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宗昌所属鲁军编制

张宗昌所属鲁军编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49 更新时间:2024/1/21 17:01:25

直鲁联军中的鲁军,其前身是奉军第2军副军长张宗昌部。1925年4月,奉军第2军副军长张宗昌率部南下,抢夺了山东地盘,北京政府将原皖系山东督军郑士琦调任安徽督办,由张宗昌任山东督办。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人,生于1881年2月13日。家境贫穷,小时随其母逃至营口,在一家“宝棚”为赌棍帮闲,日与小偷扒手为伍,后流落北满当胡匪。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宗昌由关东率胡匪百人至烟台,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部当兵。1912年转投上海都督陈其美部下,升任光复军骑兵团长。

1913年,“二次革命”时,在徐州背叛民军,投靠北洋军江淮宣抚使冯国璋。1916年春,陈其美在上海策动反袁时,张宗昌接受袁世凯的金钱收买,秘派其营长程国瑞将陈其美暗杀,深得冯国璋的信任,先后升任旅长、军官教育团团长。同年11月,冯国璋任副总统后,委张宗昌为侍从武官长。

1918年初,张宗昌任苏军第6混成旅旅长,率部随湘赣检阅使张怀芝假道江西攻湖南。4月下旬在攸县以南与湘、桂系护法军交战,一触即溃,大败而逃。其后经醴陵转至湘南,收集大量溃兵,改任暂编陆军第1师师长。到1920年6月,张宗昌部退入江西袁州(今宜春)驻防。1921年初,其军队在吉安闹饷被赣督陈光远解散,张宗昌只身北归转投奉军,任宪兵营长。

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前吉林军师长高士傧起兵反奉。张作霖令张宗昌出兵迎击,一战获胜,得张作霖器重,被委任绥宁镇守使,升任吉林省防军第3旅旅长。同年冬,张宗昌又收容一批逃人中国境内近万人的白俄匪军,得到大量枪炮马匹及铁甲车等物,遂成为奉系实力派之一。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宗昌升任镇威军第2军副军长兼第3混成旅旅长。率部向热河进攻,连占阜新、朝阳、开鲁、凌源、建平等要地,进抵冷口与直军激战。10月23日,由于直军将领冯玉祥突然从古北口回师北京,发动政变,使直军正面防线动摇,张先于奉军各军由冷口插入关内,进占滦州切断了榆关方面直军退路,使直军一败涂地。张乘势收编了吴佩孚军队的4个旅,使自己的实力猛增,一跃而为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奉军。

张作霖战胜吴佩孚后,为夺取关内的地盘,升张宗昌为东北陆军第2师师长。张又将直军败兵扩编为6个旅又两个梯队。

东北陆军第2师编制序列(1924年10月)

东北第2师 师长 张宗昌

第三旅 旅长 褚玉璞

第28旅 旅长 程国瑞

第29旅 旅长 许琨

第32旅 旅长 毕庶澄

卫队旅 旅长 方永昌

补充旅 旅长 姚霁

第1梯队 队长 聂嘉夫

第2梯队 队长 方振武

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的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的政府成立后,张作霖违背曾向冯玉祥允诺不向关内进兵的约定,不仅派兵威逼京畿,谋取直隶地盘,而且积极准备南下。12月7日,张作霖在天津召集直隶督办卢永祥,陆军总长吴光新,奉军将领李景林、张宗昌等人开会,讨论如何对付直系长江各省督军及将奉系势力向南扩张的办法。

张作霖极力主张奉军南下,沿津浦路推进到直系长江各省;卢永祥欲报江浙战争之仇,重新回到自己失去的地盘;李景林当然愿意卢永祥南下,以便他接任直隶督办;张宗昌则支持卢永祥,希望跟随卢永祥南下以便借机谋得一省地盘。因此,决定请段祺瑞先下令免齐燮元职,并决定推张宗昌以津浦路警备司令名义,率部先行由天津南下。

当时,段祺瑞也幻想借张作霖的兵力,恢复其皖系失去的江、浙地盘,遂于12月11日,下令免去齐燮元江苏省督军之职,以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暂兼督办江苏军务善后事宜,特派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张作霖趁机升张宗昌为宣抚军第1军军长,令张率部随卢永祥南下淞沪。

