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克文在袁世凯死后的生活 钱花在哪儿了

袁克文在袁世凯死后的生活 钱花在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3/12/28 6:09:51

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急忙分家产。袁家有32个子女,都担心分多分少。去问二哥袁克袁克文一推帽子:“爱咋分咋分,你二哥我呀,看戏去喽!”

1916年6月28日,袁世凯出殡,32个孩子都应送父亲一程。唯缺二公子袁克文。家里人满世界找,怎么找也找不到。

不曾想,就算是父亲出殡这么大的事,二爷戏瘾上来了,也照样跑到戏院唱戏去了。

大哥袁克定大骂:“大逆不道,有辱家风”,随即派了警察头儿薛松坪去剧院拿人。结果薛松坪刚到戏院,青帮的弟子早把戏院的前后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拿人,薛松坪连门都进不去!

最后,挤进戏院的薛松坪一见袁克文,“扑通”就跪下了。

“二爷,您跟我走吧!家里都等着呢!”

袁二爷扭过已经扮上的脸:“二爷我明儿还有一场哪。唱完之后,我就不唱了。”

结果还不是照演,袁克定也奈不得。

袁世凯死后,袁克文分得了十万大洋,还有其他一些房产,照理说足够他生活了,可他是一个不会过日子的人,也不是什么精打细算的人。

他酷爱收藏古玩,如古善本书、玉器、雕刻、钱币、印玺、书画、砚台、邮票等。只要是他所爱,不论价钱多少,都要收买。

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挥霍呀!再加上他花天酒地,并染上大烟瘾,经常躺在床上吐雾吞烟的,有时去朋友看他,他还让其与他一块抽。如此折腾,他的经济他的身体很快都支撑不了,他也不管不顾,依旧如故。

很快,袁克文就把家产耗光了,只能开始卖字赚钱。

袁世凯死前,大家买袁克文的字,可能是冲袁世凯面子的缘故。但在袁死后,大家依旧愿意买袁克文的字,是因为他的确写得好。

只要他肯写,就卖得很抢手。

袁克文写字可以不用桌子,把纸悬空,由人拉住两端,他挥毫淋漓,笔笔有力,而纸无损,一般的书法家很难做到。

他吸食大烟时,经常仰卧在床上,一手拿纸,一手执笔,凭空书写。写完再看,字体娟秀,绝无歪斜走样之弊。朋友们看了,无不惊叹。

当时上海的各种小报纷纷请他写报头,有些书籍也请他题签。如此一来,他倒也不缺钱花。

可是吧,这袁二爷一生狂歌,走马遍天涯,逛妓馆喝花酒,花钱买乐的事儿,眼睛依旧眨都不眨。

有妓女他求字求诗,二爷大笔一挥,就一个字:送!

甚至有走投无路的青楼女求他赎身,二爷不皱眉头,也一个字:赎!

袁二爷常说:人有求于你,不能薄了求助者的面子。

1922年,广东潮汕遭遇大风灾,死伤十万人。在天津看戏的袁二爷看到报纸,就一个字:捐!

二爷捐钱倾家荡产,悉数卖了字画,还觉不够,又拉着梅兰芳一堆大老板登台义演。所得钱财,一分不取,全部捐出。

袁二爷一身正气,知大义,明事理,通人情,遇事挡事,毫不含糊!

如此花钱,袁二爷是越来越穷。最穷时,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分钱来。

但不管怎么穷,那股精气神是一点不丢。对袁二爷来说,失了范,就等于打了脸。

袁二爷从不伸手向过去父亲旧部长官讨要,更不会到别人府上“打秋风”,弄银元。

真公子,风光日子能过,百姓日子照样能过。富时耐得住,穷时守得贫。

1931年年初,袁二爷得了猩红热。早已没钱医治,可惜他又跑到妓馆喝花酒,这次,他喝醉了,并且一醉不醒。那一年他42岁。

到了给自己办葬礼时,家人翻箱倒柜,也只找到20元银元,连副棺材都买不起。最后,还是那些青帮弟子们,大家一起凑钱,才给曾经的“小老大”买了副棺材。

出殡那天,送葬的长队足足排了几里,比父亲袁世凯去世时送葬队伍还要长。送葬队伍里,有高官,有僧侣,有贩夫走卒。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队伍里还有上千妓女带着袁克文头像的徽章自发来为其送行,头系白绳,哭声不绝。

历史上的眠花宿柳之徒蔚为大观,但像袁克文这样的奇人奇遇,想必空前绝后。

有诗说: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一场见真情。

送葬的队伍里,有人喊:袁二爷走后,全天下也不再有二爷了。

推荐阅读:

袁克文故事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名妓赛金花与小凤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是三从四德,几千年来从没有改变过,所以女人在封建社会中备受压迫,而有的女孩更加悲惨,被送进青楼,在命运的逼迫下实在无路可走,对她们来说活着就已经是一种最大的奢侈了。青楼女子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身份都是非常低贱的,几乎和街上的乞丐沦为一样的等级,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却出现了两位

  • 民国爱情故事-林淑华徐惠民的生死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淑华原名方德闳,生于1919,祖籍浙江平湖,幼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小姐,但是这样的日子只持续到她十六岁。原来,她的所谓父母是自己的姑父和姑母,而亲生父母却是贫寒的舅舅和舅母,在她得知真相后的那个深秋,亲生母亲贫病交加离开人世,留给她无尽的悲凉。正是那个深秋,比她大三岁

  • 袁世凯最宠爱的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6年6月6日,被时人称之为“独夫民贼”、“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荣辱一生的政治人物,其家人子女也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袁世凯共有1妻9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

  • 宋庆龄晚年婚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庆龄,举世闻名的20世纪伟大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她的一生无私无畏,他与国父孙中山的爱情佳话流传至今,可是又有谁知道除了孙中山,晚年的宋庆龄还有过一段婚史,并且是毛主席批准宋庆龄改嫁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宋庆龄,作为台湾国父的遗孀,住在北海后海一个很幽静

  • 二二八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二二八事件是怎么回事“二·二八事件”又称“二·二八起义”,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于“台北天马茶坊”的街头查缉私烟时,

  • 杜月笙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月笙是个流氓头子,此人号称上海三大流氓头子之一,和黄金荣张啸林齐名。不过乍一看此人斯斯文文的非常儒雅,从照片里我们不难看出他衣着长衫马褂,这些都是读书人的装扮。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希望洗白,不遗余力为抗战捐款捐物,为人豪爽,气度非凡。杜月笙很儒雅,也喜欢与文人建交,虽然有时候他知道文化人看不上他,但

  • 张学良对蒋介石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蒋介石与张学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比较著名的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角。就是相处才了解,了解自然会有评价,所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一份张学良曾经对蒋介石的评价。张学良简介: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

  • 汪精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汪精卫1893年5月4日生于广东三水一个封建幕僚家庭,原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903年,21岁的汪精卫成为日本法政大学的官费生,东渡留学。1905年7月15日,孙中山从欧洲到达日本,着手筹建政党。这时,在东京留学的汪精卫对孙中山十分敬慕,并与朱执信等人拜会了居住在神田锦辉馆的孙中山,聆听了孙中山

  • 大汉奸陈公博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南京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同时他也想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1937年12月,陈公博以专使身份访问欧洲各国,争取意大利对中日战争采取中立态度。正当陈公博在欧洲开展外交活动之时,日本向蒋提出了“议和条件&

  •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怎么算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提起长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万五千里”,它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深深地印烙在人们的脑海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样算出来的?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rdquo