的一个土坡

  • 误把砒霜当白面,三头猪救了三十二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1967年春榆次县东阳公社南庄生产大队的知青食堂,险些发生一场人命关天的事故,事情原委是这样:那天中午,知青食堂改善生活,那时白面很缺。一年每人才分二十来斤小麦,所以,吃顿白面条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当天,从城里探亲回来的女知青郝文显、赵秀如从家里拿回些报纸准备糊已糟损的炕围,就问事务长王培仁要了些白

  • 马识途:讲“统一战线”差点丢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著名作家)被中共组织派到湖北枣阳县做县委书记。那里临近抗日前线,马识途的任务是去那里发动群众,清理发展党组织,组织地下武装,准备日军一旦打过去,就在大洪山展开游击战,建立游击区。由于这里曾经是红三军经过的地方,建立过苏维埃,发展的党员不少。除开一部分跟红军走了以外,留下的搞过几次

  • 揭秘历史珍贵档案:《工农兵大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金昌的《工农兵大学生》是写推荐制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工农兵大学生,对于今天的八〇后、九〇后们来说也许是一个比天文学、粒子物理学的术语还要显得陌生的词语。但这个词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历史内容。工农兵大学生是“文革”期间的产物。我是经历过“文革”这段岁月的人

  • 新中国第一艘远洋巨轮在日本沉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首航日本,却遭受强烈撞击。日本宣称遭受鱼雷攻击,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引发紧张国际局势。周总理亲自主持沉没原因调查,是鱼雷攻击?是不幸触礁?还是质量问题?真相原来在自己。“跃进”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大连船厂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