由于江苏督军齐燮元内部涣散,没有经过重大战争,张宗昌部就进占上海,夺得了江苏的地盘。齐燮元宣布下野后,所部交由孙传芳接收。此时,浙江督军孙传芳深恐奉系进人江苏后,欲图浙江,于是极力反对奉军进占上海。张作霖也恐战线过长,与孙传芳妥协,将张宗昌部撤回徐州。

1925年2月,段祺瑞委张宗昌为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驻防徐州。4月,张作霖借“鲁人治鲁”的口号和津浦划作奉系势力范围的成约,向段祺瑞提出了张宗昌督鲁的要求。时任山东督军的郑士琦不愿让位,便指使鲁军将领通电反对更换本省长官。

但张作霖对山东地盘志在必得,不断向段祺瑞施加压力,迫使段祺瑞向奉系妥协,遂于4月24日调山东督办郑士琦为安徽督办,王揖唐专任安徽省长,而以张宗昌继任山东督办,姜登选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

张宗昌进人山东以后,对原山东的军队进行了改编或遣散,对于持反对态度的地方部队,毫不含糊地予以武力解决。这样,张宗昌总共改编原山东军队2.8万人,加上随其开进山东的5个旅和两个梯队约6.5万人,总兵力约为10万之众。至此,张宗昌部已成为奉军中一支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不久,奉军整编,将张宗昌部改编为东北陆军第2师,张宗昌兼任师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四大时期的国民党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民党军是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直接指挥的军事武装力量。其前身是以蒋介石为校长的黄埔军校师生为主编成的国民党党军和追随孙中山进行北伐的粤、闽、赣、桂、湘等建国军。1925年6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党军及建国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也称国民党军,简称国军。随着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北洋军阀和各地地

  • 国民党军在北伐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央军的首领主要是蒋介石。蒋介石,浙江省宁波地区奉化县溪口镇人,1887年10月31日出生。学名志清,官名中正,字介石。蒋介石7岁入私塾读书,17岁以后,曾先后到锦溪凤农学堂、宁波箭金公学、奉化龙津中学等学校学习。他在20岁时自费到日本想人军校,但因日本只收公费留学生,只好回国。回国后,恰逢袁世凯在

  • 国民党军在土地革命中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原大战,蒋介石击败了与其比肩的各路军阀巨头,国民党军再次实现了内部“统一”,并得以集中力量对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1930年12月,蒋介石下令在南昌设立总司令部行营,以鲁涤平兼任行营主任,负责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

  • 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人侵华北。8月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抗战的最高统率部,蒋介石为委员长。在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6个部,分别主管有关事宜。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国民党投入了70余

  • 韩复榘部队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1890年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幼时入私塾。1900年韩复榘10岁时,义和团运动爆发,因其叔父接触过洋人,被义和团视为“二毛子”而斩首,韩家宅院被焚烧,从此家境沦落,被迫辍学。他19岁那年为了躲债出走东北,想投奔早年到东北谋生的大哥。结果大哥找不到,盘

  • 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全中国人民迫切希望进行和平民主建国。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违背人民的意愿,企图发动新的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独吞抗战胜利果实,实现独裁统治。因此,国民党政府从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一方面同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制造和平烟幕;

  • 石友三部队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891年生。石友三幼时家贫,曾在长春城毕家粮坊当学徒,结识毕家少年毕广垣,得以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与该校教员商震有了师生之谊。1908年,石友三綴学从军,入陆军第3镇吴佩孚营,随营移驻河北廊坊。不久,第3镇发生兵变,石友三离队流落北京。1912年再次投军,编入冯玉祥营

  • 孙殿英部队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殿英简介孙殿英,乳名金贵,字魁元,河南永城人,1889年生。孙殿英父亲是个游手好闲之徒,因将人打死人狱,后死于狱中。孙殿英从小受母亲溺爱和娇惯,7岁入私塾,有一次受老师责罚而不服气,竟放火烧了学屋,被赶出校门。后母亲带他回娘家,靠乞讨度日。不久孙殿英染上天花,留下满脸麻坑,被人唤作“孙

  • 民国地方军阀部队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国时期,各地还存在着一些相对独立的地方军阀武装,他们游离于各大派系军阀之间,由于这类的地方军阀比较多,小编仅选取韩复榘、石友三、孙殿英、陈树藩等几位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作一简介。民国地方军阀部队编制情况:韩复榘韩复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煎茶铺

  • 五四青年节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