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珍贵档案:《工农兵大学生》

揭秘历史珍贵档案:《工农兵大学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1/18 20:47:26

金昌的《工农兵大学生》是写推荐制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工农兵大学生,对于今天的八〇后、九〇后们来说也许是一个比天学、粒子物理学的术语还要显得陌生的词语。但这个词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历史内容。

工农兵大学生是“文革”期间的产物。我是经历过“文革”这段岁月的人,因此突然面对“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已从我们的日生活中消失的词语时,会有许多的历史记忆从脑海深处浮上来。

工农兵大学生指的是“文革”期间执行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下的大学生,因为这种教育制度采取的是推荐制,通过行政部门从工农兵中推荐上大学的人,所以这些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学员”(后来被称为“工农兵大学生”)。我们还会想到一些“文革”特定时代的人物称谓:红卫兵、赤脚医生、知识青年、“五七干校”下放干部,等等。“文革”结束了,这些人物称谓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终结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只有在历史叙述中才会出现。但是,我发现历史叙述对待这些人物称谓明显地采取了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伦理观的态度。

凡是在“文革”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人物称谓,在历史叙述中就被赋予一种历史优越感,如知识青年、五七干校下放干部;凡是在“文革”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物称谓,在历史叙述中则处在被贬责、被否定甚至被妖魔化的境遇之中,如赤脚医生、工农兵大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开的新时期文学基本上就是以这样一种历史伦理观建构起新时期的文学叙述的,而叙述主体便是五七干校里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他们掌握了历史话语权,完全以他们的心态、立场和视角去观照、筛选历史。

在以他们为主体建构起来的“文革”叙述里,类似于工农兵大学生、赤脚医生等人物几乎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这样的历史叙述显然是应该被质疑的。因为作为叙述主体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他们并没有走出历史,更没有超越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起来的历史图景显然不可能全面地反映历史的本质。

所以我们应该以另一种历史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历史,这样才能打破僵化的历史叙述格局。范小青前些年写了一本《赤脚医生万泉和》,我读后大为赞赏,就因为她是以一位赤脚医生的视角来写“文革”的,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所讲述的“文革”受难史完全不一样。

王金昌的《工农兵大学生》则是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视角来写他们自己在“文革”前后的经历。在我的印象里,完全以工农兵大学生为主要角色来讲述历史的小说几乎没有,他们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工农兵大学生》第一次让工农兵大学生站到了舞台的中心区。

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工农兵大学生》

王金昌是以忠实于历史真相的态度来写《工农兵大学生》的。他说:“我不想批判谁,也不想歌颂谁,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真实地刻画一群生活在那个时代那样的人。”我们平时都说要忠实于历史,我们也以此作为衡量历史文学作品的一条标准。但事实上要完全做到忠实于历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首先就要摆脱历史观的制约。

历史叙述要么是建立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伦理观的基础上,要么就反其道而行之,以颠覆的方式重写历史。王金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与这两种状况都没关系,他的历史叙述建立在他的历史记忆的基础之上。

因此他不对故事情节作太大的虚构,不为了故事结构的完整性而牺牲历史的真实性。他尽量保持生活原型的原生态,这也就带来一个结构上的特点:多线索的、并行独立的发展。王金昌写了好几位工农兵大学生,有从部队来的王建国,有被县教革委主任看上欲招为女婿才进了大学的吕志军,有下乡知青王思哲,还有已经当上省革委副主任却要补上文化知识这一课的严凤英,等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中国第一艘远洋巨轮在日本沉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首航日本,却遭受强烈撞击。日本宣称遭受鱼雷攻击,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引发紧张国际局势。周总理亲自主持沉没原因调查,是鱼雷攻击?是不幸触礁?还是质量问题?真相原来在自己。“跃进”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大连船厂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

  • 抗战中国装备为何如此多捷克轻机枪 ?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期间,捷克式ZB26轻机枪是中国军队的基层火力支柱。其独特的外形、优秀的性能也随着各影视作品为大家所熟知。而与之相对应,日军基层的轻机枪无论是外号歪把子的大正11年式轻机枪,还是后来改进的96式轻机枪,都完全不能与捷克造匹敌。就算是在敌后物资匮乏的游击队,只要能搞到捷克式轻机枪哪怕是国内兵工厂的

  • 我国为何能打赢抗日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战争期间曾发生过无数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浴血奋斗战士们的鲜活生命。作家杨恒均记录下一个抗日战争期间让他情有独钟的故事:日本侵华伊始,中国全国总动员,学生们走上街头,欢送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中国好男儿。一个女学生走近一名年轻的新兵,问他:“你认为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吗?&rdqu

  • 朱德和康克清是如何当十几个孩子爷爷奶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年是朱德总司令130周年的纪念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德总司令和他的家人吧。朱德是我国开国元勋,他对我国有着极大的贡献。建国后,朱老总不在军队中担任什么实际职务,而是担任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工作并不繁忙,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在颐养天年的时候,看着家里十几个孩子跑来跑去,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 太行山上一次特殊的国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国家级宴请的举办场地,都是在大会堂或者国宾馆这样的场所,但这次国宴偏偏打破了这个惯例,在我国外交史上绝对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因为那一次是在太行山上一个县城里举行的。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事接待方面还在摸索阶段。为了展示国力,当时欢迎外宾,经常是大规模高规格,来宾的专机一降落,在机场就

  • 瞿秋白如何评价朱德、毛泽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冶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21年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当时属俄共党

  • 毛泽东和朱德给小战士题词以勉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司令员陪同下视察白洋淀。戴草帽、持枪者,从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和聂荣臻。后排中间穿军装站立者为管开智。毛主席给管开智题词前进。朱德给管开智的亲笔题词努力工作。追忆伟人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前夕,管严先生投书华西都市报,饱含思念和崇敬之情,回忆起“父辈的荣耀&rd

  • 卢匡衡将军的墨舞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匡衡,少将。曾任: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浙江省政协常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卢匡衡将军和书法的生活吧。卢匡衡,1941年出生在浙江黄岩县蓬街(1994年以黄岩市蓬街、螺洋等八乡镇新建台州市路桥区),1957年至1958年在路桥中学高中部学习,1981年至1994年曾在中央党校和军事院校进修。1961

  • 探秘:中国第一次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11月29日,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了高规格座谈会。12月1日,《人民日报》发文《人民爱戴的总司令关于朱德同志的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系统梳理朱德元帅的一生。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阅读朱德的人生故事,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了一些以前不大广为人知

  • 毛泽东究竟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的为人。毛主席身上有很多令人好奇的地方,尤其是毛主席的真实身高。文革”中父亲(章乃器)开始撰写回忆录,也时常谈起一些往事。我有次无意中问父亲:“毛主席有多高?”“ 1米75,比我高两公分,我是1米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