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熹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朱熹是怎么死的朱熹诗歌作品介绍

朱熹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朱熹是怎么死的朱熹诗歌作品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4/1/4 4:22:47

宋朝的朱熹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朱熹现存哪些著名的诗歌作品?朱熹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朱熹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

朱熹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生平经历介绍: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五月,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直接动因是吕祖谦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

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绍熙五年(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具有道学家傲骨、强烈忧国忧民心态的朱熹,不敢推辞朝命,欣然拜命前往赴任。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

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朱熹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朱熹是怎么死的?

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于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

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

朱熹诗歌作品介绍: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朱熹诗歌作品赏析: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读书要三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简介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岳飞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爱国将领岳飞文武皆通,岳飞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岳飞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岳飞是怎么死的?岳飞的诗歌作品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

  • 吴文英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吴文英是怎么死的吴文英诗歌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诗人吴文英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吴文英有哪些诗歌作品?吴文英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吴文英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吧!吴文英简介: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

  • 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贼都有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贼都有哪些人?北宋六贼的结局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贼,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人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

  • 马致远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马致远纪念馆故居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致远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写过哪些作品?马致远杂剧作品、散曲作品有哪些?元代戏剧家马致远故居在哪儿?马致远纪念馆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马致远简介: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

  •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赵匡胤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匡胤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这位大宋开国皇帝吧!宋太祖赵匡胤简介: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

  • 宋太宗赵光义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赵光义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光义最后又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

  • 宋真宗赵恒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赵恒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真宗赵恒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恒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宋真宗赵恒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了解一下宋真宗赵恒吧!宋真宗赵恒简介: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 宋仁宗赵祯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赵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祯最后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宋仁宗赵祯简介: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赵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

  • 宋英宗赵曙简介生平经历介绍赵曙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英宗赵曙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曙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宋英宗赵曙简介: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幼年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

  • 女真族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这位女真妇人到底多大年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史籍记载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大融合而形成的,正是高丽人函普和女真妇人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的大金国。那么函普的子孙,又是怎样使女真民族进一步发展的呢?函普一死,他的儿子继承了部落首领职位。传到第四代,就是函普的曾孙绥可了。后来金王朝建立,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