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泽东和朱德给小战士题词以勉励

毛泽东和朱德给小战士题词以勉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3/12/15 10:43:40

1945年,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司令员陪同下视察白洋淀。戴草帽、持枪者,从左至右分别为朱德和聂荣臻。后排中间穿军装站立者为管开智。

主席给管开智题词前进。

朱德给管开智的亲笔题词努力工作。

追忆伟人

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前夕,管严先生投书华西都市报,饱含思念和崇敬之情,回忆起“父辈的荣耀”。他的父亲,是曾多年担任朱德贴身警卫的管开智。

下面是管严先生章的摘录

朱老总挥笔题词 勉励父亲努力工作

我父亲管开智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工作在毛主席、朱总司令身边。在父亲可以查阅的档案里,一页纸上有寥寥几行字:1921年3月出生于四川营山,1933年参加儿童团,1937年冬到延安中央警卫营任警卫战士,1940年初担任朱德总司令贴身警卫,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朱德总司令的安排,离开中南海,南下西南参加地方建党建政和征粮剿匪工作。

我从军校毕业那一年。一个晚上,父亲把休假回家的我叫进书房,转身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黑色文件包。我心中陡地一颤,这个文件包我早年见过,而且给我留下了不尽的谜团。在那个“非年代”,一个雨夜,开门声与脚步声让我无意识地抬头望客厅,我看见父亲将这个黑色文件包裹在川西坝子老乡常用的棕麻雨衣里,悄声跟一个农民模样的青年人吩咐着什么。青年人点了点头,走出家门,身影很快消失在倾盆大雨的街道中。(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青年人是父亲下乡工作队时认识的土改积极分子,农村中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

这时,父亲将黑色文件包放在办公桌上,轻轻地打开暗锁,从中取出一本在中南海时的笔记本,翻开页面,一下子,我的眼睛亮了。

那上面,是毛主席1949年10月19日给我父亲的亲笔题词前进!

父亲说:“这是我离开中南海时,毛主席给我亲笔题的词‘前进。朱老总看见后,一连说了几个‘主席题得好啊、主席题得好啊!前进,既是你要前进,也是全党、全国人民要前进!”

随后,朱老总挥笔给我父亲题词:努力工作,落款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

给小战士还军礼 总司令一点没架子

回忆往事,父亲总是激动万分,每每此时,父亲像在回忆,又像是在给我诉说。以下就是他对朱老总的深情追忆

1937年冬天,我被组织安排在中央警卫营(中央警卫团的前身)工作。有一天,我奉命去执行一项任务,骑着马儿一溜烟飞奔到延河畔。马儿转过一个河湾,刹那间,我看见了朱德总司令和其他领导同志谈着工作迎面走来,我立即收住缰绳。可奔跑的马儿借着惯性冲到了总司令身边,我赶忙举手敬礼。总司令停止了交谈,笑容满面地看着我,右手伸向眉间,正正规规地给我还了一个军礼。

总司令给我这个小战士还军礼,让我激动得热血沸腾……

不久,中央警卫营选派我到总司令身边担任贴身警卫员。我知道这是组织对我的最大信任。同时,心中很是忐忑不安,担心自己没有经验,不能胜任这项重要工作。我报到时,总司令见我有点紧张,便笑着和我拉家常。他一脸慈祥,问我家在哪里、多大年龄、参军几年了、什么时间入的党,我见总司令不但没有一点架子,还十分和蔼可亲,心情也随之放松了。总司令认真听着,不时点点头,还鼓励我:“你年纪还小,在这里除了工作外还要多学文化,学一点革命理论。”

谈到我们所担负的警卫工作时,总司令既严肃又认真地说:“你是组织上派到我这里来工作的,我们是同志关系,都是共产党员,都是为党工作,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安全的任务很重大,也很艰巨,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是无法补偿的!”

“绝对忠诚,绝对保密,绝对安全!”我心里一热,鼓足勇气答道。

总司令赞同地说了一声:“好!”

这句发自内心、脱口而出的话,成了我多年来担任总司令贴身警卫工作始终遵循和追求的目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卢匡衡将军的墨舞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匡衡,少将。曾任: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浙江省政协常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卢匡衡将军和书法的生活吧。卢匡衡,1941年出生在浙江黄岩县蓬街(1994年以黄岩市蓬街、螺洋等八乡镇新建台州市路桥区),1957年至1958年在路桥中学高中部学习,1981年至1994年曾在中央党校和军事院校进修。1961

  • 探秘:中国第一次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11月29日,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了高规格座谈会。12月1日,《人民日报》发文《人民爱戴的总司令关于朱德同志的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系统梳理朱德元帅的一生。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阅读朱德的人生故事,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了一些以前不大广为人知

  • 毛泽东究竟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的为人。毛主席身上有很多令人好奇的地方,尤其是毛主席的真实身高。文革”中父亲(章乃器)开始撰写回忆录,也时常谈起一些往事。我有次无意中问父亲:“毛主席有多高?”“ 1米75,比我高两公分,我是1米73。&

  • 红军后代捧遗像千里迢迢从邳州到长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江苏邳州,湖南长沙。两座城市之间,铁路旅程1319公里。5月30日,57岁的沈祥忠跋涉而来,手捧爷爷的遗像。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到南岳忠烈祠的总神位前给爷爷敬一炷香。1942年1月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沈祥忠的爷爷沈庆霖浴血杀敌之后,倒在敌机的轰炸之下。终于等来烈士荣誉20

  • 自梳女是是指什么? 中国最后的“自梳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梳女”是指中国珠三角地区一些婚龄女性,自己把头发象已婚妇一样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过去女子出嫁后必须将辫子盘在头上,梳成髻子,自梳女虽然不结婚,但也要择个吉日,在亲友面前将自己的辫子改梳为新妇发型,还要在神灵面前喝鸡血酒,立重誓终身不嫁,并终生不得翻悔。&ldqu

  • 南京大屠杀究竟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发生了令全世界都十分愤慨悲痛的事件南京大屠杀,这次事件从开始就一直不断的杀人,死亡的人数在这短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三十多万,除此之外他们在城内烧杀淫掠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当时人们受到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京大屠杀究竟是怎样结束的。然而日军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

  • 宋庆龄竟然在毛主席追悼会上坐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的追悼会上所有人都站着,唯有一人坐着,此人便是宋庆龄。她的保健医生胡允平回忆她带病去北京的经过: 9月9日那天,当时我正年给宋庆龄看病,广播里忽然播送了一条重要新闻毛主席逝世。宋庆龄决定赴京悼唁。到了北京,83岁的宋庆龄担任毛泽东治丧委员会委员,参加一系

  • 90岁张学良竟有两个70岁女人为他争风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他一生风流倜傥,风流韵事更是不断。据说年逾九十多岁的张学良竟还有两个七十多岁的女人为他争风吃醋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少帅张学良一生风流,到老也不改本色。对此,他不但从不隐瞒,心里还颇有自豪之气。他曾作过一首诗,以之自况: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虽

  • 哪位开国将军兵败后行乞找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的成立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有无数我党志士,为了这一伟大使命终身奋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述一位我国开国将军的故事。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李聚奎将军历尽艰辛,屡经坎坷,几番生死,但他总是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化险为夷,为党奉献一切并奋斗终生。部下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口

  • 邓小平为什么不准刘伯承生前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年12月4日是刘伯承元帅诞辰124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然而一些杂音却不期而至。最近,一篇名为《无奈的历史:邓小平不准刘伯承生前平反》的短文在微信上传播,文章宣称“刘邓长期矛盾尖锐”,且“邓小平不准刘伯承生前平反”。这套早就被权威研究人士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