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但懋辛:文武双全 潜行在历史深处的名将

但懋辛:文武双全 潜行在历史深处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4/1/21 9:48:16

四川军阀但懋辛简介

但懋辛(1886年—1965年),字怒刚,民国陆军上将。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四川九人团中仅次于熊克武的第二号人物,经常作为熊克武的替身周旋于各路军阀之间,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却也风云一时。

任蜀军政府参谋长、四川军政府成都府知事兼四川团务督办、四川靖国军第一军军长,代省长,川军第一军军长,后来九人团在四川兵败,拖队伍到广东的时候,因为他和陈炯明的关系,被扣上阴谋叛乱的名义,失去大义名分,导致集团解体。


但懋辛生平经历

一、日本求学

但懋辛,1886年1月25日生于四川荣县方家冲一个殷实人家。1904年,18岁的但懋辛与熊克武一起考取了成都东文学堂(即留日预备学堂)。这里人才荟萃,聚集了刘光烈、戴季陶等一批爱国青年。同学们相互传递着邹容的《革命军》,传播着新思想。

12月,但懋辛与熊克武从上海乘日本邮船公司的“大疑丸”号到达日本横滨,再乘火车到达东京。他们先在东京大成中学补习日语,后入东斌学堂学习军事。

1905年7月25日补习班的翻译程家柽下课时在黑板上写下:“孙逸仙先生到了东京。”一直仰慕孙中山的但懋辛听说后和熊克武一起急忙去找程家柽,想进一步打听消息。

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孙中山正好就在程家柽家。孙中山热情地与两个年轻人交谈,希望他们尽快投身革命。孙中山说:“当前国弱势危,实非军事不如列强,根子在于清廷腐败。如果学成报国,不仅报国无门,恐怕也来不及了!”

但懋辛、熊克武性急地问:具体该怎么做?孙中山说:“必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位年轻人与孙中山的一席谈后,顿觉豁然开朗,决心立即投身革命。


二、刺客生涯

1905年8月19日,但懋辛由黄兴介绍,孙中山主盟,宣誓加入同盟会。20日,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评议会评议员,成为同盟会最早的骨干。

1906年2月,在熊克武、但懋辛和同盟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公学”开学了。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机关在这里设立,一些回国后失业的留学生在这里得到安置。

为了保护孙中山先生的人身安全,同盟会员们时刻注意对孙中山先生的保卫工作。不久,孙中山化名高野,乘法国邮船经上海去新加坡,但懋辛和熊克武布置了严密的保卫措施,并登船向孙中山先生汇报了国内同盟会活动的情况。以后根据工作需要,熊克武奉命回四川开展武装斗争,但懋辛留在上海继续联络站的工作。

熊克武回到四川后建立了同盟会泸州分部,组织了泸州、成都、叙府起义。虽然屡起屡败,但百折不挠。在上海的但懋辛关注着四川,关心着战友,竭尽全力支持家乡的起义。

1908年5月,同盟会从日本东京为四川革命党人购买了枪支弹药,因清政府对革命党人搜查很严,但懋辛为运送武器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这批武器成功地运到四川革命党人手中,为广安起义奠定了基础。

9月,但懋辛接受同盟会的命令与吴玉章联系,购买军火、组织暗杀团,准备炸死江苏总督端方。但懋辛、黄复生、喻培伦等人从日本赴汉口,侦察端方的行踪。在湖北的革命党人孙武的帮助下,但懋辛和战友们对暗杀的每一细节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然而端方十分警觉,改变了自己的行动路线,佯装要经汉口赴京,可到镇江后转回上海。他们追踪端方到上海,而端方又改乘轮船北上。但懋辛等人锲而不舍又追到北京。因北京是清政府所在地,他们决定刺杀对象改为满清朝廷的重要大臣。

为做掩护,他们在琉璃厂开了一家“守真照相馆”,由但懋辛在外主持馆务,喻培伦在内制造炸弹。12月,汪精卫也到了北京,几个人一起再次研究。他们计划炸奕匡、载洵、载涛,然而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又把目标转向载沣

1909年2月21日革命党人在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埋炸药,不料被一个乘车人发现报警。汪精卫、黄复生被捕,但懋辛幸免于难,离开北京回上海。


