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4/1/29 13:29:07

在晚清历史上,慈禧的大名可以说是传遍全世界的,虽然当时慈禧将清朝祸害得不行,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说出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可耻言语,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就清朝来说,慈禧可以算是续命的功臣。

当时的清朝积贫积弱不能光从慈禧时期算起,若是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乾隆后半生的挥霍有关,当时的清朝是贪官横行,卖官鬻爵是屡见不鲜,清朝后世的皇帝又没啥能力解决这些事情,加上清朝的寄生虫八旗子弟越来越腐败,使得清朝到了灭亡的边缘。

而清朝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封闭视听,到西方列强打过来的时候,清朝的官吏竟然以为别人的舰船是妖法所化,还要拿黑狗血去泼,这可真算是黑色幽默。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清朝内部起码没有人敢和慈禧对着干,慈禧当时算是强行给清朝续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慈禧死后的第四年,清朝就灭亡了,而且灭亡清朝的不是别人,正是清朝最后倚重的内阁大臣袁世凯

为什么袁世凯敢和自己的老东家清朝政府对着干?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手里有实权在手,而这实权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军队的指挥权。

当慈禧死后,清朝最后的精锐军队就只剩下清朝不惜大价钱打造的北洋军了,这支军队一色的先进武器装备,同时训练的方式也和原来的清朝军队大有不同,这几乎成了清朝最后的军事保障。

然而,这支军队里面,有清朝的一个心腹大患,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实权最大的袁世凯。

因为清朝对皇子的教育非常严格,所以他们在事情的分析判断上都算是不错的,当慈禧死后,3岁的溥仪登基,皇帝的权力就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里。因此,载沣就料定袁世凯是祸害,一定要想办法把他踢出北洋军,甚至杀了他。

可是,袁世凯权力这么大,要是和他来硬的,说不定还收拾不了袁世凯。当时袁世凯的身体其实不太好,尤其是脚上有问题,因此,载沣就让袁世凯回老家养病。

袁世凯倒是也听话,在接到旨意之后,就乖乖回家养病了。如此一来,清朝似乎就安然无恙了。

但就如大家所知道的是,清朝当时本来就是危如累卵,清朝要提防的,哪里就只有一个袁世凯呢?

没过多久,清朝的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其他军队根本就不堪一击,而北洋军在这个时候,却还在若无其事地按兵不动。

当皇帝旨意下达之后,北洋军依然是不管,结果载沣一去问,北洋军竟是不服袁世凯被撤,因为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一手创立起来的,袁世凯的威望已经比皇帝的旨意还大了。

眼看火烧眉毛,而清朝之中那些把牛吹破天的军机大臣,个个在实战之中又是草包一个,带兵打仗更是屡战屡败,此时的载沣和清政府,像是被袁世凯给轻轻捏着了命门一般。

载沣在无计可施之时,终于像袁世凯开口,让他赶紧回来铲平事情,但袁世凯在听到指令后,给清政府的回复可谓是将一个权臣的野心放大到了极致。

袁世凯接到命令后,立刻给清政府回了一道书,书里面写着自己还生着病,且病况更加严重了,来不了。

此时的袁世凯和清政府的关系,就像是韩信刘邦的关系一样,非要给到实际的东西才行,而且给得不到位是坚决不干的。而称病在家,也和司马懿一样,都在为更大的事情谋划。

袁世凯连拒绝了两次,最后清政府实在撑不住了,自己将袁世凯摆在了自己谈判桌的对面。袁世凯要求形成内阁总理制,自己任总理,同时军费开支要给够还要落实到他的手里,军队由他来指挥。总而言之,袁世凯要求所有的实权都得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比被遣送回老家之前得到的权力还要大。

当清政府答应了这些条件之后,袁世凯总算是答应了出来去平事,而清政府当时的想法是先利用袁世凯,利用完了之后再除掉,可是清政府还是低估了袁世凯,清政府万万没想到,袁世凯会杀一个回马枪。

袁世凯带兵之后,北洋新军的威力的确是大,但是打着打着,袁世凯杀了回去,最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1912年,袁世凯劝退了溥仪,自己当上了大总统。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清朝控制不了北洋军的原因更加了解了呢,更多清末民初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六镇简介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

  • 民国捷成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捷成事件简介捷成事件发生于1922年5月28日起,是澳门历史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取名自事件发生翌日(5月29日)在白眼塘捷成戏院旧址的严重警民冲突。而又称为葡警屠杀华工事件是因为在该次冲突中葡萄牙警察向民工乱枪扫射,造成约200人死伤。事件使当时的澳门陷于一片萧条,澳门人口亦一度减少超过七成

  • 揭秘国共史上的平江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江惨案简介1938年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从平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杨森部突然袭击我新四军驻平江加义通讯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中共湘鄂赣组织部长罗梓铭、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秘书兼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中共湘鄂赣特委秘书主任吴渊及通讯处工作人员吴贺泉

  • 民国安国军政府的建立与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国军政府简介安国军政府是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在北京建立的军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其建立者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总理潘复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国务总理。安国军政府建立背景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冯玉祥被迫率国民军退往绥远。张作霖再次控制了北京政府,任安国军总司令,

  • 省港大罢工:反帝爱国的厚重一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省港大罢工简介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

  • 江西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2年毛泽东第二次来到江西安源,与李立三、刘少奇一起,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从此掀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光辉一页,1927年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1日由此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1927年9月

  • 建党第一批党员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

  • 七一建党节的来历和历史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党节的由来:建党节是几月几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

  • 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有哪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属中等规模战役。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

  • 龙源口战斗:一战定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源口战斗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四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龙源口战斗过程1928年6月22日(这天正是农历端午节)拂晓前,红四军各部队分别向指定方向开进。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