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海滩七大歌后:民国好声音 各有千秋

上海滩七大歌后:民国好声音 各有千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63 更新时间:2024/1/26 5:36:23

上海滩七大歌后简介

上海滩七大歌后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旧上海媒体和听众评选出来的歌星,她们是: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香兰(山口淑子)和吴莺音。

七大歌后中资历最老的是龚秋霞、白虹与周璇,自30年代初便活跃于歌舞团。龚秋霞来自梅花歌舞团,是梅花五虎将之一。白虹与周璇则是黎锦晖创办明月歌舞团之成员,这是旧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歌舞团体。1931年初明月社在北平招生,白虹(白丽珠)被录取,周璇加入明月社还要稍晚一些。

1934年,上海《大晚报》副刊编辑崔万秋发起了“三大播音歌星竞选”活动,开创中国流行歌坛歌星竞选先河。听众每天投票选举他们喜欢的歌星,最后以得票多少决定名次。正式竞选从5月26日开始,6月14日结束,历时18天。最后,第一名“歌后”由白虹摘得,第二名是“金嗓子”周璇。

1935年《歌星画报》创刊,第一、第二期分别以白虹、周璇作封面人物。报刊中已有提及姚莉。在一次于电台播音时,姚莉受到严华、周璇夫妇的赏识,被引荐入百代唱片公司,第一首唱片歌曲《卖相思》由严华为她谱写,一炮而红。姚莉回忆30年代后期初入百代,当时最红的“三大歌星”为周璇、白虹和龚秋霞。

白光和李香兰来自北方,都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白光的低迷慵懒、特异独行与李香兰华丽婉转的美声唱法,为40年代上海流行歌坛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周璇、白虹这些本土红星,也开始拜师学习美声。40年代上海流行歌坛进入风格多样、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

七大歌星中最末出道的是吴莺音,崛起于战后。


上海滩七大歌后都有谁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周璇

七大歌星之首,旧上海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明星,歌影双栖且均非成功。

192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34年,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便成了她的雅号,时年方14岁。

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歌曲《四季歌》《天涯歌女》《夜上海》等都还脍炙人口。

1957年,周璇在拍戏时旧病复发,离开人世时只有37岁。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二:白虹

1920年生,歌影双栖红星。七大的第二名。

11岁成为明月歌舞团成员。1934年6月,14岁的白虹在《大晚报》发起的播音歌星竞选中摘得桂冠,获得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个“歌后”头衔,奠定其在上海歌坛上不可动摇的一线地位。亦是中国首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流行歌星(1945年)。名曲有《醉人的口红》《郎是春日风》《蔷薇花》《夜半行》等。

1992年逝世于北京,享年73岁。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三:龚秋霞

1916年生于江苏崇明。她的歌喉甜润婉转,有“银嗓子”的美誉。

1938年,她主演了贺绿汀作曲的《秋水伊人》,成为当时中国影坛炙手可热的红星。

2004年因病逝世于香港,享年88岁。


上海滩七大歌后四:姚莉

1922年生,上海人,出道时只有13岁,歌唱才能被周璇和严华赏识,介绍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她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一曲靡声国际,被改成英歌曲,由美国男歌手FrankieLaine灌成唱片。50年代在香港灌录的唱片中,《春风吻上我的脸》是电台里常常被观众点唱的歌曲。1967年姚莉痛失兄长,毅然退出歌坛。

2019年7月19日,歌手姚莉离世。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五:白光

1921年生于北平,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风靡歌坛,又因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号称“一代妖姬”。

1995年,白光应邀出席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同著名歌手小凤(人称“小白光”)为学友颁奖,丰采不减当年。

1999年,白光因病逝世于吉隆坡,享年79岁。

她的坟墓很特别。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面镌刻着《如果没有你》的五线谱的一段歌。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六:李香兰

1920年生于奉天北烟台。本名山口淑子,祖籍日本佐贺。

李香兰是上海滩“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上海滩七大歌星。

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并与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与大鹰弘结婚,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

1974年,山口淑子被自民党提名,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历任环保政务次官、参议院冲绳及北方问题事务特别委员会委员长、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等。

2005年,李香兰发表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原因是“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逝世,享年94岁。


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七:吴莺音

1922生,上海人。24岁那一年,吴莺音抱着“玩”的心态参加了当年上海鼎鼎大名的仙乐斯夜总会歌唱大赛,以白虹的名曲《我要你》脱颖而出,一举登上冠军宝座。

吴莺音拥有“吴侬软语”的“鼻音歌后”美誉。《明月千里寄相思》一曲由她唱红。

香港回归后,她重新“出山”,连续4年在红馆举行演唱会,场场爆满。

吴莺音2009年逝世,享年87岁。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上海滩七大歌后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人物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德昂族历史:德昂族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塔瓦岗(生卒年不详)云南潞西人。19世纪初德宏地区德昂族暴动的首领。从14世纪中期开始,新兴的芒市傣族土司逐渐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带的德昂族地区。到了清嘉庆年间,傣族土司采取极端蛮横的手段强占了德昂人的许多田地。这种歧视性对待激怒了向来崇尚民族平等的德昂族人民。清嘉庆十九年(1814),塔

  • 大智郑观应:率先声先行之使命 行先导之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观应简介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咸丰八年(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

  • 古代人过夏天的方式:夏朝就有冰箱南宋就有了冰激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了,空调、电扇、冷饮、冰棍、冰镇西瓜是过夏天的消暑利器,缺一样这个夏天也都是很难熬的。可是,什么都没有的古人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古代消暑办法,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老祖宗的才智!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扇子。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找到大大的树叶来扇风,可是树叶太容易

  • 剑来人物实力排名:2019最新剑来人物实力排名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阶梯:圣人级别中的高战力道祖:人族中道法最高,道法就源自于道家。至圣:儒家最高位者,言出法随的根本学问来源于至圣。佛祖:佛家目前出场较少,但佛家战力不可小觑。圣人级别中的中间战力:礼圣:儒家其实不擅长打架,但道理就是道。道老大:走三教合一的路子,目前一气化三清,合在一起,将来应该战力不俗。亚圣:

  • 小说剑来人物大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平安:故事主人翁,出生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骊珠洞天。父母皆姓陈,陈平安5岁时,有人让他父亲知道了小镇的秘密,就打碎了陈平安的本命瓷,父母因受反噬而双双离世,其父被人害死(马婆婆的儿子),其母病重而死。陈平安本命瓷被打碎后,宛如黑暗中的萤火,小镇的机缘纷纷向他涌来,但却留不住。虽说也免去了本命瓷落入

  • 新中国二五计划的内容及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二五计划简介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巨大波动,“二五”计划实际上分成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两个阶段。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

  • 新中国扫盲运动 让人们“睁开”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扫盲运动简介扫盲运动是指扫除文盲的运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扫盲运动起止时间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

  • 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热血日报简介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创办了一份如同这个运动一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报纸。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而且也是一份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行时间很短的报纸。这份报纸,就是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热血日报》共出

  • 百万大裁军裁哪些部队 百万大裁军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百万大裁军简介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间,在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世称“百万大裁军”。百万大裁军背景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在首都京西宾馆会议厅召开。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表达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心:裁减员额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 永不磨灭的番号359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359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军第32军、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下辖由红6军团编成的第717团、由红军第32军等部编成的第718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