三、起义被捕

1911年1月但懋辛、熊克武、喻培伦等人再到香港,进行了分工后,各自开始紧张地筹备起义。按计划,黄兴带队攻打总督府正门,但懋辛、喻培伦等16人组成小分队由熊克武带领,袭击总督府后门,准备活捉两广总督张凤岐。

第二天下午,小分队准时到达预定地点。喻培伦用炸弹打开了簸箕大的一个洞,但懋辛冒着浓烈的硝烟率先冲进督府院。不幸的是,他手臂中了一枪,鲜血直流。他和战友们奋不顾身地从后花厅打到二堂,与黄兴的队伍会合,才知道张鸣岐闻风声跑了。小分队与清军水师在莲塘街北口展开了激战。

喻培伦见但懋辛左臂血流过多,撕开衣襟为但懋辛包伤口。由于流血太多,但懋辛口渴难当。喻培伦敲开街旁一家店铺的门要水,店主人一面热情地为他们端来水,一面热情地赞扬他们为民族战斗的奋勇精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蔚如:涪陵“站着死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烈士李蔚如简介李蔚如(1883—1927),字郁生,号鸿钧,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人。青年时期,受邹容的《革命军》和宣传民主革命的书刊的影响,立志寻求救国救民之道。1904年春到日本,先后考入成城学校、东斌学校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李蔚如可谓是个传奇人物,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带领

  • 上海滩七大歌后:民国好声音 各有千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海滩七大歌后简介上海滩七大歌后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旧上海媒体和听众评选出来的歌星,她们是: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山口淑子)和吴莺音。七大歌后中资历最老的是龚秋霞、白虹与周璇,自30年代初便活跃于歌舞团。龚秋霞来自梅花歌舞团,是梅花五虎将之一。白虹与周璇则是黎锦晖创办明月歌舞团

  • 德昂族历史:德昂族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塔瓦岗(生卒年不详)云南潞西人。19世纪初德宏地区德昂族暴动的首领。从14世纪中期开始,新兴的芒市傣族土司逐渐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带的德昂族地区。到了清嘉庆年间,傣族土司采取极端蛮横的手段强占了德昂人的许多田地。这种歧视性对待激怒了向来崇尚民族平等的德昂族人民。清嘉庆十九年(1814),塔

  • 大智郑观应:率先声先行之使命 行先导之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观应简介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咸丰八年(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

  • 古代人过夏天的方式:夏朝就有冰箱南宋就有了冰激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了,空调、电扇、冷饮、冰棍、冰镇西瓜是过夏天的消暑利器,缺一样这个夏天也都是很难熬的。可是,什么都没有的古人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古代消暑办法,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老祖宗的才智!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扇子。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找到大大的树叶来扇风,可是树叶太容易

  • 剑来人物实力排名:2019最新剑来人物实力排名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阶梯:圣人级别中的高战力道祖:人族中道法最高,道法就源自于道家。至圣:儒家最高位者,言出法随的根本学问来源于至圣。佛祖:佛家目前出场较少,但佛家战力不可小觑。圣人级别中的中间战力:礼圣:儒家其实不擅长打架,但道理就是道。道老大:走三教合一的路子,目前一气化三清,合在一起,将来应该战力不俗。亚圣:

  • 小说剑来人物大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平安:故事主人翁,出生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骊珠洞天。父母皆姓陈,陈平安5岁时,有人让他父亲知道了小镇的秘密,就打碎了陈平安的本命瓷,父母因受反噬而双双离世,其父被人害死(马婆婆的儿子),其母病重而死。陈平安本命瓷被打碎后,宛如黑暗中的萤火,小镇的机缘纷纷向他涌来,但却留不住。虽说也免去了本命瓷落入

  • 新中国二五计划的内容及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二五计划简介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巨大波动,“二五”计划实际上分成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两个阶段。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

  • 新中国扫盲运动 让人们“睁开”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扫盲运动简介扫盲运动是指扫除文盲的运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扫盲运动起止时间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

  • 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热血日报简介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创办了一份如同这个运动一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报纸。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而且也是一份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行时间很短的报纸。这份报纸,就是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热血日报》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