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北洋军覆灭记 北洋军是怎么走向覆灭的

民国北洋军覆灭记 北洋军是怎么走向覆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2/4 18:59:41

北洋军简介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

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的建成,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领袖的基础。1898年,新建陆军改编为拱卫京师的“武卫右军”。

1902年扩编为“北洋常备军”。民国成立后分裂为三大主要派系和诸多小派系,1928年东北易帜后完全融入国民革命军。


北洋军覆灭记

一、北洋军的产生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前身为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

1905年2月,袁再次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

凤山、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依次任第1镇至第6镇统制,共7万多人。袁还为新军培植骨干兴办各种军事学堂。

二、北洋军的形成

1902~1906年间先后设立北洋行营将弁、陆军师范、军医、马医、军械、经理学堂和北洋军官、宪兵、陆军速成学堂及陆军讲武堂、电信号学队等,促进了北洋军的近代化建设。

1907年8月清政府决定仿北洋六镇之制,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限2~5年内完成。同年,袁的亲信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率陆军第3镇(该镇约1个混成协兵力,于1905年由保定调驻锦州)及第2、第4、第5、第6镇各一部(约2个混成协)出关,并以此为基础扩建东北新军。

宣统二年在奉天(今沈阳)、吉林分别编成陆军第20、第23镇,奉天、黑龙江各1个混成协。从此,北洋军扩大到东三省。慈禧死后,1909年,袁因权重被清廷开缺还乡。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陆军部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镇压起义军,因袁暗中控制而指挥不灵。清廷被迫起用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凭借控制的北洋军,既要挟革命党,又逼清帝退位,取得了政权。

1909年至1911年全国共编新军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三、北洋军的发展

1912年北洋政府改北洋军镇、协、标、营为师、旅、团、营,并大肆扩军,增编12个师、16个混成旅。

1913年袁为镇压“二次革命”,派4个师、3个旅及武卫军(张勋部)对南方革命党人发动进攻,击败讨袁军,将原驻直、鲁、皖的北洋军势力发展到除滇、黔、桂及边远地区以外的长江以南各省。

1912-1914年,北洋军先后在豫、鄂、皖、陕、甘等省镇压了白朗农民起义军(见白朗起义)。1914年袁任命参谋本部次长陈宦为四川军务会办,并令其率北洋军3个混成旅入川。

袁利用掌握北洋政府权力,极力扩大北洋军。至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辖和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

随着北洋军实力急剧膨胀,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蔡锷、唐继、李烈钧等高级将领在昆明发起护国战争。前往滇、川、湘、桂镇压护国军的北洋军被击败,袁被迫取消帝制。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洋军二十四上将传奇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二十四上将简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包括:段祺瑞,张锡銮,张勋,冯国璋

  • 梅花惨案是怎么回事后世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梅花惨案1937年10月12日至15日,侵华日军在河北藁城梅花镇进行了四天三夜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杀害无辜群众1547人,烧毁房屋、店铺600多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惨案”。 由于这起惨案发生在农历九月初九,故称之为“九九”惨案。梅花惨案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入冀中平原,所到之处烧杀抢

  • 北洋军各主力师军歌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军歌简介北洋军军歌是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常备军”,人称“北洋军”在练兵期间用来感染士兵,激励士气的歌曲。北洋军军歌同时也包含作战要诀,将步兵操典融于其中,使士兵边唱边学习熟悉现代化作战规范,令北洋军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天津小站,袁世凯大展身手的舞台。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以“新建陆军”为

  •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慈禧的大名可以说是传遍全世界的,虽然当时慈禧将清朝祸害得不行,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说出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可耻言语,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就清朝来说,慈禧可以算是续命的功臣。当时的清朝积贫积弱不能光从慈禧时期算起,若是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乾隆后半生的挥霍有关,当时的清

  • 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六镇简介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

  • 民国捷成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捷成事件简介捷成事件发生于1922年5月28日起,是澳门历史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取名自事件发生翌日(5月29日)在白眼塘捷成戏院旧址的严重警民冲突。而又称为葡警屠杀华工事件是因为在该次冲突中葡萄牙警察向民工乱枪扫射,造成约200人死伤。事件使当时的澳门陷于一片萧条,澳门人口亦一度减少超过七成

  • 揭秘国共史上的平江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江惨案简介1938年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从平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杨森部突然袭击我新四军驻平江加义通讯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中共湘鄂赣组织部长罗梓铭、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秘书兼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中共湘鄂赣特委秘书主任吴渊及通讯处工作人员吴贺泉

  • 民国安国军政府的建立与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国军政府简介安国军政府是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在北京建立的军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其建立者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总理潘复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国务总理。安国军政府建立背景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冯玉祥被迫率国民军退往绥远。张作霖再次控制了北京政府,任安国军总司令,

  • 省港大罢工:反帝爱国的厚重一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省港大罢工简介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

  • 江西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2年毛泽东第二次来到江西安源,与李立三、刘少奇一起,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从此掀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光辉一页,1927年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1日由此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192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